章劍舞
摘要: 公安院校的射擊課是一門操作非常精細的復雜的課程,非智力因素對學生掌握射擊技能并嫻熟地運用到實際工作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員在教學中應注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增強教學效果。
關鍵詞: 射擊學非智力因素作用激發方法
1.射擊學
射擊學是研究如何合理運用武器,將彈丸射向預定的目標,并獲得最佳射擊效果的學科,通常包括射擊理論和射擊方法。射擊方法是為了迅速有效地完成射擊任務,為不同的武器分別制定出在各種射擊條件下對各種目標的射擊實施方法,射擊方法的訓練在整個射擊學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這就要求教師有十分完善的教學配套方法,方可增強教學效果,完成教學任務。
2.非智力因素概念
非智力的因素主要指智力以外的全部因素的總和,是那些不直接參與認知過程起著積極定向、引導、鞏固、強化作用的因素,如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等心理特征,對發展學生的運動技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3.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1)動機的能動作用。動機是直接推動人進行活動的內部動力,在內需和外界因素條件下產生,對人的行動具有強大的推動和激勵作用。在教學中注重啟發學生的動機并讓他們明確學習的動機和目的,就會促使他們自覺完成任務,實現學習的最高目標。
(2)興趣的導向作用。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樣事物或某類活動的傾向性,在教學中興趣使學生對所學對象有一種認識或趨近的導向作用,正是這種導向作用促使其達到欲望,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技能,所以興趣在教學中起到了一定的方向性和指導性作用。
(3)情感的感化作用。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能否滿足自身需要而產生的體驗,在射擊教學中學生對教學的全過程及內容有各自不同的體驗,因而產生不同的情感,表現出喜、樂、煩、厭的不同情況,如初學射擊聽到槍聲會怕,打不出成績會煩,反復枯燥舉槍練習會厭。而積極穩定的情緒能起到消除緊張和過分激動的作用,教員要有效地調控學生的情緒,把他們的行為引導到合理的軌跡上來,用適度的情感感化學生,有效地增強教學效果。
(4)意志的強化作用。意志是指在行動中自覺地確定目的,制訂計劃克服困難以達到目的的過程。強化作用是通過意志作用來實現的,表現在意志的努力及意志行動的兩個方面,射擊教學要做好克服困難的心理準備,因為射擊動作精細復雜,掌握動作時要進行意志的努力和實施意志行動,唯有意志努力而沒有意志行動是不可能掌握好動作技能的,這凸顯出意志的強化在教學中的作用。
4.射擊教學中激發學生非智力因素的方法
(1)對學習射擊動機與興趣的激發。學生的動機與興趣不全是自發產生的,它是通過社會、家庭、學校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地教育培養而逐步形成的,并隨著意識的強化而穩定。報考公安院校的學生本來就對公安的特色課程有一定的興趣,他們的動機也很明確,就是要為國家的建設保駕護航,要保護人民的合法財產不受侵犯,那么只有認真學習好射擊的理論,掌握過硬的射擊技術動作才能在懲治犯罪中保證人民的安全,達到擒住犯罪嫌疑人的目的。所以在教學中結合偵查中的槍戰案例,對學生的動機興趣作正確引導,使它變成推動作用的內在動力因素,有利于教學能效的提高。
(2)思想教育激勵法。學生的動機是可以激發但也可以轉移的,思想的教育方法能激發他們的動機,并使其指向共同的理想目標,在射擊教學中加強其對國防知識的教育、射擊知識的學習,剖析公安機關辦案中槍支使用的得失,強調培養全能型人才,以及樹立集體榮譽觀、價值觀等目標入手,有意識地請一線警察來校座談講解學好射擊的重要性,用他們的親身經歷來教育學生端正動機、提高興趣,達到使其好學求知的目的。
(3)模擬誘導法。射擊是一門操作性極強的學科,學生不僅要掌握好基礎理論知識,而且要將理論轉化為實際的操作運用,由于每個學生的年齡、特征、生理、心理特點和身體素質情況不一樣,因此,在教學中可根據他們的情況模擬各種條件的射擊環境,有針對性地讓學生體驗,目前可利用網絡槍戰游戲、紅外線激光槍、彩彈對抗等,通過模擬實戰場景讓他們體會射擊雖有娛樂性,更有復雜性、難預料性,使他們認識到只有認真學習才能戰勝各種困難,不斷提高成績,方可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當然在采用生動有趣的方法來激發興趣的時候也應該克服片面的發展,防止興趣主義,防止發生事故,要讓施教的手段轉化為持久的學習動機與志向。
(4)獎勵激勵法。獎勵可滿足學生的欲望,提高射擊操作的興趣。比賽能讓學生的成績得到肯定,又使其看到不足,因此要通過比賽加強其團隊精神,也要給優勝者一定的精神物質獎勵,如物質獎可考慮多打幾發子彈,使其心情愉快,精神振奮,誘發興趣,不斷進取;對比賽落后的要中肯地分析原因,尋找超越對手的手段和途徑,激勵其奮起直追,獎勵方法運用得好對提高教學質量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5)實戰感受法。射擊實戰是培養學生意志品質鍛煉其膽量的最佳途徑。良好的意志品質和超人的膽量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實踐體驗形成的,對意志薄弱、膽量小的學生,在教學中設置各種復雜的對抗射擊的環境,用橡膠彈、著色標記彈進行演練,讓其身處彈雨中接受被彈擊中的現實,體驗打到對手的快感,從而使不同類型的學生逐漸形成堅強的意志品質。
(6)行為感化法。教學中教師的良好行為對學生心靈的誘發起著巨大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自我形象的設計與塑造,教師的言行是學生模仿的直接對象,射擊時教員不能有讓學生感覺到不安全的行為和言詞,更重要的是不能有不規范的動作,如拿槍隨意指人或物,要善于用優雅的言語規范化的動作啟迪感化學生,讓他們對老師有愛慕之心、尊敬之情,用嚴肅規范的教學動作喚起學生的感情體驗,使他們有樂觀飽滿的情緒,激發對射擊的由衷熱愛,達到形成頑強的意志品質的目的。
5.結語
射擊學在公安院校的學生中是比較受歡迎的課程,也是一門高危險、不太易掌控的學科,要讓學生在有限的課時內學習好,并在工作中大膽地運用好,教員就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訓練措施。只要教員認真地鉆研、努力探索,肯定就能培養出公安戰線的優秀射手。
參考文獻:
[1]史輝.體育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高校體育改革發展研究,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