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素花
摘 要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對高校大學英語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分析地方工科院校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現狀基礎上,結合自身的大學英語教學實踐,系統探討了在英語過級背景下工科院校英語教師的教學方法問題。只有實現了英語課堂教學促進英語過級,英語過級考試更好地為英語課程教學工作服務,從而為社會培養一批批全面發展的大學英語領域的復合型人才,才能真正實現大學英語教學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 英語過級 地方工科院校 大學英語 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On the Teaching Method of College English in Lo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in the Background of CET
ZHAO Suhua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He'nan 454000)
Abstract The revolution of CET has new requirements on the teaching work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Analyzing the present teaching condition of college English in lo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and the author's own teaching experiences,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in the background of CET in lo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are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English class teaching should promote CET, CET should serve for English class teaching and cultivate groups of overall developed compound talents of English. 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teaching goal of college English be achieved.
Key words CET; lo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ethod
2005年 2月,教育部公布了《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方案》,對原有的四六級考試模式進行了調整。根據新的大綱要求,聽力由原來20%的比例上升到35%,增加了難度較大的聽力長對話。閱讀部分由原來的40%調整為35%,細化為仔細閱讀和快速閱讀兩部分,增加了對學生語言整體把握和快速閱讀能力的考核。可見,國家進行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的目的是更為準確地測量我國在校大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和創造能力,尤其是英語聽說能力,以體現社會經濟發展對我國大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和素質的全面要求。因此,適應新形勢下社會對于大學英語綜合型人才的需要,積極調整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是每一位高校大學英語教師教學工作的首要任務。
1 地方工科院校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現狀分析
在英語四六級過級考試指揮棒的指揮下,地方工科院校大學英語課程安排和教學現狀存在嚴重的功利性傾向,片面重視語言知識和單純聽力能力的培養,從而忽視了學生語言活用技能和說、寫、譯能力的培養,導致了學生語言應用能力和語言創造能力的不足,很難滿足社會對英語綜合能力人才的需要。
(1)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目標日益模糊。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實際上是為國家培養具有英語聽說讀寫譯綜合能力的人才。然而,各高校和企事業單位在培養和選拔人才的標準方面急功近利,簡單的以英語四六級應試能力作為衡量人才。這種片面的人才觀嚴重違背了大學英語教學的真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正常秩序。為了提高學生的過級率,地方工科院校英語教師在課堂上將注意力放在提高學生閱讀、聽力和寫作方面的應試能力上,反復進行過級試題的測驗和講解,學生在課下也是反復地進行聽力、閱讀和寫作方面的訓練,從而忽視了聽、說、讀、寫、譯綜合能力的提高,實現大學英語教學的真正目的也就成為流于形式的空談。
(2)教學手段單一,教學方法單調,教學效果不明顯。目前,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普遍采用多媒體課件輔助課堂教學。然而,由于地方工科院校部分教師對于網絡技術及多媒體課件使用能力的不足,造成英語課堂教學單純以教授語言知識為主。加之教師課件制作技術粗糙,PPT內容乏味而單調,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課堂教學效果十分不明顯。此外,部分教師科研能力有限,相關知識視域狹窄,完全是“本本”主義的教學模式,缺乏教授學生學習策略,培養學生語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訓練,課堂教學效果不甚理想。
(3)大班英語教學已經成為普遍現象,教學質量存在普遍下滑的趨勢。隨著高校擴招幅度日益擴大,大部分高校都實行大班英語教學。在大班授課模式下,地方工科院校英語教師的教學任務相當繁重,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與每位同學進行交流和溝通,教師對于教學對象的了解程度大大降低,貫徹因材施教的方法阻力重重。此外,在教學活動中大班教學的課堂秩序較難維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大削弱教學質量呈現出明顯下滑的趨勢。
總之,地方工科院校片面追求英語過級率,教師在課堂上單純進行語言知識的傳授,學生在課堂上被動接受,學生缺乏真正的語言體驗、訓練和實踐的機會,未能有效地達到提高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能力的目的,甚至出現了“聾子英語”、“啞巴英語”的極端現象,忽視了地方工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的真正目的。
2 新形勢下地方工科院校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法的思考
為了適應新形勢下大學生英語過級考試的現實需要和社會對于新式人才的需要,筆者認為,地方工科院校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努力提高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實現大學生英語過級考試更好地為大學英語教學服務的目的。
(1)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改變以教師為單一主體的傳統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采取“填鴨式”的課堂教學模式,造成英語課堂教學氣氛異常枯燥和壓抑,從而極大地削弱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地方工科院校的英語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充分調動學生課堂教學活動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于讀寫課程而言,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可以結合教材內容適時地創造學生自主學習和實踐創新的場景,增加學生積極主動發言的機會,讓學生充分運用自己語言能力將其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表達出來,培養學生對于詞匯、語法現象的認知能力和運用能力。對于聽說課程而言,教師要創造各種主題的教學情境,充分利用視頻、討論、講演、模仿等形式鍛煉學生語言的整體表達能力和創造能力,逐漸提高學生對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筆者所在的河南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就在鼓勵每位大學英語教師創造以上各種教學情境的基礎上,每一學期都在全校范圍內舉行如“英語演講比賽”、“英文電影配音大賽”和“ 英美文化風情大賽(風土人情)”等為主題的英語特色活動,既豐富了同學們的英語學習生活又促進了同學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與熱情。
(2)改變教學重點,重視聽說和閱讀能力的培養。在傳統的“語法翻譯式”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較多關注學生閱讀能力的塑造和語法能力的培養,忽視了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訓練。在四六級考試新形勢下,更為注重的是對學生主觀性試題的應對能力的測評。因此,地方工科院校教師應在日常教學環節中適量增加過級考試新題型的練習和講解。在聽力訓練方面,教師要不斷豐富課堂上的聽力素材,增加一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新聞報道和影視作品,擴大學生的相關知識視域。在閱讀與寫作方面,教師要有目的的指導學生在課下多讀英文刊物,多看英文節目,多思現實問題,努力開拓學生的知識域。同時,教師還要積極開展第二課堂,充分發揮英語角、學術講座和網絡論壇等資源的功能,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3)增強英語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大學英語教學不僅僅是基礎知識的傳授與講解,更是一種語言藝術與教學藝術的有效結合。因此,地方工科院校英語教師除了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外,還必須具備一定的語言技巧和藝術修養,注意課堂教學設計的藝術性。一方面,教師要高度重視導入環節,精彩的導入環節能很好地集中學生注意力,如一段視頻、一張圖片、一個笑話和一個話題,都會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積極開展課堂討論、情景劇表演、英文演講賽、英文辯論賽和課外自主學習實踐等活動,營造一個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懷著愉悅的心態接受教師講授和自主學習,努力提高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4)加強大學英語教師隊伍建設,盡量實現大學英語小班教學。目前,地方工科院校英語教師的師資力量短缺問題比較嚴重,學歷結構不合理與教學任務異常沉重的問題也比較突出,造成大學英語教師創新能力差,科研水平低,業務能力有限等問題,成為當前制約地方工科院校學生英語水平提高的瓶頸。因此,地方工科院校一方面要加強對教師隊伍建設的整體規劃,增加英語教師外出學習和進修的機會,全面提高大學英語教師的業務能力和科研水平。另一方面,高校還要增加財政資金的有效投入,加大高學歷人才的引進力度,盡量實現大學英語的小班教學模式,全面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與生活福利,努力維護教師隊伍的團結與穩定,以逐步提高大學英語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河南理工大學在校方的大力支持下和外國語學院領導及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克服重重困難,終于實現了大學英語小班教學模式,使大學英語課堂真正實現了教師與學生同時成為課堂主體,老師有更多的精力顧及到每一位同學,學生也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
綜上所述,英語四六級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傳統考試模式的弊端,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運用和交際能力。同時,考試改革對于大學英語教師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為了扭轉地方工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存在的教學效果不佳的局面,大學英語教師應及時更新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模式,優化教學內容,努力實現大學英語教學提高過級率、英語過級考試更好地為教學工作服務的良性循環,從而實現高校大學英語教學工作的真諦。
參考文獻
[1] 夏妮,袁平.淺析新時期大學英語測試的特點和發展趨勢[J].甘肅科技縱橫,2007(4).
[2] 董國豪.大學英語教學如何適應四、六級考試改革[J].黑龍江教育,2008(12).
[3] 李薇.從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看課堂教學改革[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5(2)Vol1.
[4] 張珍珍.議英語四、六級改革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影響[J].湖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3)Vol19.
[5] 張昭苑.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的教學應對[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