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楊



對于有著近百年歷史的BMW(寶馬)品牌來說,深厚的歷史積淀和不平凡的經歷注定了它蘊含著許多耐人尋味的故事。其中關于BMW車型的演變、傳承至今的經典元素以及有意思的設計趣聞,恐怕更是鮮為人知。那么通過對經典元素以及BMW歷史上重點車型的解讀,相信你會對BMW品牌有一個更為深刻的認知。
被曲解的LOGO含義
或許就像現在的一些自主汽車品牌在LOGO設計上的左右搖擺、不斷修改變化相似,BMW的LOGO設計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BMW公司近100年的歷史長河中,品牌LOGO一共經歷了4次變動,不過每次也只是對一些局部細節進行了修改,這樣做是為了配合時代發展的需要。
BMW LOGO的寓意,很多人理解為藍天白云間旋轉的螺旋槳,其實這種說法只是小說式的人為演義。LOGO設計的靈感源泉以及元素來自BMW公司的前身——RAPP(拉普)飛機發動機公司以及寶馬的發源地巴伐利亞州的州旗。
BMW公司在成立的初期主要研發和制造飛機發動機,由于BMW的總部設在慕尼黑,慕尼黑又處在德國的巴伐利亞州,而且BMW的名字就是巴伐利亞發動機公司(Bayerische Motoren Werke,簡稱BMW),所以也可以說BMW本身就可以代表巴伐利亞,代表德國精湛的發動機技術,這或許就像法拉利可以代表意大利。
雙腎型進氣格柵的來歷
每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汽車品牌都少不了一眼能被人認出的經典設計元素,從車頭看去,雙腎型進氣格柵幾乎可以取代BMW的LOGO而成為其最具代表性的標識,而這一設計則要追溯到1933年的BMW 303車型,這款車不僅確立了雙腎型進氣格柵的設計,同時直列6缸發動機也被作為BMW的傳統而延續至今。
BMW 303的設計師從一個美學的角度考慮技術問題時,無意中設計出了BMW的“面孔”。為了達到最佳的冷卻效果,他把303車型的散熱水箱設計得略微向后傾,還將其分成兩個部分并且覆蓋整個車頭,一個最為經典設計元素就是這樣“無心插柳”式的誕生了。不過伴隨著車型的演變,雙腎型進氣格柵的造型和作用也在發生著變化,時至今日,它已經完全顛覆了原始的設計。
我們可以看到,雙腎型進氣格柵從誕生至今,尺寸在向“小型化”發展,而它的造型也由初期細長的橢圓到現在不規則非對稱的造型,兩個“腎”的排列方式也由“站立”到現在的“臥倒”,雖然這個進化的過程也會存在著某種不符合規律的基因突變,但是大體的發展趨勢則比較明顯。
現今BMW的雙腎型進氣格柵背后還隱藏著很大的學問,比如7系的夜視攝像頭就安裝在進氣格柵的后面,而在BMW的一些車型上,雙腎型進氣格柵的后面還會有一個類似百葉窗的部件,通過開啟和關閉來控制為發動機散熱的空氣流量,而這個百葉窗部件在關閉時還可以為車輛獲得更小的空氣阻力。
首款采用流線型車身設計的BMW 326
1936年的德國到處彌漫著法西斯主義風潮,而在當年的柏林國際車展上,BMW推出了一款融入新的設計風格以及創新技術的旗艦車型——BMW 326。這款車不再采用馬拉客車式的方方正正的箱型車身,而是采用更為圓潤外形設計,擋泥板也不是懸掛在車輪之上,而是流暢地融入到車身之中,所以326也成為當時最現代的汽車之一。
BMW 326的造型設計同樣引起了公眾的極大熱情,雖然6000多德國馬克的售價要比當時售價僅為1000馬克的大眾汽車貴出不少,但是近16000輛的銷售成績,還是讓它成為二戰前最暢銷的BMW車型。BMW 326就和今天的BMW 7系一樣,它們都屬于上層社會的汽車。
同年,BMW又推出了一款雙門跑車——328,它創新性的采用了管狀空間結構,車身則應用了鋁制材料,這就大大降低了車身自重,搭載6缸發動機的328只有800公斤的自重,最高車速甚至達到了220km/h,這種時速在那個年代是令人“恐怖”的。
328長長的發動機艙以及接近后軸的座艙設計也直接影響到后來的BMW Z3和Z4。從那時起,設計人員也注意到空氣動力學對車輛行駛狀態的影響,BMW乃至整個德國汽車的設計逐漸摒棄了立體主義,開始借鑒來自美國的流線型設計,BMW也為此成立了第一個設計部門,開始了對車身造型設計的研究。
并不受人歡迎的“巴洛克天使”
二戰開始后,BMW被要求停止生產汽車,去滿足軍方制造一流的飛機發動機和飛機配件。很快,BMW的發動機技術得到了包括德國、甚至同盟國的飛行員的認可。但是在二戰結束后,BMW在慕尼黑的工廠被化為灰燼,二戰也讓BMW喪失了曾經擁有的一切優勢。
1951年,BMW重新拾起了停滯多年的汽車業務,戰后所推出的第一款車名為501。在外形上延續了戰前那種貴族化的流線型設計,同時設計師也嘗試把傳統的德國設計語言與新穎時尚的美國風格結合起來,雖然造型別具特色,但是仍舊稍顯老式。然而華麗外表的背后,由于車門處彎折的造型,導致車門與車身、車門與車門之間的縫隙在鈑金工藝上難以處理,而BMW還是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該車1.75萬德國馬克的售價,在當時那個白領階層只有360馬克月收入的年代,著實讓普通百姓承受不起。雖然BMW 501還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巴洛克天使”,不過這位雍容華貴的“天使”并沒有受到德國民眾的愛戴。
Isetta——挽救處在危機中的BMW公司
當競爭對手紛紛向市場推出外形時尚的汽車時,戰后的BMW公司卻沒有一款熱銷的車型,這也導致公司的財政每況愈下,為了挽救瀕臨破產的BMW公司,管理層也意識到要進行大膽的創新和變革,于是便開始從意大利和美國引進設計,并且要生產更貼近普通民眾的產品。
當時BMW甚至不惜舍棄曾經的經典設計元素以及引以為傲的直列6缸發動機等技術,通過與一個前身為制造電冰箱的意大利摩托車公司合作,誕生了BMW歷史上堪稱奇葩的作品——Isetta。該車裝備了一臺排量為247mL的摩托車發動機,最高時速為88km/h。
雖然它很像國內的殘疾人助力車,但在當時它的確非常熱銷,并且暫時挽救了掙扎在困境中的BMW公司。但從設計上來說,它并沒有對BMW的產品起到一個傳承和發展。有意思的是,今天我們再來回顧這款車型,它卻如此受人喜歡,而且被看作一代經典作品。作為曾經BMW的主設計師——班戈,也計劃著復刻這個經典車型,而隨著他的卸任,經典的重生也便杳無音信。
【小知識】
轎車: 3系,5系,7系
旅行車: 1系3門,1系5門,3系TOURING,5系TOURING
兩門兩座跑車: Z4 COUPE
兩門四座跑車: 3系COUPE,6系
四座敞蓬跑車: 3系CABRIOLET,6系CABRIOLET
兩座敞蓬跑車: Z4
SUV: X3,X5,X6
高性能跑車: M3,M3 COUPE,M3 CABRIOLET,M5, M6,Z4M,Z4M COUPE
型號后面的:
20d,20i,25i,30d,30i,35i,40i,45i,50i,60i,30Li,50Li,60Li,20si,30xi
兩位數字為大致的排量
D代表柴油發動機
I代表普通版
LI代表加長版
SI代表運動型
XI代表四輪驅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