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隨著計算機技術應用的日益廣泛,信息系統在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迅速普及。會計信息系統在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中占有重要地位,對于提高企業財務管理和決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會計信息系統》課程是高校培養新型會計人才的關鍵課程之一,該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在教學中就需要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但是,從目前高校會計信息系統課程的實際教學情況來看,還存在著很多問題,亟待解決。該文分析了會計信息系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提高會計信息系統教學效果和會計人才培養質量。
會計信息系統;教學;實踐
隨著計算機信息系統的應用日益普遍,會計信息系統作為一門重要的實踐性學科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從目前高校的開設情況來看,會計信息系統已普遍作為經管類專業的必修課和主干課,其在新型會計人才培養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然而,在高校會計信息系統課程實際教學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亟待解決。
1.高校會計信息系統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
《會計信息系統》課程作為財會相關專業的必修主干課程,主要講授會計專業人員必備的多門類、跨學科的綜合基礎知識。當前,大多數本科高校的會計信息系統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師授課照本宣科的現象還普遍存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教學和實習實踐脫節。會計信息系統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管理信息系統學科,在社會經濟的應用上對其實踐性的要求也非常高。在教學中,雖然授課方式上采用理論教學與上機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但是從實際效果來看,上機教學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形式,學生并沒有在上機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而在理論教學中,會計信息系統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所以它在理論上授課難度也比較大,學校的教師會把大量的精力放在理論教學中,理論授課的時間大大多于上機實踐的時間,并且理論上的授課與實踐上機上的授課并沒與直接關系,它們的聯系也不緊密。
在理論課堂的學習中,教師主要采取“灌輸”的方式進行授課,甚至很多高校教師按照教材照本宣科,他們并不管學生到底有沒有聽懂,而更加關注課程講授的進度。再加上目前的應用型高校課堂學生的到課率不高,很多學生認為脫離了高中階段后就沒必要像大學一樣每天上課,應用型高校對學生到課的管理也不是很嚴格,導致很多學生出現“專業課選上,公共課不上”的情況。很多學生即使到課,在老師的授課中,他們可能并沒有認真聽講,很多學生在課堂下面玩手機、聊天,這些都導致理論課堂的實際教學效果非常差。而在上機實踐的教學中,老師往往會布置一些實驗模擬讓學生完成,但是這些實驗模擬往往是讓學生機械的完成,老師會把實驗的步驟給學生,學生也只是機械的按照步驟完成,他們并沒有想為什么這么做,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得到實驗結果。教師和學生都認為只要完成了課堂任務,得到了實驗的結果,上機實踐教學也就結束,在理論與實踐的教學中并沒有緊密聯系,導致兩者很大程度上存在著脫節,這也影響了學校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
教師隊伍的知識結構不能適應教學的發展。很學應用型高校在實際對教師的招聘中并不是專業對口,這就造成了一些教師并不是“科班出身”,他們在實際的教學中是“現學現賣”,他們本身就沒有扎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學生的學習中更難有比較大的突破。另外,由于會計信息系統是一門在不斷變化中的社會科學,并且知識更新上比較快,即使是“科班出身”的教師,在大學的教育體制下,他們很多人都忙于“搞創收”,在校外做一些兼職,對于自己的知識體系并不能與時俱進的完善。很多大學在編制自己的教學書籍時也滿足于在以往版本的小修小補,在信心技術系統的知識結構和體系上并沒有大的突破。一些教師甚至在十幾年或者幾十年的教學中一直用同一本教案,在實際的教學中也以這些教案為主,這顯然不能適應學生對會計信息系統理論和實踐的需要。總之,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就在于教師的知識結構不完善,不能適應學生的實際需要和社會的發展需求。
沒能正確處理理論和實踐在教學比重中的關系。應用型高校認為應用型高校《會計信息系統》課程教學完全是一門理科性的社會科學,他們認為學校和學生都應該把實踐放在第一位,并不重視甚至是忽視對理論的教學。在實際的教學中上機實踐課比較多,并且在全部的課程中占絕對的主題地位,而忽視了對理論的教學。在這些把會計信息系統定位于理工性質的學校中,學生一般都是實踐應用能力強,而理論比較薄弱,這也可以說是理科學生的一般特點,而筆者認為應用型高校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讓學生全面發展,讓學生的優勢更加突出的同時也要彌補學生的不足,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一些應用型高校的另一種“極端傾向”是過度重視理論教學忽視實踐能力的教學,這些應用型高校可能是在實踐教學的條件上并不具備,比如說一些民辦學校的硬件設施達不到要求或者教師并不能滿足實踐教學的要求,也可能是這些應用型高校在教學目的的制定上出現偏差,它們認為這些實踐能力是學生應該在社會上學習的東西,學生在學校最重要的是學習一些理論知識。在實際的課堂設置中,這些學校會把理論教學放在第一位,而只有少量的教學實踐用于實踐教學忽視干脆實踐教學。這些都是不能正確處理好理論和實踐教學比重的現象,對于學校在會計信息系統的教學效果和對學生的培養上來講都是十分不利的。
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缺乏學習動力。本課程的學習不像其它課程那樣實用,但是它對系統的理解過程中是向程序設計更高層次邁進的基礎。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對于計算機、會計等方面的基礎知識的掌握將是對學生自信心的嚴峻考驗。由于本課程講授的理論并不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事物,所以學生們一般感覺不到它的重要性,也就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2.會計信息系統教學改進的對策
密切教學中理論和實踐的關系。應用型高校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中,要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課堂中的講授要與實踐上機緊密結合。會計信息系統本身就是一門偏重于理科性質的的學科,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但從理論上來看可能不好講,并且這些理論比較抽象很多學生可能聽起來比較吃力,單純的從理論角度講授也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那么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實踐課程來教學,學生一般對實踐都比較感興趣,因為實踐畢竟是活生生的例子,教師可以再這些具體的例證當中穿插一些理論性的知識,這樣的話學生不但易于接受而且有利于加深學生對這些知識的理解,讓他們感覺到的是實實在在的知識,而不僅僅是一些抽象并且枯燥的理論。
提高授課教師自身的素質。應用型高校的教育中教師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一些知識淵博、有個人魅力的教師很可能他們的課堂每次都爆滿,而那些知識能力欠缺、只會照本宣科的教師他們的授課很可能只能依靠每次“點名”來保證到課率。在應用型高校會計信息系統的教學中也是這樣,如果教師的理論和實踐功底都比較深厚,如果教師在講的幽默風趣,這就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從內心里面愿意學習這門課,這樣的話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能達到高效的教學目的,實現為社會培養優秀的會計信息系統方面人才的目的。
正確處理教學中實踐和理論的比重安排問題。不同的應用型高校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安排授課中實踐和理論的安排問題,這樣才能做到“因地制宜”。一些傳統上一直具有會計信息系統實踐優勢的學校,在學生的實踐能力都比較高的前提下可以適當提高教學中理論教學的比重,因為這些傳統意義上的“理科學校”,學生的理論水平一般都不高,重視對理論教學的教授也恰好彌補學生在理論方面的欠缺,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而那些在理論教學以及會計信息系統研究方面一直有相對優勢的學校它們的理論教學水平比較高,教師的理論素養也相對比較高,這在無形中都會促進學生理論水平的提高,對于這些學校要適當提高實踐教學在教學中的比重,讓學生在理論水平比較高的情況下提高實踐水平。
3.結語
會計信息系統是一門綜合性強、知識結構復雜并且不斷創新的學科,目前的應用型高校教育并不能科學的培養學生在會計信息系統方面的綜合能力,所以應用型高校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對會計信息系統的教學進行改革,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在會計信息系統理論和實踐方面的綜合能力,才能實現應用型高校的教學目的,從而為社會培養在會計信息系統方面優秀的人才。
[1]胡艷玲.《會計信息系統》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改革的探討[J].中國商界,2008.08
[2]李清.會計信息系統原理和實驗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3]毛華揚.會計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4]孫蓮香.會計信息系統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5]薛祖云.《會計信息系統》學習指導、練習與實驗(第3版)[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
[6]李清.會計信息系統原理與實驗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