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華

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偉大的古人在生產與生活中創造出的精神文化與物質文化的總和。中國的傳統文化包含著許多方面,像思想文化,如孔孟所提倡的道家、儒家等學說;歷史遺存,如陶瓷、青銅器、金銀器、書法、繪畫、玉器等;學術資料,如古典名著、天文算術、農業醫學等等。從這些我們不難看出,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兒女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聰明的智慧所創造出來的,它的內容豐富多彩,形式豐富多樣。
陶瓷裝飾藝術屬于中國傳統文化,并且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中華兒女勤勞智慧的結晶。中國的瓷器從古代就開始流向海外,宋代之后,瓷器更是作為一種十分重要的產品在全世界范圍內流通。陶瓷藝術在作為一種價值交換產物的同時也在源源不斷地向世界傳遞著中國的文化,在這一層面上來講陶瓷藝術極大地推動了中國文化的發展。陶瓷制作的工藝從古至今可以說是代代相傳,同時也在不斷地創新。為了滿足人民大眾不同的審美要求,生產創作了各式各樣的陶瓷產品。可以說陶瓷藝術在世界文化的傳遞及交流方面起到了一種紐帶及橋梁的作用。極大地豐富和繁榮著中國的文化與世界的文化。
陶瓷裝飾藝術是陶瓷藝術與陶瓷的完美結合,每件陶瓷都是由造型、裝飾與材料三個要素構成,包含著物質與精神的兩重文化因素。一件陶瓷作品在實用之外還具有觀賞的作用。陶瓷裝飾藝術大致歸納起來可以分為顏色釉裝飾、釉上彩裝飾、釉下青花裝飾等等。陶瓷裝飾藝術有著豐富多彩的圖案,明艷瑰麗的色彩,獨具匠心的工藝,形成了一種有別于其他的陶瓷文化。從一開始的制作到最終的完成它包含著審美、創造與欣賞幾個環節。在人類藝術的發展過程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一件完美的陶瓷藝術作品擔任著傳播陶瓷文化的重任,因此說陶瓷藝術不僅僅是一件蘊含著創作者獨特審美情趣的藝術產品,更是一件包含著個人情感在其中的文化產品。中國陶瓷裝飾藝術中的裝飾紋樣早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中就已經出現,我們充滿智慧的祖先們細心感受生活,創作出波浪紋、編織紋,將其以二方連續的方式裝飾在陶瓷器皿上。西安半坡遺址的那件彩陶紋盆就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一件,他們將點線面有機的結合,裝飾紋樣的獨特審美,從側面向我們展示了他們已經開始對自然和人類有了些許的認識,敢于加進人們的主觀想象。
中國陶瓷裝飾的形式大致可以分為繪畫類與坯胎裝飾類。繪畫類又可分為工筆畫與寫意畫,不論是哪種繪畫形式都是當時中國繪畫藝術發展時期的特征在陶瓷裝飾上的表現。唐代長沙窯的釉下彩繪花鳥之所以成熟,是因為那個時期正值唐代花鳥畫藝術發展的高峰時期,不論是筆法還是技法都是相當的成熟,氣韻生動,自然活潑,體現著當時民間繪畫的藝術風格。宋代頗為盛行的陶瓷刻劃花裝飾也是因為受到了當時時代文化的影響,才會達到一種空間精細的境界。因為這一時期唐代較為流行的花鳥畫開始逐漸向精細的工筆畫方向發展,同時也為之后元代的青花藝術、明清時期粉古彩藝術的出現及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陶瓷裝飾的形式不管是工筆畫還是寫意畫都是中國傳統繪畫藝術在瓷器上的展現。陶瓷裝飾藝術也從另一個方面展示了中國文人畫所具有的歷史性特征,逐步演變成了中國陶瓷裝飾藝術的一種獨有的藝術特征。
陶瓷裝飾藝術是由人來創作生產的,因此它們在展現客觀世界的時候,也同時反映著制作者主觀的想法與審美意識,陶瓷裝飾藝術展現了人類對于自然對于世界的理解,它帶著創作者們獨特的審美情趣。陶瓷裝飾藝術細膩的向我們展示著中國從古至今的一種人和自然完美統一的一種人文主義理想,任何陶瓷藝術作品上的裝飾紋樣不管是山水魚蟲或是走獸花鳥又或者是人物,似乎總是在追求著一種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陶瓷裝飾藝術體現著陶瓷工匠們的一種對美好世界的向往與追求以及純真的內心世界,這正是陶瓷向我們展現的一種人文精神,傳遞著中華兒女對美好事物及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因此中國陶瓷藝術被稱作中國傳統文化的完美體現是當之無愧的。
中國的傳統文化已在無時無刻的影響著中國陶瓷裝飾藝術的繼承與發展。陶瓷裝飾藝術應當怎樣從中國傳統文化里吸取有利于自身發展的精華以及怎樣處理好創新發展與保留傳統之間的平衡關系,這是當今許多陶瓷工作者們面臨的一個難題。我們當代的陶瓷工作者們應當積極努力,不輕易放棄任何一次有利于陶瓷裝飾藝術發展的機會,為陶瓷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作出更加快速而不懈的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經過一代又一代陶瓷藝術工作者們的辛勤努力,陶瓷裝飾藝術必將成為一種具有當代審美思想的藝術表達方式。也相信陶瓷裝飾藝術的明天會更加的輝煌與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