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惠清
編者按:7月26日—27日,以“公共關系一創新推動文化產業”為主題的2012年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大會在北京舉行。
本刊特做專題,呈現大會上的精彩內容,包括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趙啟正、國務院新聞辦副主任王國慶等人的主題演講。專題還將呈現4個分論壇中的精彩觀點。此外,本刊記者團隊分別專訪了IPRA2013年年度候任主席克里斯托弗·基尼斯提、美國《(PR Week》雜志主編茱莉亞·胡德以及國際傳播咨詢協會會長舒俊樂,并在專題上呈現他們的思想精華。
7月26日—27日,以“公共關系一創新推動文化產業”為主題的2012年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大會在北京成功舉辦。來自外交部、國務院新聞辦等單位的領導及全球公共關系領域資深專家、業內人士等近300人參會。會議由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趙大力主持,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會長、原中國駐美大使李道豫致開幕詞,原全國政協副主席李蒙出席了大會。
李道豫指出:“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即將迎來大繁榮、大發展時期,高度密集的公共關系行業是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公共關系行業也在中國自身文化品牌的建設、傳播、維護,促進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國際化交流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趙啟正、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王國慶、IPRA2013年度候任主席克里斯托弗·基尼斯提、中國石化董事局秘書黃文生、美國《PR Week》雜志主編茱莉亞胡德分別就“公共外交”、“國家形象傳播”、“變革時代的公關創新”、“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全球公關發展趨勢與創新”發表了主題演講。
趙啟正在主題演講中指出,公共外交人人有責,除了政府和政府官員,民間人士和機構也應該有參與公共外交的自覺,它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廣泛的愛國情懷表現。
王國慶在主題演講中詳細介紹了國家形象有效傳播的3個關鍵點,分別是突出和平發展主題、堅持更加開放的姿態以及講好中國的故事。
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田琦在大會致辭中指出:“我國公共關系進入了大發展時期,公共外交承擔政府與公眾之間、政府與媒體之間的溝通。良好的公共外交有助于引導國際社會樹立客觀、理性、全面的中國觀;有利于國內民眾形成國家的利益觀,這些都有助于我國發展戰略和外交方針政策的順利實施。”
26日下午,3個并行論壇“公關行業創新論壇”、“數字營銷與新媒體論壇”、“企業社會責任與品牌建設論壇”成功舉辦。7月27日上午舉行的“公共關系可持續發展論壇”,探討了中國公共關系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公關行業創新論壇”由信諾傳播副總裁張心宏主持,參加該論壇的嘉賓有舒俊樂、復旦大學公共關系研究中心主任孟建、帕格索斯傳播機構董事總經理曹剛、中央電視臺總編室綜合部副主任俞瑋等人。
“數字營銷與新媒體論壇”由迪思傳媒集團副總裁沈健主持,克里斯托弗·基尼斯提、萬博宣偉公關咨詢中國區董事長劉希平、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黃懿慧、北京互聯網媒體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魏婉等人圍繞新媒體趨勢的話題,分別做了精彩的演講。
“企業社會責任與品牌建設論壇”由海天網聯董事副總裁楊為民主持。香港迪斯尼樂園公共事務副總裁盧炳松、羅德公關亞洲主席杜麥克、新浪微博社會責任總監貝曉超等人圍繞著企業社會責任分別做了主題演講。
“文化創意產業可持續發展論壇”由迪思傳媒集團總裁黃小川主持。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趙大力、上海嘉定工業區管委會副主任趙燁、天津生態城商務局投資促進一署署長曹晟、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資本運營研究中心主任馮鵬程教授、清華大學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教授范紅等入圍繞著行業、城市、文化、企業可持續發展等分別做了主題演講。
7月26日晚,第十屆中國最佳公共關系案例大賽頒獎典禮在北京千禧大酒店成功舉辦。頒獎典禮由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副會長郭惠民主持。
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第十屆中國最佳公共關系案例大賽組委會主任趙大力在案例大賽頒獎典禮致辭中指出:“第十屆中國最佳公共關系案例大賽自去年10月啟動以來,得到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和支持,共有74個單位報送了187個參賽案例(包括香港地區21個案例),是有史以來報送案例最多的一次大賽。根據大賽規則,本屆大賽共分20個類,但鑒于實際報智情況,又增加了公益傳播類別。每個類別設‘金獎、‘銀獎兩個獎項。同時,為鼓勵為專業、行業乃至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案例,本屆比賽還設立了兩個特別獎。”
據了解,本屆大賽的評委由學術工作委員會、公關公司工作委員會、企業公關工作委員會中知名專家和資深媒體人士組成。最終經過為期數月、三輪評審,最終產生各個類別金獎14個,銀獎50個,特別獎2個,單項獎8個。
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大會由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主辦,始于1996年,每兩年一屆,是中國公共關系行業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綜合性論壇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