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紅譜
超國民待遇的結束
不久前工信部發布的《2012年度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目錄》)中多為自主品牌車,引起熱議,被指將政策傾向于扶持自主品牌,對合資品牌汽車不公平。徐長明說:“政府采購中使用本國生產的汽車,這是世界各國的共同做法,符合國際慣例,沒有什么奇怪的。當然,這也僅限于政府采購。”
在國際上,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是,世界各國領導人都會率先乘坐自己國家生產的汽車,比如德國總統乘坐奔馳寶馬,日本天皇坐豐田汽車……徐長明說:“世界各國,包括號稱最開放的自由資本主義的美國,他們的政府用車都是美國三大汽車公司的。”從這個意義上說,《目錄》征求意見稿中自主品牌汽車占據絕大部分,從國際慣例來說無可爭議。
徐長明說,在日本、韓國等國家,老百姓都會主動購買國產的汽車,國外的汽車要想進入日本市場是很難的。為了實現貿易平衡,政府會采取一些相應的措施鼓勵國外汽車進來。世界上汽車發達國家在發展初期,像韓國日本等國家,在汽車工業發展的早期,都是封閉的市場,相對而言,中國汽車工業則是70%的外資占領,自主品牌只有25%左右的市場份額。
針對一些合資企業對《目錄》的不滿、歐盟商會提出的質疑,徐長明表示,這顯然是出于利益的需求。“之前我們對合資品牌太好了,所以稍微有一點不利的地方他們就不滿意了。”徐長明說,“印度、巴西等新興汽車市場國家曾有人說,我們都是壞學生,只有中國是好學生。因為中國太過遵守WTO規定了。”
在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對外資企業與合資汽車實行的是超國民待遇。這在所得稅征收方面顯得尤為明顯。2007年3月以前,外資企業所得稅率為15%,合資企業為17%,而內資企業則高達33%。直到2007年國家才將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率統一為25%。
“當初國家為了招商引資,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采用這種做法是對的。但是現在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我們的政策也應該隨之進行調整,加大自主創新的力度,大力發展包括汽車在內的自主創新,加快經濟發展。否則錯過時機,就很難再找這樣的機遇。”徐長明說。
發展自主品牌是經濟發展階段的要求
2010年,中國人均GDP已經超過4300美元達到4382美元,進入了國際公認的“中等收入”發展階段。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撰文稱,如果中國不進行根本的結構性改革,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我國現在是GDP很高,但是GNP很低(指資本的賺錢能力)。提高GNP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有自主創新能力。對一個國家來說,必須有很強的汽車制造企業,反過來說經濟強國也都有很強的制造企業,美國、法國、意大利等國家莫不如是。英國現在衰落了,汽車業的衰落也是重要原因。”汽車后發國家如日本、韓國等汽車國家也找到了自己國家汽車工業發展的路徑。他表示,汽車后發國家必須尋找到一條自己的汽車工業發展的路徑。
進入“中等收入”階段的國家或地區,如果失去了國際競爭中的廉價勞動力等要素成本優勢,同時在技術進步方面的創新優勢又無法形成,就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巴西、墨西哥、智利、阿根廷、馬來西亞等國,從上世紀70年代就已經進入中等收入國家,但是經濟一直震蕩不前,人均GDP徘徊在3000~5000美元之間。而歐美發達國家與拉美、東亞國家則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相近的時期實現了人均GDP4000美元的突破,經濟保持了10年以上的高速增長,并很快實現人均GDP5000甚至10000美元的突破。徐長明表示,當人均4000美元時,技術創新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由于中國本身并不是能源大國,沒有資源優勢;而且我國勞動力的廉價優勢也在逐漸減弱,未來像一些來料加工恐怕難以在落戶中國。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走自主創新之路,加大技術含量,提高品牌溢價能力已經到了非常緊要的關頭。
執行層面的擔憂
《目錄》征求意見甫出,也引起一些叫好聲。徐長明表示,此次出臺的《目錄》征求意見稿應該說是一個進步。至少從形式上來說,我國開始借鑒國際通行的做法,使用技術標準來規范市場。這已經顯著區別于使用行政手段解決市場問題的做法。用市場的方法來解決市場的問題就是一個進步。
但是,有人不無擔憂—希望《目錄》到最后不要被改得面目全非。“這也不是沒有可能。以前也不是沒有過這樣的事情。”徐長明表示,“其實,《目錄》是個好事情,政府應該堅持。結果如何就要看政府能否堅持住了。”
自2003年1月1日起就已實施的《政府采購法》中曾有明文規定,“政府采購應當采購本國貨物、工程和服務”,然而在具體執行中,由于概念的界定等原因,導致自主品牌汽車基本被排斥;以后中央政府曾對國家機關公務用車配備標準進行了重新修訂,規定公車采購中自主品牌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這一規定也基本停留在一紙公文層面。
有資料顯示,近幾年無論是長城,還是吉利、奇瑞,入圍《協議供貨目錄》并沒有轉化為具體銷量。3年前,長城汽車便入圍“2009~2010年中央國家機關汽車協議供貨汽車廠商名單”,但實際訂單并沒有隨之大增,雖然有參與競標的資格,但很少能競標成功。而奇瑞2009年銷往公務車市場的數量同比增長僅為0.4%。
據了解,公務車采購進入執行層面后,還有不少環節要走。首先要經過協議供貨招標,確定入圍供貨商,待車型進入《協議供貨目錄》,才可能真正被購作“公務用車”。但由于一些特殊采購形式的存在,比如郵政車采購、警車采購等,《政府采購法》規定了公開招標之外的招標方式,如邀請招標、競爭性談判、單一來源采購、國務院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認定的其他采購方式等,這就給采購人提供了很多“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