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君
摘要《加強小班化課外閱讀指導,開辟語文大課堂的行動研究》這一課題的研究實施在我校已經有四年。我們以小班化語文閱讀賞析課為基本點,以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為載體面,著力研究有效的小班化課外閱讀的分級目標,實施途徑,推進方法,評價體系等,讓孩子用閱讀來填充比天空更廣闊的心靈大舞臺,為孩子的生命奠基!
關鍵詞小班化 課外閱讀語文大課堂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強化小學生的課外閱讀已經成為改革語文教學,積淀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途徑,能真正幫助我們的孩子“讀經典的書,做有根的人?!币虼?,我校開展了《加強小班化課外閱讀指導,開辟語文大課堂的行動研究》這一課題的研究。我們以小班化語文閱讀賞析課為基本點,以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為載體面,以學校、家庭、社會為框架體,著力研究有效的小班化課外閱讀的分級目標,實施途徑,推進方法,評價體系等,讓孩子用閱讀來填充比天空更廣闊的心靈大舞臺,為孩子的一生著想,為孩子的生命奠基!
1探索獨特新穎的小班閱讀方法
小班化閱讀的指導,是我們研究的重點。我們如何發揮自己的小班優勢,指導什么,怎樣指導,我們的老師做了許多有益的嘗試。
1.1校內指導
我們成立了閱讀指導公關小組,針對小班化的課外閱讀指導課型做了嘗試和研究。我們把其分為以下幾類:讀書方法指導課、讀物推薦課、閱讀欣賞課、讀后敘述課、交流評論課、讀書筆記輔導課等。
1.2分層閱讀
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精心籌劃并開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在閱讀推廣的深度、廣度、渠道等多個層面進行創新,引領學生的有效閱讀,促進他們在閱讀實踐中不斷成長。
(1)書目推薦有層次。分層推薦,依據低中高年級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推薦不同類型的讀物,比如低年級以童話為主,中年級以優秀校園讀物為主,高年級以經典名著和人物傳記為主。版本可以為注音版、少兒版、青少版、原著。同時,考慮到讀物的可讀性。根據不同學生的閱讀基礎作了縱向分層,分為核心層、緊密層和松散層,即把學生必讀書目作為核心層讀物,推薦讀、拓展讀的書目作為緊密層讀物,旨在培養興趣、鼓勵冒尖,以趣味與個性閱讀為主的作為松散層讀物。(2)讀書過程有層次。讀書的對象和書目不同,我們把閱讀的過程分為幾個層次:瀏覽—通讀—精讀—研讀—疑讀—展讀。(3)讀書反饋有層次。學生讀書反饋有很多種,我們也經過了分層,比如年級和班級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能力,在反饋時按照從低到高的層次:誦讀、背誦、表演、寫讀書心得、分析人物、分析事件、課本劇表演、辯論賽等。今天的展示活動,每個年級段的效果反饋的方式也是根據這個層次進行逐層推進的。
1.3小組合作
小組合作研究式閱讀,旨在提高學生的研究能力,即收集、分析、加工、運用信息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善于發現的能力,以“適應時代”的需要。而課堂討論是指在教師的指導或參與下,學生圍繞某一中心論題,各抒己見,互相啟發,共同研討,發現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活動。因此,我們認為小組討論,是促進中高年級學生形成研究式閱讀的好方法。下面就以五年級閱讀課外《三國演義》為例,談一談小組合作閱讀的實施。
(1)小組討論打開多項信息交流渠道。在閱讀《三國演義》這本書時,我們給學生一個月的自主閱讀時間,給了學生四個議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一個議題,利用一周的時間從書本中梳理出自己的觀點和依據,學生可以制作成PPT,可以講故事,可以用表演的形式進行課堂反饋。
(2)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小組討論離不開語言,參與討論的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既要透徹理解對方語言的意思,又要及時組織自己的言辭,務求清晰而富有說服力。比如有小組同學針對劉備這個人物發表自己的觀點:有同學認為劉備禮賢下士,求賢若渴,例舉其三顧茅廬時,為了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先后三次親自前往隆重,他的誠心待人,持之以恒打動了諸葛亮;但是也有同學卻說劉備虛情假意,論武藝不比關羽張飛,論謀略更不如諸葛亮,為了網羅人才輔佐自己當皇帝,大打親情牌、眼淚牌,并例舉出趙云救阿斗,劉備摔阿斗是假仁慈,不是堂堂男子漢所為。學生在小組中不僅能擺出自己的觀點,而且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證明自己的觀點。這種具有現場交際特征的語言運用,對學生無疑是最佳的語言訓練。
(3)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小班課外閱讀教學中更能體現小組討論的優勢。從學生角度看,每個小組的成員比較適中,不但有利于聽取他人意見、向他人學習,更能保證在有限的時間里讓每一位學生都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比如讀《三國演義》,有些小組為了充分地較為全面地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還自發地閱讀了《品三國》和《曹操》等書籍,在小組討論時,他們的觀點新穎獨到,思維的火花在不斷地碰撞,唇槍舌劍,針鋒相對,妙語連珠,他們的創造性詮釋讓聽課教師也嘆為觀止。從教師角度看,班級中的組數減少,使老師在有限的時間內可以對每一個小組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這樣不僅使學生個體得到語文素養的訓練,而且有助于學生整體水平的發展。所以小組閱讀的方式為學生形成研究式閱讀起了“催化”的作用。
2維護個性張揚的小班閱讀效能
2.1尊重個性差異
人的先天差別是客觀存在的。我們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理解個體發展的需要,尊重和認可學生個性化的價值取向,做到“因材閱讀”。比如,我們在五(3)班做過一次調查,以讀《水滸傳》為例,閱讀調查涉及到“喜歡讀哪個版本(少兒版、青少版、原版)的《水滸傳》”“閱讀時是否有自己的真實感受”“是否能大膽地質疑”“能否對人物形象提出自己創新性的觀點和感受”“是否經常和同學進行有意義的爭辯”“喜歡哪一種閱讀檢查方式(朗誦、寫讀后感、表演課本劇等)”等發現這個班級共有32人,其中3人閱讀能力突出(可以閱讀原版,有自己獨到的觀點),14人閱讀能力強,13人閱讀能力較強,而有2人閱讀能力較差(只能閱讀少兒版的讀物,閱讀反饋只選擇朗誦片段)。以上的調查給了我們啟示: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為他們“量身定做”適合自己的閱讀,我們讓學生根據自己需求來自己決定閱讀書目的版本、感悟和反饋方式。
2.2倡導個性感悟
心理學研究表明:感悟的程度(即閱讀的深度)高,學習的效率就高,學習的把握就大。課外閱讀如果不加以反思,閱讀無非只是一種經歷,永遠不成為經驗,這就是我們平時觀察中發現有的學生課外閱讀興趣高語文水平卻不高的原因。
3建立科學合理的小班閱讀評價體系
從小班個性化閱讀的特點出發,我們通過多元化評價的途徑來反映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1)日常閱讀:關注記錄;(2)活動閱讀:關注表現;(3)課堂閱讀:關注方法;(4)終結性測試:關注結果。
4結語
我們的小班化課外閱讀,開辟了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的大課堂,讓學生在閱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從而讓語文素養提升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