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聲遠



1991年9月19日,兩名德國旅游者在意大利境內的阿爾卑斯山登山的途中迷了路,卻有了一個恐怖的發現——一具男尸的頭部和肩膀從冰中浮現出來。人們最初以為這是一名不幸遇難的登山者,但尸體的一些隨身用具,如皮革、手編繩子及燧石刀等,看上去很不尋常,死者顯然不是一名普通的登山者。最終,分析證實此男子死于5300年前,山上的空氣和冰雪早已把他轉化成了一具干尸(木乃伊),而且沒有任何腐爛跡象,四肢甚至眼球都依然完整。根據發現地的名字,這具古尸被尊稱為“冰人奧茨”,簡稱“奧茨”,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最完整的人類遺骸。奧茨的發現震驚了世界。
奧茨如今被保存在意大利博爾扎諾市一家博物館,距離其發現地僅50千米。它被放在一個以傳統方法建造的地窖里接受人們拜訪,地窖溫度保持在-6.5℃,相對濕度為98%。不久前,為了進一步探索奧茨的秘密,負責照管奧茨的專家們打算讓這具冰尸解凍。多國科學家聞訊蜂擁而至,希望能親手用儀器探索這個古人的死因和他生活的時代。不過,他們只有9小時的時間,之后奧茨將再度冰凍。
這是一次具有風險的研究行動,因為科學家不知道奧茨體內如今是否還有活的微生物,解凍是否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后果。此外,進入解剖室的科學家自身也可能攜帶病原體,有可能感染奧茨,使之遭到破壞。總之,稍有不慎,解凍就可能給奧茨帶來巨大破壞,而科學家迄今只能依賴這唯一一具干尸來了解人類歷史的一個重要時期。
冰人生活在一個重要的歷史轉折時期。
奧茨之所以獨一無二,是因為他來自于歐洲石器時代即將結束之際,這是一個重要的歷史轉折時期。在這個時期,人類依然使用石器,但很快他們就會掌握金屬熔煉技術。5300年前,歐洲大陸上還沒有國家,沒有國王,甚至沒有輪子。在阿爾卑斯山谷,生活在一些小型定居點的人們剛剛開始種植小麥和大麥等農作物,放養山羊、綿羊和牛,其余山民則仍然以游獵為生。
人口增加,農業剛剛起步,人們自然要爭奪土地及土地上的資源。被冰川完好保存的奧茨的隨身裝備,為我們了解這段歷史洞開了一扇重要的窗口(因為文字還要再過一千年才進入這片地區)。科學家可以通過檢驗這些物品,了解當時的文化和奧茨去世前的生活。以奧茨腳上的一只草鞋為例,它不僅是最早的同類樣本之一,而且做工驚人的復雜,使用了三種材料——草、動物皮和繩子。石器時代的人們應該不會總是穿著鞋子,但如果奧茨知道自己要跨越阿爾卑斯山的陡崖和冰川,穿上這樣的鞋子就非常必要。他的種種隨身物不僅告訴了我們當時個人生活的一些細節,而且證明石器時代的技術已經相當高超。
奧茨的背包上有木框架,頗有現代背包族的“范兒”。一只當初可能系在他的腰上的皮袋,就像現在的腰包。他的隨身物中還包括當時被認為有藥用價值的木耳,以及用來攜帶熾熱的灰燼以便生火的楓葉。奧茨還帶著武器,這很重要。發現他的尸骸的地方距離下面山谷中的定居點有3000多米,他獨自一人進入深山無疑危險重重,山里到處可見狼、野豬和熊,而且各定居點與獵人之間的沖突也在所難免。
除了刀,奧茨還有一副弓箭。他的箭袋是迄今為止已知最早的箭袋,里面裝著精心制作的十幾支木箭,用作箭頭的燧石被打磨得如剪刀般鋒利。樺樹樹脂將箭桿與箭頭黏合在一起,箭桿上還粘著羽毛,目的是讓箭在飛行途中保持穩定。但不知由于什么原因,弓和箭都還沒有制作完成。這樣的武裝能有什么用處呢?
此外,奧茨還帶著一件對他那個時代來說十分先進的武器:一把銅斧。科學家之前一直認為阿爾卑斯山地區直到公元前大約2000年才開始煉銅,但碳測年顯示,奧茨的銅斧的制作年代比這要古老得多,這意味著5300年前的阿爾卑斯人已懂得怎樣把富含銅的巖石加熱到1093℃以提煉出銅來。這無疑是一個重大發現。
這是一樁史前謀殺案。那么是誰殺死了冰人?
在過去20年中,科學家已經掌握了有關奧茨的大量情況。他死時有40多歲,身高1.57~1.65米。在他的頭發中檢出高含量的銅和砷,他的肺發黑(可能是吸入了篝火煙霧的緣故),他的銅斧中純銅含量高達99.7%。根據這些,科學家猜測他的職業與煉銅有關。另外,科學家根據他的脛骨、股骨、盆骨和肌肉發育等檢測情況,確信他經常長距離登山,他的手掌的柔軟度也暗示他不是在地里勞作的農民。科學家推測,他有可能是高山牧羊人或獵人。奧茨的腸道中有鞭蟲,指甲上有鮑氏線(指甲一度停止生長,再度生長時留下的紋路),這暗示他在死前半年中得過三次較嚴重的病,最后一次是在他死前兩個月,病情持續了大約兩周。奧茨的牙齒狀況不好,有可能是因為他的高谷粒、高碳水化合物飲食。
盡管有很多發現,但關于奧茨的死因卻一直沒有定論。很多年里,科學家都相信奧茨是在一場風暴中凍死的,因為對他進行的CT掃描和X光檢測只發現了斷骨,并未發現致命傷。然而,在發現奧茨10年后的一天,一位放射學家在研究冰人的X光攝片時發現,有白色物體卡在冰人的肩背里面,而進一步的CT檢查發現,這是一只石箭簇(箭頭)。難道這就是奧茨的死因?
從這只箭頭的位置分析,當初應該有人在略低一點的位置從背后向奧茨射箭,箭穿透奧茨的肩胛骨后擊穿動脈血管,導致他流血不止,很快死亡。如此看來,這是一樁史前謀殺案。那么,是誰射殺了奧茨?殺人目的又是什么?多年來,科學家致力于破解冰人死亡之謎。
2011年10月下旬的一天,在博爾扎諾博物館小小的手術室里,20多位來自各國的專家聚集在一起,共同檢驗這具木乃伊,目的之一就是觀察冰人的致命箭傷。
在脫離冷凍環境一夜后,奧茨已完全解凍。為了防止它散架,科學家將它放在一個特制的箱子里,這樣就能保證在移動時不會被損壞,也不會改變四肢的位置。解凍后,冰人的關節可以動了,可只有9小時的研究時間,科學家必須爭分奪秒。
科學家迅速地把奧茨的頭部向下翻轉,以便觀察他左肩里的箭頭。這只箭頭或許能提供重要線索:他是在與其他定居點的部落人的沖突中被殺?是被爭奪領地的對手獵人所殺?還是被嫉妒他的本族人所殺?
在內窺鏡引導下,檢測儀器進到離箭頭只有1厘米左右的地方,卻被奧茨的身體組織擋住了去路。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科學家進退兩難,他們必須做出一個重要決策:是否另開一道切口取出箭頭?
事實上,科學家對冰人奧茨并不能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尸檢。他被視為一個文化寶藏,不僅是因為他來自于5300年前,還因為他的遺骸能完好保存至今太難了。當初,奧茨是在登上高出下面山谷至少3000米的山頂冰川后喪身的,通常情況下,迷失在冰川上的尸體大多會被冰河掩埋、裹挾,隨巖石一起逐漸下滑,并在此過程中被徹底毀掉。阿爾卑斯山冰川每年平均移動30米,只需幾百年時間,被冰川裹挾著下滑的大部分殘骸就會到達融冰底部邊緣。
奧茨的死是不幸的,但對考古學家來說,他死亡的地點真是再好不過了。太陽和風讓他的尸體徹底變干,他身體兩側的巖石則構成一個小塹壕,并最終充填30厘米厚的冰雪,阻止冰人滑進周圍四處可見的冰河。保存奧茨仿佛就是天意。
兇手為什么要殺死冰人?
早在發現奧茨10年后,科學家就已知道他是被射殺的,但迄今無人實實在在地檢驗過甚至看過殺人兇器——那只箭頭。盡管這樣,科學家再三考慮后還是決定不另開一道切口,以免傷及這具木乃伊。
這只箭頭的確是奧茨死亡案的一個關鍵證據,但也非唯一證據。有微觀證據表明,他在死之前幾天里一直都在逃命。這些微觀證據是來自于他的腸道的花粉。在安第斯山地區,從晚春到初夏,無論走到哪里,空氣中都飄散著大量花粉。在不同的海拔生長著不同的樹木,釋放著不同的花粉。在奧茨遇難地,低海拔地區主要分布著角樹,高海拔地區則覆蓋著針葉林。在奧茨的腸道里,科學家發現了一層角樹花粉和一層針葉樹花粉——顯然,他從山下爬上了山。但奇怪的是,在針葉樹花粉層上面還有一層角樹花粉——這表明奧茨先上山,然后下山,接著再上山,直到死亡。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更多的法醫證據表明,冰人在最后的日子里可能經歷了逃亡,被人追蹤,與殺手肉搏,直至死亡,其右掌上的一道很深的割痕可能就是他與人用刀肉搏的結果。不過,有一個矛盾的地方:冰人的銅斧很貴重,殺手為什么在殺死他后不把銅斧拿走?
由于致命一箭的箭桿從未被發現,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兇手做事非常謹慎,他之所以取走箭桿,留下銅斧,是為避免自己的殺人行為暴露。或者說,他不想讓人知道奧茨是被殺死的。
科學家此前曾掃描奧茨的頭骨,發現其攝片的一些區域比其他區域暗。暗色區域可能是出血造成的,而出血只可能發生在人還活著時或死亡過程中。因此,大腦出血有可能成為奧茨在死前頭部遭到重創的證據。在最新研究中,科學家取出大腦樣本進行檢驗,結果發現腦質中的暗色團塊含有血液,證實奧茨在死前頭部確實遭受重創。那么,這種重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要么是被殺手擊中所致,要么是中箭墜倒,頭碰在巖石上所致。大腦出血證實奧茨的死很慘烈。
冰人不能解凍太長時間。帶著對冰人之死的種種疑問,科學家轉而尋找能證實冰人身份的線索。雖然貴重銅斧暗示奧茨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但他的身份究竟是什么呢?農夫、獵人還是牧羊人?有一個人可能找到了答案,他就是10年前發現那只箭頭的放射學家。
多年來,這位放射學家看過冰人的無數攝片。這一天,他在研究這些熟悉的圖像時,突然有了新的發現:一個大大的、中空的、此前未被注意到的器官——胃。胃是人體的基本器官之一,個頭又比較大,怎么會一直未被人注意到呢?原因很簡單:它沒呆在自己應該呆的位置上,而是移到了別處。
當冰人被發現時,他面朝下地靠在一塊巖石上。在他擁抱這塊巖石的5300多年里,數噸冰也壓在了他的身上。冰人被擠壓在上面的冰和下面的巖石之間,身體逐漸變得平展,一些器官被擠得挪動了位置。胃通常位于人體上腹部,當人站立時,胃會下移一點點;當人趴著時,胃會上移一點點。而當大量冰壓在一個趴著的人身上時,此人的胃就會上移很多。科學家此前一直未注意到奧茨的胃,就是因為它已移動到太靠上的位置。
科學家通過奧茨的口腔插入內窺鏡,再下到喉嚨,希望能達到胃部,可冰人的身體被壓得太緊,內窺鏡無法到達那里。科學家只好另辟蹊徑,通過冰人腹部一個原有的切口進入了他的胃——已被擠壓得幾乎進入胸腔。檢測發現,胃中充滿食物,包括麥粒、油脂和肉。麥粒是人類最早種植的糧食之一;肉是阿爾卑斯野山羊肉,這種羊至今仍見于阿爾卑斯山地區。最后一餐證實了冰人生活在一個歷史轉折點——他和他的部落成員剛開始發展農業,但仍需依賴來自野生動物的肉食。如此看來,奧茨可能是一個獵人,但生活在一個小型農耕部落。不管他以什么方式謀生,營養看來都還不錯。
冰人死因仍未徹底破解。
9小時后,奧茨被重新縫合和凍結。這次檢測共獲得149個生物學樣本,足夠科學家研究好幾年了。其中最重要的樣本當屬那些包含著冰人DNA的樣本。如果能重建冰人的DNA片段,科學家就有可能了解奧茨的大量身體特征,例如眼睛顏色、疾病歷史和基因變異。不過,這亦非易事。一方面,冰凍有助于冰人DNA的保存,但另一方面,這是一具水分很多的濕尸,而水分是非常不利于DNA保存的。
DNA測序的具體步驟是:第一步,運用鉆石刀刃的鋸子,把奧茨的骨骼樣本切割成小片。第二步,把微小的骨骼樣本放進一個里面裝有一只鋼球的容器里,然后高速搖晃容器,鋼球就會粉碎樣本,讓單個的細胞分裂。第三步,加入不同的化合物,降低提取DNA的難度。幾天后,剩下的就是金色的純DNA和清水的混合物。
古代DNA與現代DNA有很大的不同。古代DNA的最大問題之一是污染。所謂DNA污染,是指外來的DNA——無論是來自于微生物還是其他人體的DNA,與被研究的DNA混合。對冰人來說,多年來無數人接觸過他,因而完全有可能留下他們自己的DNA。
科學家從奧茨的骨骼深處提取到很純凈的樣本,其中97%屬于奧茨本人,另外的3%是污染物。經檢測,大部分污染物來源于導致萊姆病的一種細菌。萊姆病由細菌引起,由扁虱傳播給人,如果不加治療,患者可能出現肌肉無力、關節嚴重腫脹等癥狀。這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萊姆病案例。萊姆病在今天很常見,而奧茨的基因里包含導致萊姆病的細菌DNA,則證明這種疾病至少與石器時代一樣古老。奧茨的DNA之所以很獨特,是因為它們來自于一具保存完好的冰尸。
在對奧茨的DNA片段進行了98%的重建后,他是怎樣一個人就清晰地浮現了出來。在決定眼睛顏色的基因的染色體上,有一個遺傳標記顯示奧茨的眼睛為褐色。其他標記顯示,奧茨的遺傳特征與撒丁島人而不是阿爾卑斯人接近。科學家還發現,奧茨與21世紀的人類共患的疾病不只是萊姆病。
在奧茨基因組測定中,科學家還發現了他的心臟病遺傳標記。通常,心臟病被認為是一種現代病,但奧茨既不肥胖也不懶惰,怎么會得心臟病呢?實際上,有很多種疾病過去被認為是近一兩百年中才出現的現代病或稱文明病。而科學家的最新研究則證實,許多所謂“現代病”其實古代就有。比如,CT掃描發現奧茨的血管有硬化特征,這表明盡管奧茨一生勞作,吃的是有機食物,但他的動脈卻與21世紀的多數40歲男性沒有什么兩樣。這其實也沒有什么可奇怪的。5000年看似漫長,不過只包含了250代人,從遺傳角度說只是一瞬間而已。所以,人類的基因組從奧茨時代至今幾乎沒有改變。
不過,有些基因對環境和文化因素的適應性變化還是很快的。更多的DNA證據暗示,奧茨生活在一個大轉變時期,他的基因揭示他不耐受乳糖,成年后的他不能消化牛奶。許多人以為不耐受乳糖是疾病或過敏的結果,其實這是人類原有的一種狀態,在石器時代,所有人都不耐受乳糖。事實上,在遙遠的過去,所有人在嬰兒時期可能都能消化牛奶,但隨著年齡增長而失去這一能力。奧茨也是如此。不過,在他生活的時代和地點,一個特定的基因剛開始變異,這種變異很可能是對隨著農業和畜牧業發展、牛奶越來越多的反應。這個變異讓成年人也能消化牛奶。這一進化過程如今仍在繼續。今天全球范圍內大約40%的人能消化牛奶,而在奧茨的生活地點阿爾卑斯山地區,這個比例高達85%。
雖然DNA分析暗示奧茨生活在大變革時代,但對于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卻未能給出多少線索。這就留下了一些重要奧秘:奧茨死前究竟在山上干什么?他因為什么原因被殺死?一個關鍵線索從對冰人胃內物的檢測中浮現出來。這些胃內物顯示,他的最后一餐不僅肉、糧平衡,而且量很大。在檢測中,科學家取出了冰人胃里近110克食物,另有110克留在胃中。食物在人的胃中的停留時間大約為1小時,奧茨死前竟然吃了這么一大餐,這不像是一個被敵人山上山下追殺的逃亡者的行為。
綜合上述所有證據——丟失的箭桿、貴重的銅斧、大腦出血、一只滿滿的胃,科學家現在相信,冰人是被他熟悉的人殺死的,這個人或許就是他所在部落的一名成員,但冰人從未料到對方會從背后對他下手。
至此,冰人死亡之謎是否就一錘定音了呢?也不然。2011年11月底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結果表明,冰人右眼的一道鋒利切口可能加速了他的死亡。
在最新研究中,科學家使用最先進的CT掃描技術檢查奧茨的右眼。早期檢查已經發現了頭骨裂縫,而新研究揭示這里有一道很深的切口。在奧茨的右眼和額頭附近還有鐵晶體,從而產生了藍色調。由于奧茨死亡地點周圍的巖石中鐵含量偏低,科學家懷疑這些鐵是血腫或血管外大量出血的跡象,但這種推測需要通過活組織檢查才能證實。總之,有關奧茨之死,迄今仍有不少謎團未解(請參見相關鏈接:《冰人是殉人?》)。
冰人的詛咒?
受“法老詛咒”的影響,加之部分西方媒體的炒作,“冰人詛咒”也一度甚囂塵上。所謂“冰人詛咒”,是指多名與發現、檢驗冰人有關的人的“神秘”死亡,其中包括一名最早發現冰人者,以及1991年在奧地利一所停尸房首次檢驗冰人的科學家。迄今為止,一共有7人的死亡被與“冰人詛咒”聯系起來,其中4人死于事故。但事實上,發現和仍在研究這具木乃伊及其隨身器物的有成百上千人,其中一小部分人在這20年中去世并無任何特殊性,所謂的“冰人詛咒”是荒唐的。
冰人是殉人?
有科學家推測奧茨可能是部落酋長,而且是一個殉人(為獻祭神靈而被殺的人)。這種推測的依據是,在泥炭沼澤中發現的生活年代在公元前1000年的天然木乃伊,都被認為是祭祀性殉人。
有未經證實的DNA分析聲稱,奧茨隨身器具上的血跡中包括來自其他四人的微量血跡,這些血跡中一個來自他的刀,兩個來自同樣的箭頭,還有一個來自他的外套。對這些血跡的解釋是,奧茨用同一只箭射殺兩人,兩次都取回了箭,至于他的外套上的他人血跡,有可能來自他背負的受傷同伴。奧茨非自然的死亡姿勢(尸體冷凍、面朝下、左臂彎曲跨過胸部)暗示,有關他孤寂地死于失血、饑餓、寒冷以及虛弱的說法站不住腳。真相可能是,在中箭死亡之前,奧茨趴在地上,試圖用右手拔出身中之箭。
如果奧茨真的有受傷同伴相助,花粉和食物證據又表明他遠離本部落領地范圍,那么上述分析或許不無道理。那把銅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問題:它不可能是奧茨一人所造,需要部落成員集體采集礦石、熔煉和鑄造斧頭。綜合上述間接證據或推測,奧茨有可能是一個武裝突擊小組的成員,他們與相鄰部落發生了重大沖突。
線粒體DNA檢測發現,奧茨擁有與生育力降低相關的遺傳標記。一些科學家據此猜測,如果他真的在部落中有一定地位,那么這就可能影響他的地位,經過一連串相關事件后,最終導致他遇害。2010年,有科學家提出,奧茨死于較低海拔區,后來被埋葬在高山上,奧茨的隨身器物可能是隨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