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聯 姚志海 孟品超
摘要本文介紹長春理工大學在省級教研課題“非數學類理工科研究生數學系列課程改革與實踐”的支持下,積極開展理工科研究生數學系列課程體系的研究,全面推進研究生教學改革,取得了顯著效果,為長春理工大學高層次科技人才的培養奠定了數學基礎。
關鍵詞研究生數學課程體系教學改革
長春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光電技術為特色,光、機、電、算、材相結合為優勢,工、理、文、經、管、法協調發展的教學研究型大學,吉林省、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長春市共建院校,享有“中國光學英才搖籃”的美譽。
目前,我校已經成為省屬高校中研究生培養規模最大的學校。截至2011年底,在學研究生總數達到4679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46人、全日制碩士學位研究生3355人、非全日制碩士學位研究生978人。
人才培養是學校的根本任務,我校始終重視研究生培養工作,把研究生培養質量作為生命線,不斷更新教育思想觀念,采取了一系列深化教學改革、提高研究生教學質量的重大舉措。自2006年以來,我們全面開展了理工科研究生數學系列課程的改革與實踐。
1改革目標和依托
我校理工科研究生數學教育存在著一些問題:如缺乏現代數學的思想、觀點和方法,課程體系不合理,教學內容陳舊,教材建設滯后,教學方法和手段難以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所以要以現代教育思想與理論為指導,積極把握理工科研究生數學教育的發展動態,以培養研究生的數學素質和創新能力為核心,積極開展理工科研究生數學系列課程體系的研究,全面推進教學改革。
“非數學類理工科研究生數學系列課程改革與實踐”是我校承擔的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學研究重點課題,該課題以現代教育思想與理論為指導,準確把握理工科研究生數學教育的發展動態,以培養研究生的數學素質和創新能力為核心,針對工科研究生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積極開展理工科研究生數學系列課程體系的研究,全面推進教學改革,取得了顯著效果,為長春理工大學高層次科技人才的培養奠定了數學基礎。課題組建立了理工科研究生的數學課程體系,制定或修訂了13門課程的教學大綱,編寫出版了教材4部,制作了電子教案3套,發表教學研究論文7篇,獲得教學研究獎勵13項。
2解決教學問題的方法及實施方案
(1)研究理工科研究生數學課程體系,優化、整合課程體系。課題組認真深入了解國內各高校研究生數學系列課程的設置情況,比較各高校各專業研究生的培養目標,結合我校各專業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及其對數學理論的需求,優化、整合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的數學課程體系,針對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研究生對數學知識的需求,增加相應的現代數學理論與常用的現代數學方法。使研究生能將學到的數學理論和數學方法應用于科研和學位論文。
(2)研究課程內容的合理設置,更新教學內容。為解決理工科研究生數學課程在內容上的銜接,使研究生更好地掌握和運用數學理論和方法,新的課程體系針對于不同層次、不同專業研究生設置了學位課和選修課兩種課程類型。在教學內容上也作了調整,比如精簡了“隨機過程”課程的教學內容,理論學時從48學時壓縮為32學時;更新和拓展了一些新的教學內容,考慮到科學計算在工程技術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和重要,增加了數值計算方法的相關實驗,并入“數值分析”課程,將“數值分析”課程的學時從48學時增加到56學時。根據理工科各層次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和教學內容的改革,制定或修訂13門課程的教學大綱,將現代數學的思想、觀點、概念、理論和方法融入教學內容,并把研究成果充實到教學內容。
(3)加強教材建設、進一步推進課程內容改革。在對理工科研究生數學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優化的基礎上,課程組重點加強了研究生數學系列課程的教材建設。修訂了適合“數值分析”課程使用的教材《數值計算方法》,適合“模糊數學”課程使用的教材《應用模糊數學方法》;編寫、出版了適用于“矩陣論”課程使用的教材《矩陣論》及《矩陣論學習指導與典型題解析》,新教材更好地和學生們在本科時所學的線性代數的知識進行了銜接。研究生數學課程系列教材從教學思想和內容設置上充分考慮了時代對研究生提出的需求,解決了拓寬知識面與學時緊張的矛盾。
(4)積極進行教學手段改革。為解決理工科研究生數學課程內容多、課時緊的矛盾,積極進行教學手段改革,推行多媒體教學,我們選取恰當的數學內容搞好教學設計,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長處。制作了《矩陣論》、《模糊數學》、《數值分析》3門課程的電子教案,應用于教學實踐,并將多媒體輔助教學與傳統的授課方式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學手段的改革加大了課堂教學的信息量,提高了授課效果,受到研究生的普遍好評。
3成果的推廣應用效果
我校建立了工科研究生數學課程設置方案、制定或修訂的新教學大綱自2007年開始實施。每年有600多名研究生修讀各門數學課程,新的數學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滿足了工科各專業研究生的培養需求,取得了預期效果,得到了研究生的普遍好評。這對其他高校的工科研究生數學課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參考和應用價值。
2006年以來,編寫的工科研究生數學課程系列教材《應用模糊數學方法》、《矩陣論》、《數值分析》(第一版)在我校工科碩士研究生的學位基礎課程中廣泛使用;修訂版《應用模糊數學方法》、《矩陣論》、《數值計算方法》書稿在我校工科碩士研究生數學系列課程中使用兩屆,受到學生廣泛好評。制作的多媒體教學課件“應用模糊數學方法”、“矩陣論”、“數值分析”自2007年開始在全校工科碩士研究生數學系列課程中廣泛使用,促進了傳統教學模式與現代教學手段的結合,提高了授課效率和教學效果,受到了研究生的普遍好評。
研究生數學類課程體系的建設是伴隨著研究生教育的不斷發展、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和前進的研究生教育活動。在課程體系改革中應遵循實踐邏輯,致力于對具體情景的分析,在實踐中不斷平衡“學科”、“學生”、“社會”的需要,建立科學的研究生課程體系。
參考文獻
[1]葉志明.對研究生教育與培養模式的思考[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5(2):6-9.
[2]常新華,賈黎明,王蘭珍.整合資源,優化結構,系統構建研究生課程體系——北京林業大學研究生課程體系改革與實踐[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6(5):194-197.
[3]王青霞,趙會茹.加強研究生課程體系建設,提高工科研究生創新和實踐能力[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8增刊: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