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云
摘要: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互聯網的普及, 被越來越多的人們用來交流。網絡已經成為現代人必不可少的交際方式,作為網絡交際的運行載體的網絡語言, 不僅以其獨特的方式展現當代人的思維方式,更重要的是思維方式背后的認知心理傾向網絡語言詞匯正以驚人的速度產生、運用、普及甚至消失,在網絡利用的過程中,網絡別字逐漸蔓延,在接受它同時,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它。正是因為網絡別字目前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尚處于一種不健全的狀態,更加需要我們去規范,去引導。
關鍵詞:網絡別字;漢字規范化
網絡別字活潑、自由、親切、幽默,特別貼近生活。但是,網絡別字在向傳統的書面語言挑戰的同時,也暴露了白身的諸多問題。網絡別字對現代漢語造成積極與不良兩方面的影響。由于網絡別字的使用者大都是一些年輕人,他們沒有經過嚴格的語言文字訓練,再加上在網絡這個虛擬的世界里,缺乏法律和道德規范的有力約束,網絡別字不規范現象和語言污染現象甚囂塵上。如果對網絡別字不加控制, 很可能會對傳統正規語言的學習產生負面的影響。對待新類型的語言, 我們采取的方式不應該是逃避而是要學會如何面對。正是因為網絡別字目前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尚處于一種不健全的狀態,更加需要我們去規范,去引導。只有對網絡別字有一個比較好的了解和認識,然后才能決定何時規范,怎樣規范。
在社會交際活動中,語言作為一種信息系統而存在,語言是傳遞信息的重要媒介。同樣的網絡別字已成為網民在網上交流必不可少的“通行證”。由于網絡別字不規范,造成了語言理解的障礙,浪費了網民的“譯碼”時間,降低了信息傳播的效率,導致了網絡媒介在信息傳播中的自身優勢無法體現的尷尬局面。因而,網絡語言規范的問題引起語言工作者及語文教育工作者的關注。
為了規范網絡別字,全社會特別是語言工作者,必須認真研究網絡別字運用的現狀并預測其今后的發展走向。我們既不能完全聽其自然、放任自流, 也不能過分強調,甚至用傳統的書面語言形式的規范來約束網絡別字的發展,應該充分尊重網絡語言自身的特點。一方面要認真探索網絡別字的規律,對網絡別字的發展進行客觀的指導,另一方面必需在網民中倡導正確的語言觀,促使網絡別字健康發展。
網絡別字畢竟是一個新生事物,自身存在著許多不規范和不完善的地方。目前,網絡別字在使用過程中,尤其在聊天室以及bbs 論壇中,語言失范的現象表現甚為嚴重,主要反映在如下方面:一是錯別字漫天飛。很多人故意使用錯別字。例如,把“我”寫成“偶”。二是新詞、新義讓人匪夷所思。如“灌水”、“樓上”、“恐龍”等。三是濫用縮寫。如“PPMM”(漂亮妹妹),“BBMM”(爸爸媽媽)等。四是英文、漢語拼音和數字的混淆使用。如“bt”(變態)、“3ks”(謝謝)等。五是臟話、黑話以及暴力語言污染網絡空間。如“tmd”(他媽的)、“cn”(菜鳥)等。概括起來主要表現為:一是語言運用規則的失范。包括詞語的畸型變異和對傳統語法的背叛。二是語言表現內容的失范,即語言不文明問題。一些網絡別字粗俗淺薄、格調不高,叫人生厭,再有調侃輕薄的網絡聊天語。針對這一失范現象,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網民成分中魚龍混雜,文化道德素質參差不齊,不少人把現實生活中的不良語言習慣帶進了虛擬世界;二是由于網民身份的匿名性,語言行為受到的約束較為薄弱, 造就網民的雙重性格,不少網民在現實生活中語言文明,但是在虛擬世界中的語言卻充滿暴力與污穢,簡直把網絡空間當作其情緒宣泄的場所。
網絡別字也是一把雙刃劍,它的作用如何,不在于網絡語言本身,而常常取決于我們對待它的觀念、方法和態度。
對于網絡別字的規范化,必須持科學辯證的態度和方法。網絡別字生動、活潑、形象,許多語詞極富想象力和創造力。這種創新可以推動語言的發展,是豐富和發展語言的重要動力和途徑。人們應當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去對待網絡別字。縱觀歷史,人類的每種新文化的興起都會帶來一些新的詞匯。遠的不說, 比如近年國內興起的股民專用術語,熊市、牛市等詞語已經遠遠超出了股市的運用范圍?,F在的小孩,都是從讀圖時代長大的,他們需要更加簡單、形象的交流工具。網絡別字的產生與其說是為了迎合新一代的需要,倒不如說是語言發展的必然。同時,對于網絡別字的規范,我們必須采取這樣一種態度,語言規范必須從新的語言現象中汲取有生命的東西,從而增加自己的活力。語言是活的、一直處于變化中的。對網絡別字規范,我們要保持心態寬容平和,態度積極樂觀,倡導動態觀念,樹立多層標準,多方動員關注,推進網語規范。
對于網絡別字規范要注意的問題,首先規范要有層次性,不同層次有不同的要求,或者說要有層次規范觀念。比如科學術語的規范標準要從嚴,一般網絡交際的用語規范就應該相對從寬;其次是規范與引導并行。我們要倡導正確的語言觀。語言的規范性是相對的,現在看來不規范的語言,將來則可能變成規范的。隨著社會的發展,新生事物的產生,必然誕生一大批新的詞語。這時,我們應抱著一種寬容的態度,對新詞新語的使用予以適當的引導,而不能一味地排斥同樣,對于網絡語言規范問題;還要定期編纂新詞語詞典,按照“寧濫勿缺”的原則, 廣泛收錄新詞新語, 標明詞語的性質, 加上學科名稱和口語、方言的標志;最后是要促進翻譯規范化。當前對一些英語單詞的翻譯較為混亂,多詞同義現象比較普遍。比如,“調制解調器”、“冒登”、“貓兒”其實都是指同一個計算機配件。這種現象會造成理解上的困難。因此必須由國家權威部門(如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統一審定并規范用語的翻譯。
新詞語的規范問題本是一個老話題,因為只要有新詞語的產生,就有對新詞語的規范,這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語言發展的需要,這個問題與網絡傳播中的版權歸屬、網絡文明等問題一樣,在傳統媒介的環境中自有成規,而一旦置于網絡的傳播環境中,以往的法規條例就顯得捉襟見肘了。因此,我們必須盡快地建立起一套與網絡的普及應用形式相適應的規章制度,以解決包括網絡語言的規范難題在內的一系列問題。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對于兼具媒體性質的網絡別字,目前尚沒有出臺專門的規定,因為網絡別字還處在發展之中。對于網絡別字,有關專家認為似乎可以持較為寬容甚至兼容的態度,因為語言歷來是一個開放性的符號系統,歷來都是隨社會生活和文化形態的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的,其規范并非是人為規定或強制性的,而是約定俗成的。網絡別字的流通靠的是約定俗成,大家共同認可它就有生命力。網絡別字的發展趨勢為一部分自生自滅;另一部分則會滲透進現實社會,成為人們的日常生活用語。
著名文學評論家湯吉夫教授也認為,語言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是同步的,社會發展越快越迅猛,語言就會不斷的被豐富被更新。對于出現的網絡別字不能簡單的判斷對錯,它進入人們的生活需要一個逐步被接受的過程,因此對網絡別字寬容比扼殺更重要??梢钥隙ǖ氖牵W絡對社會生活的滲透影響程度決不會亞于電視。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及時地對網絡別字大量涌現的現象加以研究,盡早找到合適的規范方案,“加強對網絡大量‘真實文本的研究,及時歸納、總結、提煉、概括其內在規律,提供一套網絡別字規范標準,及早建立起網絡別字規范化大廈。規范的網絡別字有利于維護網絡別字的健康,倡導網絡文明,并將提高網絡傳播的質量,使之取得更好的傳播效果。
網絡別字將大大豐富現代漢語的詞庫。歷史上許多語言都是經過一定的波折才進入現代漢語詞庫的。比如,紅衛兵、糧票、樣板戲等, 都是時代的產物。當然任何時代的新語言都不會原封不動地進入我們母語的語庫之中, 它需要經過時間的積淀和過濾, 以及詞語的規范化處理。網絡語言現在已不只是網上的一種表達方式, 它正從虛擬空間進入現實社會在許多人中流行。只要這些詞語在人際傳播中具有獨特的功能, 它就會有強大的延續力, 不僅不會從語庫中消失, 而且還會大大增強漢語的表現力。語言必將隨著社會的進步變得越來越豐富。
參考文獻:
[1]江南,莊園,網絡語言規范與建設構想[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2).
[2]王磊.網絡語言需要規范[J].學語文,2004(3).
[3]祁偉.試論社會流行語和網絡語言[J].語言與翻譯(漢文),2002(3).
[4]陳建華.網絡語言的發展及其規范[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1).
(作者單位:長江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