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勇



根雕藝術在中國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藝術。說它年輕,是因為根雕藝術近些年來才廣泛受到人們的青睞與喜愛,在全國各地蓬勃發展起來;說它古老,則是因為這門藝術在中國是幾經興衰,有著十分悠久的發展歷史。現存最早的根雕作品,是戰國時期的角形器和“辟邪”,在位于湖北的20世紀80年代先后挖掘的古墓中發現的。這表明根雕在古代就已經是一個獨特的藝術門類,并具有一定的藝術欣賞水平,廣泛受到人們的追捧和喜愛。
傳統的根雕藝術創作是一項艱苦的勞動,從選材、構思、到造型塑造,直到命名,可能需歷時一年半載,甚至更長時間方可完成。
根雕與雕刻之間有著不可分離的關系,但是雕刻的技術會直接影響到根雕的價值,所以價值的總取向在于它的本身,如自然的形狀、樹木的材質等。而在根雕中,樹木原始形狀對整個藝術品的完成有著很大的影響,否則根雕和雕刻就無法區分清楚了。
如今根雕藝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與重視,筆者亦運用了幾年的時間去思考如何將這門獨特的藝術巧妙地運用到陶瓷上。并且已經算是小有成果。最初決定用老樹根作為藝術表現題材的時候,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一次次地走進大自然中寫生,一次次地坐在樹下觀摩老樹的形態。筆者經常是一坐就是一整天。在終于確定了運用釉上彩來作為展現老樹藝術形態時,操作起來卻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為了能夠在瓷板上逼真展現老樹的藝術形態,要大量地用到本來只作為點綴作用的粉彩顏料——玻璃白來大面積的堆砌和覆蓋瓷板。然而它卻在燒制出來后出現了大面積的脫落和龜裂,這當中的無奈與辛酸是無法言喻的。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一次次的失敗打擊中,筆者總結了之前所有的失敗經驗,重新出發,終于研究出了能夠經過四次窯火的洗禮仍然“面不改色”的釉上彩根雕藝術作品。
從藝術品的制作與保存的角度來說,與傳統的根雕藝術相比,陶瓷釉上根雕的優勢有以下幾點:
一、靈感與現實能夠完美地結合
在傳統根雕的制作過程中選材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根雕用材必須要木質細膩、材質堅硬、不蛀不朽、木性穩定、不易龜裂變形。而在造型方面還要符合“稀、奇、古、怪”的類型要求,這一類的素材在大自然中是極難尋獲的。因此,要創作一件滿意的根雕作品長的可能需要數年。這些要求在陶瓷釉上根雕中是不存在的,創作者只需要幾支畫筆,在遵循自然法則的基礎上,便可很好地表現出自己心目中滿意的根雕藝術形象。在陶瓷釉上根雕藝術的創作中,創作者只需運用常年寫生所累積的繪畫經驗,巧妙地將根雕藝術形態展現在陶瓷作品上,便可達到傳統根雕需要一年甚至幾年才能完成的藝術效果。因此,可以毫不夸張的說,陶瓷釉上根雕藝術是將創作者自身的創作靈感與現實的根雕藝術完美地結合到一起。
二、藝術品在展示和清潔上,更為便捷,不易損壞
傳統的根雕藝術品在展示時,若是染到灰塵或沾到臟物,由于根雕藝術品的造型都是頗為奇特,形態各異的,因此在清潔時需要格外小心,若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毀掉一件有價值的藝術品;而陶瓷釉上根雕若是不小心沾到污物,則只需用濕布輕輕一擦便可,這相對于傳統的根雕藝術來說,則更利于藝術品的展示和保存。
三、無限延長了藝術品的保存期限
傳統根雕藝術品的保養,是使根雕作品長期收藏的主要方法,必不可少。①防止根雕作品在過陰暗潮濕環境中存放,因為在濕度過高的地方,易滋生霉菌和病蟲害,造成蟲蛀、霉變、產生腐爛空洞等現象。根雕作品一般不宜水洗,更不能夠在水中浸泡,并且要注意空氣的流通。②防止根雕作品被陽光下直接照射,更不能夠長期被陽光照射,過強的光照會使作品顏色褪化,漆膜老化而脫落,表面蠟層熔化,甚至出現材質開裂等現象。③防止化學物質或有腐蝕性的東西接觸根雕作品,以免發生化學反應,引起根雕表面起殼或保護膜毀壞等現象。而陶瓷釉上根雕藝術作品在保存和保養時則相對簡單許多,只需妥善擺放,不要沾染化學物品或有腐蝕性的物品即可,這樣更便于藝術品愛好者的收藏。
筆者研究釉上根雕藝術已經有十年時間了,在此期間,隨著市場價值的提升,商家和收藏家接踵而至。對于陶瓷釉上根雕的定位我也有了很明確的思路,我始終將它當成事業來開拓和發展。產品是復制的,市場性的,作品是相對個性的,收藏的,獨特的。在景德鎮這塊處處都充斥著藝術大家的圈子里,傳統與創新之間保持吸納的往來無礙。筆者一直都秉承著傳統技法的發揚,以及自我創意的挖掘。藝術創作的源泉來自生活與自然,再現生活的感受、自然的形態。對于陶瓷釉上根雕藝術我始終堅持著自己的信仰,希望釉上根雕的藝術能夠在陶瓷的歷史中存留下點什么來,厚重的,思想的。這是發乎于心的一個信仰,也是值得筆者執著地去實踐和堅持的信仰。
記得筆者2009年在汕頭舉辦的一次僑胞會上,那天有個90多歲的老先生,頭發花白,一直站在我的釉上根雕《逍遙游》的瓷板作品下,默默地看了好久,突然兩眼淚流。后來,那個老先生的女兒告訴我,她父親已經有50多年沒回大陸了,許是看到我瓷板上蒼老有勁的釉上根雕,一時間那種得以回歸根土的感情震撼著他。在白發老人靜默地站在瓷板根雕旁時,我真的感覺到畫面給人一種震撼感。也讓我更加堅定了將陶瓷釉上根雕發展下去的決心,作為釉上根雕瓷藝創始人,我有責任將它完善在原創上能夠獨成一派。筆者更多的是希望在陶瓷歷史發展進程中,慢慢沉淀出它本身具備的厚重來。這自然是要一代代傳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