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慧 顏毓潔
【摘要】 文章運用統計分析軟件SPSS17.0中的因子分析法對國內15家商業銀行10個銀行財務指標進行分析,得出各家銀行在盈利能力因子、經營能力因子、償債能力因子、成長能力因子諸方面的表現,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關鍵詞】 因子分析; 商業銀行; 財務能力
一、樣本數據和財務指標選擇
本文選擇了15家上市商業銀行作為研究對象,本研究的出發點在于研究我國商業銀行財務狀況。指標的選取遵循了科學性和數據的易獲得性,根據東方財富網和新浪財經中公布的2011年年報資料為樣本數據,從盈利能力、經營能力、償債能力、成長能力等方面的四個一級指標構建財務指標體系。選取了總資產收益率(X1)、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X2)、凈成本收入比(X3)、總資產增長率(X4)、凈利潤增長率(X5)、股東權益增長率(X6)、營業收入增長率(X7)、資本充足率(X8)、不良貸款率(X9)、總資產周轉率(X10)10個指標。
二、中國商業銀行財務評價的因子分析
(一)提取特征向量和特征值
由表1可以得出前四個變量的特征值分別為44.212、21.454、15.186、10.306,其累計方差的貢獻率高達91.158,已經超過85%,同時特征根分別為4.421、2.145、1.519、1.031,都大于1,這就滿足了因子分析法的條件。因此可以認為提取前四個因子可以對要分析的問題作出很好的解釋。
(二)因子旋轉及公因子的命名
由于個別變量在所提取的四個公共因子上的載荷沒有明顯差異,在此為了更合理明確地解釋說明每個公共因子的涵義,對原始因子載荷矩陣進行方差最大化的因子旋轉,得到的因子載荷矩陣見表2。假設F1、F2、F3、F4、分別為所提取的四個公共因子,在各因子上選擇載荷大于0.5的指標,對各因子可以較好地解釋。
通過分析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根據各個因子在財務指標上的載荷大小,將10個財務指標劃分為四個公共因子,各公共因子的命名見表3。
(三)因子評分和排名
三、研究結論與建議
本文利用統計分析軟件SPSS17.0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對我國15家商業銀行上市公司的財務進行了定量分析研究,依據各因子得分、排名及綜合排名,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從對單個因子的分析來看,成長能力排名第一的是民生銀行,說明其成長能力最強,有很好的發展潛力。盈利能力排在首位的是深發展A,說明其盈利性較強,財務實力雄厚。償債能力排在前兩位的是南京銀行和浦發銀行,說明他們償還債務的能力較強,風險系數較小。經營能力最強的是深發展A銀行,說明其日常經營管理水平較高。
2.從各因子的綜合排名可知,綜合得分比較靠前的銀行,其公因子F1的排名也比較靠前。由此證實公因子F1的累計方差貢獻率最高,這說明公因子F1對商業銀行的財務實力有很大影響。由于公因子F1表示的是成長能力因子,代表了企業的成長能力對于商業銀行極為重要,所以對商業銀行來說要積極開拓新市場,發展新業務、新客戶,擴大理財產品的創新等,大力提高成長能力,應對金融行業巨大的競爭壓力。
3.政策建議。在當前復雜的國內國際經濟形勢和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我國上市商業銀行需進一步推進業務轉型,積極拓展和創新業務路徑,大力尋找和開發中間業務超常規發展的突破口,促進主營業務和收入盈利水平的穩步增長,提高資本充足率,保證商業銀行安全性和穩定性。同時加強創新驅動有效性,持續提升客戶服務能力,建立和維持優質的客戶群體。優化體制機制,推進區域化改革,完善整體的運營體系,加強組合管理,提升基礎管理效率水平和運營效能,推進各項業務的穩步發展,增強風險控制能力,擴大市場占有率才能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良好的經營業績。
【參考文獻】
[1] 唐軍.主成分分析法在城市商業銀行績效評價中的運用[J].金融經濟,2009(12).
[2] 宋娜.基于因子分析的中國商業銀行競爭力研究[D].河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3] 黃憲,劉長青.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研究綜述[J].財政研究,2006(4).
[4] 宋文昌.國內上市股份制商業銀行競爭力比較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