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棟
教過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老師可能都有此同感,中職學校的學生們學習目標模糊,有的同學甚至就沒有學習目標,他們來學校就是混張文憑,家長們雖然也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對他的種種行為習慣也束手無策,僅僅希望他們能“安安分分”的在學校呆個三年,混張文憑。同時他們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前不知道預習,課中不知道好好聽講,課后不知道復習,更不知道要主動認真的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而且有相當一部分同學“是非不分”,分不清何謂“對”?何謂“錯”?嘲笑那些認真學習的同學,對和老師反其道而行之的同學投以“崇拜”的目光。對老師的教育嗤之以鼻,不尊重老師,甚至頂撞老師。然而他們的心態非常的“好”,他們不以考試是個位數為“恥”,不覺得回答不出老師的提問(最最簡單的提問)有點“難為情”,往往對老師的提問,很若無其事的大聲喊到“我不會”,然后在其他同學的注視下“光榮的”坐下去。別的同學往往也不以為然,他們覺得自己交錢來學校,學校也好,老師也好,都是為自己服務的,自己想怎么樣就怎么樣,老師無權干涉。所以夸張一點說,很多老師上課就是像唱獨角戲,學生在下面玩什么的都有,玩手機,玩十字繡,看小說,聊天等等什么都有,作為老師并不是沒有管,而是管了也沒有效果,學生根本就不“領情”。
在我教過的中專班里,以上情況雖不是都有,但也常有類似事情發生。記得剛開始教他們時,我雄心壯志的想要改變他們不良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不讓他們重蹈別的中專班的覆轍,我認真的制定了教學計劃,希望他們每個人(不是每個人的話,也至少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把五十音圖學學扎實,打好學日語的基礎。我知道他們沒有在小學和中學里養成良好的習慣,他們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還有待于提高。我上課盡量照顧到每個同學,目的就是希望全班同學一個不要掉隊。可能是因為日語對他們而言是一樣新鮮的東西,他們在剛開始學的時候的確滿懷激情,讀的很賣力,但是隨著所學知識的增多,老師的要求也有所提高,我希望他們能記住每節課所教的假名,掌握他們的寫法和讀法。但是學生絕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樣“聽話”,他們不愿意去記住那些假名的讀音和寫法,這樣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接下來學習無法進行下去。我找那些同學談話,詢問原因,結果他們的回答讓我很意外,他們就直接對我說“老師,你就不要管我們了,不是我們自己想來學的,是我的爸媽讓我來學的”。我苦口婆心的開導了他們,講了很多道理,他們當時保證要好好學習,不辜負父母期望,但是沒過多久就忘的一干二凈。我一直在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育方式,究竟是我的問題?還是孩子們的問題?我該如何著手改變呢?
在學校大力提倡課程改革的現代,我們都知道課程改革的主要任務是更新觀念、轉變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與學的觀念;轉變教與學的方式;重建學校管理與教育評價制度。然而中職學校有著和普通高校不一樣的情況,所以我們的課程改革的標準也應該因校而宜,因學生而宜,下面就談談我的一些看法。
首先,作為中職學校的老師,應該調節好心態,用寬廣的胸懷,用博大的愛心,去理解包容和關心這些孩子。盡管他們曾經頂撞過自己,盡管他們是那么的不懂事,盡管他們是那么的不懂禮貌。老師們也應該放下偏見,融入到學生中去,了解學生們的真實想法,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能和學生打成一片的老師,才能真正教育好他們,引導他們朝向正確健康的路走。當然除了心態的改變之外,老師教學方式的改變也是不容質疑的事,過去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合現在的學生,更不適合中職學校的學生,如何提高課程教學質量,豐富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能保持他們的注意力不轉移等等問題,都需要我們老師認真學習,仔細思量,努力改進的地方。
其次,作為學校方面,我個人認為也有要適當調整的地方。中職學校的學生畢竟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學生,他們從小養成的不良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一下子給他們糾正過來實非易事。作為老師有時候雖然也想做出改變,但是受各個方面因素的制約,往往難以做出實質性的改變。就拿我所教的中專班為例,我們班上有一部分同學很喜歡日語,上課也比較認真,他們希望再多學點,可是老師為了照顧全班,不能加快進度。而且中專班的學風不是很濃,那些想學的同學,往往又會受周圍環境的影響,不能“獨善其身”。老師也想進行分層教學,針對不同的對象和不同的層次進行教學,但是沒有相應的條件,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另外在教學效果評價體系上也過于單一,考試成為唯一檢測他們學習效果的手段。因為每個學生屬于不同的個體,不同的個體之間是千差萬別的,而用同一種評價體系來評價不同的個體,只會讓學生受到傷害,他們會把學習上的每次失敗當成是一種痛苦的屈辱,時間長了以后,他們會習慣忍受這種屈辱而變的麻木不仁,所以才會出現他們不以考試是個位數為“恥”的現象出現。作為學校是不是可以考慮多種形式的評價方式,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和評價標準。比如對一些接受能力強,各方面都不錯的學生,采用稍高一點的評價方式,而對接受能力弱的學生,可以放低評價要求。評價的方式也可以靈活多樣,除筆試外,我們也可以口試,也可以實踐評價,讓企業去評價等等,通過這樣的多種方式來鼓勵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讓我們的教學富有生機和活力。
總之,中職學校的課程改革的任務任重而道遠,它不僅需要學校,老師的努力,也需要家長的配合,和社會環境的積極引導。這是一項大工程,不僅僅是校園里,課堂上面的改革,更是大家意識上的改革。學校,老師,家庭,和社會,欠缺任何一部分的努力,我個人認為改革難以收到成效。學生是祖國未來的花朵,是祖國未來的棟梁。為了培養他們具有鮮明的社會責任感、健全的人格、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相信我們大家的付出都是有意義,有價值的。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立信中等專業學校日語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