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民 關玲 侯紅革 楊勝利
[摘要] 目的 評價鄭州市城區2001~2011年結核病控制效果。 方法 收集并分析2001~2011年鄭州市市區項目季報表、2000年流調資料及有關資料。 結果 通過項目的實施完善了鄭州市城區四級防癆網絡;2004~2011年平均轉診到位率(81.2%)較2001~2003年平均轉診到位率(37.2%)顯著增高(P < 0.01);2001~2011年鄭州市城區初治涂陽患者平均登記率24.35/10萬,2004~2011年初治涂陽肺結核患者平均登記率(29.84/10萬)較2001~2003年平均登記率(6.0/10萬)顯著升高(P < 0.01);2004~2011年鄭州市城區初治涂陽患者平均治愈率88.32%。 結論 鄭州市城區11年期間實施中國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取得顯著成效,完善了城區防癆組織機構,肺結核患者的發現率和治愈率達到預期目標,提高了結核病控制能力。
[關鍵詞] 結核;肺;預防和控制
[中圖分類號] R183[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32-0014-03
鄭州市城區作為一個項目單位于2004年3月啟動世行貸款/英國贈款結核病控制項目,項目覆蓋全城區300萬人口,項目運行5年,利用世行貸款300萬元,地方配套資金108萬元,再加上全球基金結核病項目,以發現和治愈傳染性肺結核患者為主要措施,落實和實現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取得了顯著成績,現將項目實施效果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所有病例資料均來源于2001~2011年鄭州市結核病防治所管轄的7個市區項目季報表、全國和鄭州市2000年流行病調查資料、該時間段內各級醫療機構發現的肺結核及疑似肺結核患者的調查統計資料等。
1.2 指標計算方法
按照該項目制定的工作手冊,計算所有肺結核患者登記率和治愈率。
1.3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所用人口數為該地區統計局發布的統計數據,采用SPSS 17.0進行統計分析,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一般資料
通過該項目進展,建立并完善了鄭州市城區內以市結核病防治所為中心、區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該區內地段醫院為網絡骨架、社區衛生服務站或衛生所為網點的城區四級防癆網絡。這種網絡的建立發揮了區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防癆工作中的作用,同時也提高了結核病防控能力。
2.2 患者發現情況
2.2.1 2001~2011年鄭州市城區綜合醫院及醫療機構發現疑似肺結核患者情況2001~2011年疑似肺結核患者報告例數、轉診到位率逐年上升。2004年以后建立了追蹤制度,追蹤到位占總體到位43.1%,見表2,2004~2011年平均轉診到位率81.2%(16275/20040)較2001~2003年平均轉診到位率37.2%(1350/3632)顯著增高(χ2=3135.900,P < 0.01)。見表1。
2.2.2 2001~2011年各級醫療機構轉診到位疑似肺結核患者數分析2011年各級醫療機構轉診到位疑似肺結核患者數分析10年期間綜合醫療機構與基層醫療機構(職工醫院、學校醫院、其他醫院)轉診疑似肺結核患者數逐年上升,鄉村醫療機構轉診疑似肺結核患者數從無到有且呈逐年增加趨勢。2008年基層醫療機構與鄉、村衛生所轉診人數所占比例達到50.0%,首度與綜合醫療機構持平。見表3。
2.2.3 2001~2011年市結核病防治所活動性結核病例登記率市結核病防治所疑似肺結核患者登記率2004~2011年大幅度提高,平均值47.35/10萬,較2001~2003年平均值27.12/10萬顯著提高(χ2=4733.059,P < 0.05)。見表4。
2.2.4 2001~2011年鄭州市城區初治涂陽患者登記率2001~2011年初治涂陽患者登記率逐年提高,初治涂陽患者登記率平均24.35/10萬,2008年最高達37.37/10萬。2004~2011年平均登記率29.84/10萬,較2001~2003年平均登記率6.0/10萬顯著升高(χ2=1485.611,P < 0.01)。見表5。
2.3 2001~2011年鄭州市城區肺結核初治涂陽患者轉歸隊列分析結果
2001~2011年鄭州市城區內肺結核初治涂陽患者轉歸情況不同時間段之間有差異,鄭州市城區2001~2003年、2004~2011年初治涂陽患者平均治愈率分別為79.51%、88.32%,后者明顯高于前者(χ2=33.580,P < 0.01)。見表6。
3 討論
結核項目的順利實施以及結核病控制工作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各級政府的政策及經費支持[1]。鄭州市結核病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得到了各級政府的支持和重視,例如鄭州市人民代表大會頒布了《鄭州市結核病防治條例》,鄭州市人民政府轉發《鄭州市結核病防治規劃(2001~2010年)》,鄭州市衛生局印發《鄭州市結核病防治行動計劃(2001~2005年)》、《鄭州市結核病防治行動計劃(2006~2010年)》以及《鄭州市結核病防治工作人員職責及獎懲辦法》,這一系列條例的頒布為鄭州市結核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政策保障。另外,鄭州市通過結核項目資金的引入及動員各級政府對結核病防治工作的資金投入,結核專項經費從2001年的15萬元增加到2011年的105萬元,增長了6倍,為結核病控制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強大的經濟保障。
健全的防癆網絡是結核病控制工作的根本保證[2]。2004~2011年鄭州市轄區各級醫療機構平均轉診到位率較2001~2003年平均轉診率明顯提高,這提示鄭州市結核病歸口管理工作正步入規范化和制度化的軌道[3],而且2004~2011年鄭州市城區初治涂陽患者平均治愈率及平均丟失率均明顯高于2001~2003年。健全的防癆網對WHO推薦的DOTS策略的實施提供了有力保障,DOTS策略是對痰涂片陽性的肺結核患者實施全程、免費、短程、化療,DOTS策略的實施對結核病控制效果明顯提高,有利于迅速阻斷流行、消除傳染、治愈病患,從而達有效控制結核病的目的[4]。全市健全的各級結核病防治網絡的建立有效提高了DOTS管理質量,使DOTS策略覆蓋率達到100%的目標得以實現;同時增強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實現了治愈率高達85%的目標[5]。
上述的數據提示鄭州市城區(市轄區)結核病控制較好,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①加大行政管理的力度;②實行患者追蹤制度以及相應的患者激勵制度;③健全了鄭州市城區四級防癆網絡,切實有效實施了DOTS策略。
有效利用現有衛生資源,擴大患者發現工作的覆蓋面,提高病例發現效率可以有效提高結核病防控整體效果[6,7]。本研究結果也進一步驗證了該論點,鄭州市通過充分利用現有衛生資源,積極發揮各級防癆網絡的作用,有效提高了結核病患者的發現率和治愈率。
另外,該項目順利實施,防癆網絡的健全,使傳染病醫院和疾病控制部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這也為其他傳染病的管理、控制、治療提供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嚴非. 中國結核病控制現狀、問題與對策[D]. 復旦大學,2007:5.
[2]崔帷,劉建民. 河南省鄭州市城區涂陽肺結核患者在四級管理模式下的治療效果分析[J]. 中國防癆雜志,2006,28(2):118.
[3]孫遵嬿,孫曉亮,馮菊英,等. 蘭州市2002-2008年結核病控制效果分析[J].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0,3:68-69.
[4]楊芳玲,羅道寶,阿孜古麗,等. 克拉瑪依市結核病控制項目10年效果分析[J]. 實用預防醫學,2005,12(6):6-7.
[5]Stybly K,Bumgamer JR. Tuberculosis can be controlled with existing techndogiest evidence[J]. Tuberculosis Surveillance and Research Unit Progress(TSRU)Report,1991,2:60-72.
[6]黃桂清,鐘球,唐大讓,等. 廣東省實施結核病防治10年規劃中期效果評價[J]. 中國防癆雜志,2007,3:222-225.
[7]陳建蘭. 咸寧市耐多藥結核病防治項目工作體會[J]. 當代醫學,2011, 17(2):157.
(收稿日期:2012-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