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國華
[摘要]目的 探討125I放射性粒子肺內插植聯合吉西他濱+順鉑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治療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療效、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 方法 將我院呼吸科自2011年3月~2012年8月期間收診的206例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103例給予125I放射性粒子肺內插植聯合吉西他濱+順鉑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治療,對照組103例給予吉西他濱聯合順鉑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治療,以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和不良反應發生率為觀察指標對比治療效果。 結果 治療組的臨床治療有效率(42.11%)明顯高于對照組(25.00%),治療組的中位生存期(15.06±1.03)個月明顯高于對照組(10.12±1.78)個月,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治療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36.02%)與對照組(35.08%)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結論125I放射性粒子肺內插植聯合吉西他濱+順鉑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治療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少,可以明顯延長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建議在臨床上大力推廣使用。
[關鍵詞] 125I放射性粒子;吉西他濱;順鉑;非小細胞肺癌
[中圖分類號] R734.2[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32-0152-02
非小細胞肺癌大約占肺癌總數的80%~85%,主要包括鱗癌、腺癌和大細胞癌,與小細胞癌相比其癌細胞生長分裂較慢,擴散轉移相對較晚[1]。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主要根據其臨床分期進行,Ⅰ、Ⅱ、ⅢA期的患者主要以手術切除為主[2],淋巴轉移顯著的患者于手術前可進行化療或放療輔助[3]。目前應用化療治療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已經達到了平臺期,而為了進一步提高中晚期治療效果,我院采取125I放射性粒子肺內插植聯合吉西他濱+順鉑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治療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我院呼吸科自2011年3月~2012年8月期間收診的206例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其中男151例,女55例,平均年齡(63.40±10.13)歲;未接受過化療的患者92例,接受過化療的患者114例;中期167例,晚期39例;癌癥轉移8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治療組(n = 103)和對照組(n = 103),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癌癥分期以及病情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吉西他濱聯合順鉑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治療。治療方案:應用經皮股動脈穿刺插管,支氣管動脈造影確定腫瘤的供血動脈,將導管緩慢插入供血動脈,一次性注入順鉑(55~75)mg/m2、吉西他濱1 000 mg/m2。在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前給予2 000 mL液體水化等,1個療程為4周。
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治療組給予125I放射性粒子肺內插植治療,治療方案:行CT導引下經皮穿刺組織間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10~15粒左右,125I粒子的放射性活度為(22~33)MBq/粒,植入粒子的放射性總活度為181~355 MBq左右。穿刺點為1~2處,調整進針方向2~3次,分別從前胸壁、后胸壁和側胸壁入路。以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和不良反應發生率為觀察指標對比治療效果。
1.3療效標準
療效標準參考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分為完全緩解(CR):所有可測量病灶消失;部分緩解(PR):雙徑可測量病灶最大兩垂直徑乘積總和減小50%以上,單徑可測量病灶各最大徑總和減小50%以上;穩定(SD):減小大于50%或增大低于25%,無新病灶;進展(PD):增大25%以上或者出現新病灶。以有效率(CR+PR)計算臨床治療有效率。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算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檢驗標準ɑ=0.05,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1為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見表1。治療組的臨床治療有效率和中位生存期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治療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治療組的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療效明顯好于對照組,安全性高。
3 討論
放射性粒子近距離治療腫瘤又稱為體內伽瑪刀或粒子刀,是目前國際醫療界對外科手術以及外放療的缺陷采取的一種互補的新型腫瘤治療方法,它采用先進的活體內照射放射治療新技術,將低能量放射性核素研制成微小粒子,運用先進的TPS系統,在CT、B超或者內鏡引導下將粒子插植入腫瘤及其侵潤或轉移灶,通過電離輻射生物效應作用達到抑制、破壞并殺滅腫瘤細胞[4]。該方法具有創傷小、靶心準、高度適形、低劑量持續照射等優點[5,6],這也是我國近幾年從國外引進的一項新的高端技術,并在國內迅速得到了廣泛應用。目前在國內許多癌癥治療領域中已經將125I放射粒子插植治療作為癌癥首選的治療方法。我院采用125I放射性粒子肺內插植對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治療,并聯合吉西他濱+順鉑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治療,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少,可以明顯延長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建議在臨床上大力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陳雪梅. 舒適理論在惡性腫瘤I125粒子植入治療中的應用[J]. 亞太傳統醫藥,2011,7(3):191-192.
[2]湯效,王偉明,譚小浪. 多西紫杉醇聯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46例療效分析[J]. 中國醫療前沿,2012,7(1):36-37.
[3] 繆璐璐,范云,黃志煜.吉西他濱調整方案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II期臨床試驗[J]. 中國肺癌雜志,2012,15(1):1-2.
[4]郭成業,王大志,莊安士,等. 吉西他濱治療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研究[J]. 中國醫藥科學,2012,2(6):39-40.
[5]趙其德,梁洪享,黃燕,等. 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聯合靜脈化療治療老年中晚期肺癌臨床觀察[J]. 中國醫藥導報,2011,8(31):69-70.
[6]張康,鐘運超,張振勝. 培美曲塞聯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13例療效觀察[J]. 內科,2012,7(1):36-37.
(收稿日期:2012-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