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發 王殿春

有教學就必然有對話,有對話就必然有解答和評價。解答和評價是否有效,主要看教師有效性語言的運用。有效性語言評價,能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最快的知道自己技術動作掌握的程度、學習態度、練習情況、合作效果、課堂表現等,并知道接下來應該怎樣做,哪些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改進。筆者在體育教育教學中對評價語言是否有效有著自己的見地。
一、“三好性”評價語言的運用要把握好度
課堂的精彩來自教師的有效評價。目前,體育教師對課堂對話的評價表現為針對性不強、情感性不深、客觀性不足和鼓勵性不夠等,這影響到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實驗表明,有效評價與學生回答成正比關系,即教師的評價越是積極主動,越是持肯定、欣賞的態度,學生越是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但過多的運用也將產生不好的效果。
在外出聽課或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們都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評價,“你的動作做的好、做的真好、做的非常好”,我們不妨把這樣的評價叫做“三好性”語言評價。它的好處是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練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但我們不要忘記讓學生知道“好”在哪里,“很好”在什么方面,“非常好”的原因,與“很好”的區別在什么地方等,我們的評價要讓學生明白自己為什么是“好”,為什么是“非常好”。能做到“三好性”語言評價的老師已經對評價有了一定的理解和運用了,這也是我們老師主觀能動性的積極表現,但我們不要盲目的運用這種評價方式,要把握好運用的度,一節課全是這樣的評價就會讓學生產生一種麻木心態,最終的結果就是學生失去對自己能力、動作的真實了解,我們的評價就是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然后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修正和彌補。
二、“結果性”語言評價要關注學生的情緒
“結果性”語言評價就是直接告訴學生動作練習的結果是對還是錯,學生知道自己做錯了,具體錯在哪里還不是很清楚;知道自己是對的了,但還不知道對在哪里,沒有繼續努力前進的方向。如:在教授肩肘倒立時,學生問:“老師,我動作標準不?”“你這是比薩斜塔!”教師這樣的評價既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又指出了動作的不足,課堂氣氛融洽,學生情緒高漲。我認為這樣的評價也要比“三好性”語言評價的效果要明顯些,這種評價可能會影響部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但讓他們知道了自己這樣做是對還是錯,它的收獲也是很大的,總比自己無論怎么做都是“好、很好、非常好”要好些。做到這一點的老師對評價的基本功能已經有了較深的理解。評價就是讓學生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這樣做是否正確等。
過于直接的評價語言確實能讓學生很快知道自己動作練習的對與錯,但這種評價語言有時很容易打消學生練習、參與的積極性,對學生的進一步發展會有很大的心理影響,因此運用結果性評價的時候就要關注評價的對象,運用比較策略的語言來進行因材評價。
如教學跳遠的時候,學生跳完后說出一個優點再把他的錯誤或不足指出來,比如,“你的助跑很好,但在踏跳的時候沒有力量,助跑和踏跳的銜接不好”等,這樣學生也易于接受,又不影響其接下來的學習。如果我們在學生跳完后就在直接指出不足,如“你的踏跳沒有力量,助跑和踏跳沒有銜接好”,學生雖然知道自己的不足了,但也沒有正面刺激,往往會影響到接下來的學習興趣。
三、“建設性”語言評價要準確合理
對于學生正確的動作或問題反饋,我們不能只給以簡單的肯定評價,應盡量給學生指明努力的方向。
建設性語言評價就是指出學生學業的對與錯,然后給學生進一步的明確意見,告訴學生錯在哪里、對在何處,經過進一步的努力將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程度。如:在學習跳遠的過程中,學生一次試跳后教師給予的評價是“很好”,接著教師就讓學生“把助跑的速度加快”、“再把騰空中腿收的再高些”,就能達到優秀的標準,學生就會在教師這個建設性評價中逐步完善自己的跳躍動作,從而獲得好的運動成績;如果學生跳的不好,教師也要明確的指出,“你的助跑速度不夠快”,這樣學生就知道下一次的練習應注意些什么,而使每一次的練習都有明確的目標,進而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讓學生明白、清楚自己應該做什么,怎樣去做,要注意些什么,怎樣去注意等。
四、有效的語言評價應該注意的事項
1.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尊重學生,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發展潛力,對提問的評價要有針對性,讓學生自主地學習,主動地發展。
2.要注重因材施教。對學生評價反饋要因人而異,要求不同。優秀的學生,雖然運動技能做得好,但不可褒獎太多,應該進行有效的追問或提升式肯定,對他們的鼓勵少而精,從而讓學生邁向更高的目標;對于大多數中等層次的學生,要善于找出他們的閃光點、共鳴點,使這些學生產生巨大的內驅力;對于少數身體素質弱和自信心不足的“潛能生”,逐個給予鼓勵,更要善于引導,給予肯定性的評價,要采用降低難度的理答形式,讓他們一步步走出誤區,接近成功,享受快樂。
3.要體現多樣性。如果教師長期使用一兩種方法,即使評價正確、恰當,也會因為枯燥而失去作用。所以,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應多樣化,恰如其分,不斷推陳出新,變換花樣,讓學生感到新奇,樂于接受。
4.要以鼓勵為主。“積極的鼓勵比消極的刺激來得好。”鼓勵,可以肯定正確,否定錯誤,鞭策先進,激勵后進,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要善于運用鼓勵,不挑或少挑毛病。多發現和贊美學生的閃光點,巧妙地指出不足,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參考文獻:
[1]張玲嬌.精彩課堂來自教師的有效理答[J].小學教學參考,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