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美
【摘要】班級讀書會作為一種有組織的集體閱讀活動,應該說是對當下兒童閱讀平面化、功利化的一種顛覆與引領。要正確認識班級讀書會的意義,教師注意對學生進行適當分組,創造性的混合編組,實現閱讀多樣化。
【關鍵詞】班級讀書會分組閱讀多樣化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3-0034-01
作為有效推進兒童閱讀的一種新興組織形式,班級讀書會無疑在提高學生閱讀水平,加強學生個性發展方面有著獨特作用,因而其也日益受到廣大教師與學生的認可。但農村小學由于條件所限,無法擁有城區小學那樣多的圖書儲備,學生也沒有條件買許多的課外書,那么在農村小學中如何更好地開展讀書會,這就需要教師多在讀書的組織上下功夫。
1.要正確認識班級讀書會的意義。
班級讀書會作為一種有組織的集體閱讀活動,應該說是對當下兒童閱讀平面化、功利化的一種顛覆與引領。
1.1強調興趣
相比課內閱讀教學課的強制性而言,班級讀書會首先應該強調學生參與閱讀,參與交流的自覺性與主動性,要充分重視學生在讀書會中的興趣、自覺、熱情等心理傾向性因素。
1.2互動閱讀
相對個體閱讀,班級讀書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圖書資源,同學之間,師生之間,乃至家長之間都可以共同參與進來,具有多元的交流信息的可能性,有利于成員發現自我、認識自我。
1.3深度閱讀
相比個體閱讀狀態下的低水平簡單重復,班級讀書會因為“互動閱讀”的特點,組織內各成員的背景,為個體交流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由于交流的存在,閱讀者間體驗到了超越閱讀本身的歡愉,也促使他們同閱讀建立起更為穩固的情感聯系。
2.教師注意對學生進行適當分組。
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繞自選的某一讀物進行研究、討論。小組合作學習又可分為同質小組、異質小組。同質小組是將同類或知識水平大致相當的學生編排在一組,并為各組確定相應的讀書目標和讀書內容。異質小組是將不同類別和層次的學生混合搭配,分配在同一小組,共同收集資料,發表見解,得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利用好這兩種小組學習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在班級范圍內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2.1巧用異質小組讀書,調動閱讀積極性
現代認識心理學研究指出,新知識的有意識的獲得是學生主體積極參與積極思維的結果。在異質小組中,基礎好的、學習興趣濃厚的可以帶動和感染其他同學,在幫助其他同學的同時能使自己的知識達到融會貫通。另一方面,也能使基礎差、興趣低的學生受到激勵的幫助,形成以強帶弱,以弱促強的格局,促進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成功,培養學生自學的興趣和能力。
孟嬌是個性子慢、對什么事都提不起興趣的學生,平時學習中,很難找到表現自己的機會,可在小組內,她卻成了主角,在組內“智囊團”的協助下,她終于舉起了自己的手。雖然她的發言簡短,但對從不舉手的她來說,是走出了關鍵的一步。就這樣的潛移默化中,她提高了自己。在讀了《烏丟丟的奇遇》之后,她說了這樣的一段話:“生命的存在,形式并不重要,無論是‘獨腳大俠,還是‘烏丟丟,甚至是失去了軀體的‘小腳丫,他都因為被愛而獲得了生命,更因為用愛去回報而使生命美麗。”
異質小組學習使那些中后等生敞開了自己的心扉,毫無負擔的投入到閱讀中來,而優等生也有了一些小小的優越感。
2.2活用同質小組讀書,提高閱讀水準
有些學生因為興趣相投,水平相當,可以放到同質小組中來。在小組學習中討論起來格處帶勁,發表看法時能各抒己見。優等生發言精彩而又多;中等生能進行相互補充,進而形成全面認識;后進生在同一個小組內也有了一個自由表達的機會。因而同質小組適應了不同階層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優等生的合作小組成員,常常以詩一樣的語言抒發自己的閱讀感受,同學們也常常報以熱烈的掌聲。他們實現了強強聯手的效應,組內每個成員對文章的理解更為豐富、全面,思維也向廣度和深度發展。
中等生的閱讀往往輪換發表感想,這種巧妙的形式既滿足了學生抒發情感的需要,又不露痕跡地掩蓋了他們能力的缺陷,可謂是一舉兩得。
后進生小組發言很少,更多的是通過朗讀表達自己的體會,但這相比他們平時坐在那兒聽比起來,已經是個不小的進步了。
3.創造性的混合編組,實現閱讀多樣化。
同質和異質小組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有時我將它們混合起來使用,也能獲得不錯的閱讀效果。比如在讀《逆風的蝶》這個故事時。首先讓異質小組的學生進行討論,選擇一個需要提高的同學進行閱讀匯報,接著給所有學生以發表意見,交流感受的機會。然后讓學生就自己閱讀時的感受進行自由編組。由此從異質小組進入到同質小組的方式,于是在學生的筆下、嘴里便出現了這樣一些妙語:蝴蝶與一棵薔薇花去年相約,今天是她們相會的日子,薔薇曾為她擋風遮雨。為了去見薔薇,蝴蝶逆風飛行,不惜獻身。狂風中的蝴蝶是那樣弱小,被風吹得上下翻飛。我似乎聽到了蝴蝶喘氣的聲音,她飛得好艱難啊!蝴蝶啊蝴蝶,你歇一歇吧,多累啊!
小組讀書方式的運用,使學生的閱讀煥發出從未有過的生機,學生們對閱讀的興趣空前的高漲。
我想,在農村小學圖書有效的前提下,運用恰當的小組學習方式,正是弘揚了人的主體性,把學生作為一個個性鮮明的生命個體來看待,激勵了學生富有個性的學習和發現,讓學生的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從而更好地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