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瀅 陳慧 陳曉明
摘 要:本文通過對《船舶管系與設計》課程的建設,研究探討出切合課程專業特點、適合學生實際理解掌握能力、能夠直接面向企業生產的特色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以推動船舶工程技術專業的發展。
關鍵詞:船舶管路 特色課程 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0(c)-0241-01
《船舶管路與生產》課程是船舶工程技術專業一門特色專業課程。通過到船廠及船舶設計單位進行調研,并回訪往屆畢業學生,發現很多學生畢業后從事船舶管系生產設計、管路加工和安裝的工作。這些工作要求學生具備工程圖識圖和繪制能力;具備管子生產設計能力;具備一定相關計算機輔助軟件操作能力;具備管子加工與安裝能力;具備技術文件歸檔能力和生產組織能力、協作能力等。因此該課程的教學質量對培養船舶類專業人才尤其重要。本文通過對《船舶管系與設計》課程的建設,研究探討出切合課程專業特點、適合學生實際理解掌握能力、能夠直接面向企業生產的特色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以推動船舶工程技術專業的發展。
1 課程體系建設
按照學院示范性院校建設要求,以教會學生學會做人與做事為課程建設理念,以知識性學習、技能性訓練、態度性養成為課程建設目標,以典型工作任務重構課程內容,以學中做、做中學為課程教學組織模式,對《船舶管系與設計》課程進行重點建設,通過建設,使其在教師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材、教學資源六大方面都達到優秀標準,并達到在省內具有示范和引領作用的知識、技能、態度三位一體的特色課程體系。
課程內容是依據行業企業發展需要和完成崗位實際工作任務所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選取的。針對某船舶管路系統,將管子及附件選型知識、管子加工與安裝知識等確定為崗位必備知識;將船舶管系設計作為可持續發展知識。以船舶管路加工、系統安裝、管系放樣操作技能作為必備技能;計算機輔助船舶管系設計技能等作為個性化技能。教學中注重以學習促進生產、以生產督促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工作態度。根據教學內容的針對性,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可分成五個模塊,每個模塊按照工作流程來劃分,由易到難。以典型船舶管路系統工作過程作為課程內容,以中國船級社鋼質海船入級與建造規范作為教學標準,通過模塊化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船舶管系的組成原理,熟悉船用管材、附件的性能、應用范圍及選用原則,掌握船舶管系設計、加工與安裝的技能和相關理論知識,能利用船舶管系放樣軟件對簡單管系進行生產設計;能編制管子的加工與安裝的工藝規程。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學中做、做中學”的多元教學模式。
2 教學方法建設
2.1 教學方法多樣化
課程在“學中做、做中學”的多元教學模式下,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其主要教學方法有以下幾點。
(1)“學做合一”的教學方法。將與船舶管系相關的理論課、實驗課、實習訓練和計算機(船舶計算機輔助生產設計)等幾門課有機地整合,將船舶制造行業軟件技術、網絡教學技術及技能實踐等引入《船舶管系與設計》課程教學。以典型船舶管路系統工作過程作為課程內容,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也參與到實際操作中。
(2)模擬現場教學法。模擬現場教學中以某船舶管路為載體,在模擬的工作環境中,完成管路系統的生產設計、管子的安裝、調試及附件選型。
(3)多媒體組合教學法。應用多媒體技術等現代化教學設備,通過圖片、錄像、聲音等影像資料,大大豐富教學內容,讓師生共同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2.2 教學手段現代化
(1)多媒體教學。在本課程的教學中,應廣泛地采用多媒體課件、圖片、錄像等進行教學。豐富生動的多媒體教學資源,有利于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2)行業軟件教學。教學過程中引入東欣、申博、TRIBON等專用船舶設計軟件及AutoCAD繪圖軟件等培訓,這些軟件是市場上應用較廣泛的軟件,學生在學校熟悉了軟件,到工作崗位上就能直接進入崗位角色。
(3)仿真教學。應用船舶設計的專用軟件,可以模擬設計、安裝的場景,而且對學生設計的產品可以判斷,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有成就感。
3 優秀教學團隊的建設
3.1 加強技能訓練,提高雙師素質
組織專業教師每年下企業實訓不少于十五天,青年教師要利用假期或輪崗的方式下企業一個月左右,參與實訓室的建設,學習相關船舶設計軟件,盡快提高實踐能力。所有的專業教師全要求取得中、高級職業技能鑒定證書。
3.2 密切行業合作,優化教師隊伍
密切與企業的合作,從企業聘請一批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擔任專業的兼職教師,參與本課程的建設,協助課程教學、對教師進行培訓、收集教學資源等。讓教師多參與些對外交流和培訓工作,讓每位教師掌握本行業最新動態,學習最新軟件、新工藝,努力提高專業教師的業務素質。破除論資排輩的傳統觀念束縛,建立和營造促使教學骨干脫穎而出的機制和環境,在時間和資金上支持教師參加各種職業培訓和崗位實踐活動,鼓勵教師攻讀碩士及博士學位。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努力將專業教師隊伍培養成一支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較高的教學水平、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符合高等職業教育要求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4 課程建設的特色
4.1 教學模式多元化
將目前與船舶管系相關的理論課、實驗課、實習訓練和計算機(船舶計算機輔助生產設計)等幾門課有機地整合,將船舶制造行業軟件技術、網絡教學技術及技能實踐等引入《船舶管系與設計》課程教學。進而形成一種以學習促進生產、以生產督促學習的新型的多元教學模式。進而培養基礎知識夠用、職業技能適用、職業態度端正的高技能人才。
4.2 課證融通
為提高學生適崗能力,結合專業的職業崗位面向及崗位升遷的要求,本課程與行業和企業深度合作,將船舶管系設計相關資格證書考試貫穿整個學習過程。
改革傳統考核方式,結合課堂提問、學生作業、平時測驗、實訓成績、技能考試等情況,綜合評價學生成績。使考核評價的多元性。
參考文獻
[1] 付錦云.“船舶管系放樣與生產”課程建設與實踐[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8).
[2] 李艷.船舶管路與安裝工藝課程特色教學方法探討[J].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9).
[3] 張建國,趙惠君.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改革與發展趨向[J].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2).
[4] 鄭群.高職“電子商務”課程改革與實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