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云燕
摘要:加入世貿組織后,隨著我國服務業的穩步發展,其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資規模也在逐年擴大,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也在日益加深。目前,理論界關于FDI對國際貿易的影響研究主要集中于制造業FDI與貨物貿易、服務業FDI與服務貿易兩大領域,關于服務業FDI與貨物貿易之間相互關系的研究還很少。鑒于此,將探討服務業FDI對貨物貿易的影響路徑,并與制造業FDI對貨物貿易的影響路徑進行對比性分析,著重分析服務業FDI對貨物貿易出口的影響。
關鍵詞:服務業;外商直接投資;貨物貿易出口
中圖分類號:F2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32-0149-02
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新技術革命的進一步深入,國際分工高速發展,在全球范圍內以資源優化配置為目的的國際產業轉移蓬勃發展。20世紀80年代開始,各國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步伐日益加快,全球服務業發展迅猛,主要發達國家均基本完成了以制造業為主向以服務業為主的產業轉變,全球進入了新一輪的服務業的跨國轉移。與產業發展規律相似,對外直接投資也從傳統制造業主導逐漸向服務業主導轉變。繼制造業對外直接投資熱之后,服務業對外直接投資的浪潮興起,席卷了諸如信息技術、軟件開發、金融、保險、運輸等主要服務行業。其中,生產性服務業、金融行業、物流運輸等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資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對外貿易的發展。
本文將通過對現有研究的綜述,與制造業FDI對貨物貿易的影響路徑對比,具體分析服務業FDI對貨物貿易出口的影響路徑。
一、文獻綜述
傳統的FDI理論通常以制造業FDI為主要研究對象,國內外學者對其與貨物貿易之間相互關系的研究已經成果頗豐,如:Helpman、Krugman(1985)和Markusen、Venables(1998)將FDI作為引起產業內貿易的重要因素,在產業內貿易理論的框架內對FDI加以分析。Lucas(1993)通過對東南亞國家FDI利用情況和貿易出口的研究,認為貿易出口規模的擴張有利于吸引更多的FDI。Bayonmi、Lipworth(1995)和Muchielli、Chedor(1999)等人的研究則正好相反,他們認為,FDI的增長能夠導致貿易出口規模的擴張,即FDI的增長先于貿易出口規模的擴張。
近年來,隨著全球服務業的興起和服務行業外商直接投資熱潮的興起,對服務行業FDI的研究也越來越多,多集中于其對具體服務行業以及服務業整體的影響,如:Li、Moshirian、Sim(2003,2005)等人的研究表明,FDI對創造和生產金融服務有重要作用,FDI與金融服務貿易之間并不是替代關系而是互補關系。Moshirian(2008)又通過對金融服務的研究得出,FDI能夠促進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國際金融服務貿易。俞梅珍(2003)通過研究認為跨國并購是服務業FDI的主要方式,并分析了服務業FDI迅速增長的原因和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戴楓(2005)利用格蘭杰因果檢驗對中國20年的數據進行研究,認為FDI促進了服務業的發展。
直接著眼于服務業FDI與制造業貨物貿易之間關系的研究仍相對較少。國內外學者主要從生產服務業FDI的角度入手,研究多集中于生產服務業與制造業之間雙向影響關系。如:Katouzian(1970)認為,生產服務業的發展有助于國內以及國際市場的擴展。Eswaran和Kotwal(2002)則通過研究指出生產服務可以有效降低制造企業的生產成本,從而提升制造業競爭力。MaryAmiti和Shang-JinWei(2006)指出,離岸服務業有助于制造業生產率的提高。HorstRaff和MarcvonderRuhr(2001)研究表明,除了政府和文化壁壘,生產服務企業在進入海外市場時還可能面臨信息壁壘,從而導致生產服務業FDI通常追隨下游制造產業FDI流入,相應地,生產服務業FDI的流入將推動東道國制造產業的發展。Francois(2007)則認為,服務業FDI有助于提高技術密集型制造業的整體競爭力,對其出口模式有顯著影響。高靜、黃繁華(2011)通過對美國相關數據的實證研究發現,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初期生產服務業FDI往往追隨制造業FDI進入東道國,但隨著信息壁壘的減弱,生產服務業FDI和東道國制造業將表現出更大的關聯度。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國內市場的不斷開放,服務業與制造業的聯系日益密切,國際化程度日益提高,流入我國服務業的FDI總量也在不斷增加,增長速度也在加快,在不久的將來必然對貨物貿易產生更為顯著的影響。因此,本文將對比制造業FDI與服務業FDI影響貨物貿易出口的具體路徑,并在此基礎上著重分析服務業FDI對貨物貿易出口的影響。
二、服務業FDI對貨物貿易出口影響的理論分析
從服務業具體細分的不同行業的角度而言,服務業主要包括生產服務業、生活服務業、公共服務業等。
而根據母國對外直接投資方的不同目的,流入我國服務行業的FDI通常又可以劃分為以下類型。
1.資源導向型或成本導向型。這兩種類型中前者母國對外直接投資是為了利用東道國特定資源,后者則是為了利用東道國更為便宜的生產要素(如豐富廉價的服務業勞動力、低廉的通信運營成本等),從而兩者都能降低綜合成本,提升自身服務企業的綜合競爭力;以服務出口為主要目的,向母國或其他國家出口服務貿易,直接拉動東道國(如保險、金融、計算機和信息等)的服務貿易出口。而服務貿易出口的擴張反過來又會帶來服務行業勞動力需求的擴張,在勞動力流向服務行業的同時可能間接造成制造業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從而抑制貨物貿易出口規模的擴張。
2.市場導向型。即母國對外直接投資主要是為了占領東道國國內服務消費市場,而非降低成本。在東道國市場上,母國外資企業為了在與本地服務提供企業競爭時處于有利位置,其通過FDI提供的服務質量必然不會低于本地企業所提供的服務質量。這種市場導向型的服務業FDI從長期來看,有助于緩解東道國服務行業的資金需求,有助于東道國服務行業人力資本的積累,有助于帶來優質技術、先進營銷管理經驗等,促進整體競爭力的提升,這也是目前我國服務行業利用FDI的主要目的。
此外,市場導向型的FDI還能夠間接影響東道國貨物貿易的出口。以生產服務行業為例,它是市場化的中間投入服務,即企業、非營利組織和政府主要向生產者而非最終消費者提供服務產品和勞動(Greenfield,1966),具有產業關聯性強、資本技術密集度高、對生產過程依附性強等特點,主要包含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通訊、建筑、保險、金融、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等。
生產服務業作為服務業與制造業的黏合劑,以服務業為中心將產業價值鏈的各個環節串聯起來;生產服務業的發展與相關制造業的發展之間是相輔相成的。流入生產服務行業的市場導向型的FDI,往往與相關制造行業FDI相互伴隨,在促進服務業整體競爭力提升的同時,還能通過外溢效應、示范效應、產業關聯效應等,促進一國或地區的市場化和對外開放。
流入金融服務行業的FDI,經過許多學者的研究也被證實與金融服務貿易之間存在互補關系(姚戰琪,2006)。金融業FDI的增加對我國服務貿易的出口有長期的推動作用(官滄海、張小鋒、柴彩萍,2009)。而服務貿易競爭力的提升反過來又有助于吸收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資,促進服務行業規模的進一步擴展,從而形成良性循環。金融服務行業的發展又有助于國際貿易的開展、縮短貨物出口過程中的資金結算周期,這些都能夠促進貨物貿易出口競爭力的提升,從而間接拉動貨物貿易的出口。
流向倉儲物流服務行業FDI,在促進倉儲物流行業發展的同時,還能夠有效降低貨物出口過程中所需的運輸、倉儲成本,加快貨運速度,降低交易成本,從而帶動一國或地區貨物貿易的發展。
而生活服務業與公共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服務行業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資,雖然所占比例仍然較小,但同樣有助于這些行業規模的不斷擴展以及整體競爭力的提升,也間接地拉動了相應貨物貿易的出口。例如,教育、文化產業的出口有助于帶動相關教育器材、音樂器械、影音設備等的出口。
參考文獻:
[1] LiD,MoshirianF,SimA.Thedeterminantsofintra-industry-tradeininsuranceservices[J].JournalofRiskandInsurance,2003,
(70):269-287.
[2] MoshirianF,Whatdeterminesthesupplyofinternationalfinancialservices[J].JournalofBankingandFinance,1994,(18):495-504.
[3] MoshirianF,LiD,SimA.Intra-industryTradeinFinancialServices[J].JournalofInternationalMoneyandfinance,2005:1-18.
[4] 程大中.中國生產性服務業的水平,結構及影響[J].經濟研究,2008,(1).
[5] 戴楓.中國服務業發展與外商直接投資關系的實證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05,(3):64-70.
[6] 官滄海,張小鋒,柴彩萍.FDI流入與金融服務出口貿易的Granger因果檢驗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09,(10).
[7] 唐保慶,黃繁華.國際貿易結構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路徑研究——基于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的比較分析[J].世界經濟研究,2008,(9).
[8] 俞梅珍.服務業跨國投資的發展及其影響[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2003,(4).
[9] 姚戰琪.金融部門FDI和金融服務貿易的理論與實證分析[J].財貿經濟,2006,(10).
[責任編輯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