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
摘 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外企進入中國,中國企業也不斷向外拓展,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日趨頻繁,眾多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出現了多元化、專業化的新趨向。“純英語人才”在招聘中陷入了困境,復合型英語人才則日益受到企業的青睞。職業技術學院是培養中級復合型人才的基地,本文就職業技術學院如何改進英語專業知識教育,培養復合型適用人才進行探討。
關鍵詞 英語多元化教育 復合型適用人才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Thinking on Diversified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WANG Ya
(Lesha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Leshan, Sichuan 61400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more and more foreign companies come into China, Chinese companies continue to expand outward,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frequent, many enterprises demand for talent in a wide range, the new trend of specialization . "Pure English talent" in the recruitment of trouble, composite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are increasingly firm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is to train mid-level talent base compound, this article explores on how to improv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English, cultivating applicable talents.
Key words English diversified education; applicable talents
職業技術學院的辦學宗旨,綜合各項研究歸結為“培養德才兼備,適應行業、企業需要的符合型適用人才”。 復合型人才主要指既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英語知識和技能、又具備相關實務工作知識和能力的人才。為了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需要,學生不僅應具備所學專業知識的過硬技能,還應具備相關的英語專業知識、交際知識、語言國的文化知識,以及溝通技巧。培養新經濟時代的復合型適用人才,是職業技術學院職業教育的中心工作。
1 職業技術學院教育現狀
目前我國職業技術學院英語教學的對象來自多個層次,素質參差不齊,整體英語水平不高。面對這些實際,我們原有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已完全不能適應。
職業技術學院英語教育與專業知識教育配合不密切。由于我國技術教育起步遲,沒有形成科學的教育體系。英語教育的教材、教學方式與專業知識教育的教材、教學方式各行其道。英語教材所涉及的知識與專業知識不對口,所學英語知識用不到專業上,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后,專業英語還得重頭學習,無法滿足日趨專業化的企業需求。
根據《大學英語教學基本要求》,職業技術學院的英語課程除必要的基礎英語知識傳授外,應更多的應涉及專業術語、專業資料的讀、寫、譯及拓寬知識、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質教育課程,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畢業進入企業,可能進入不同的崗位,由于工作性質的差異,企業人員又有特殊的崗位需求,技術人員側重專業英語,外貿和銷售人員則需要專業英語、外貿口語、外事接待等綜合英語。
2 學生培養目標
從市場發展的趨勢來看,職業技術院校的英語教學應以ESP教學階段為重心,以縮小學生水平和企業需要之間的差距為目標,培養符合企業需要的復合型人才,既具有專業業務知識、英語知識,又有英語交際知識、寫作知識及英語背景文化知識的復合型適用人才。并以此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辦學模式和特色。
3 學生素質要求
3.1 專業英語知識
專業英語知識是學生所學專業的專業術語、專業資料寫作、翻譯等基本技能。如車床操作工需要視圖、設備性能、工藝要求的專業術語;進出口業務人員需要熟悉《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并能閱讀、翻譯、擬寫進出口需要的相關文件、資料、單證;文秘人員必須熟悉英語各類文體的寫作術語、格式,做到行文得體、準確。
3.2 跨文化交際能力
語用失誤有兩種:一是語言本身的語用失誤;二是文化語用失誤,或稱“社交語用失誤”。跨文化交際能力就是具備正確使用語言國各類交際的用詞、用語,熟悉語言國的文化背景和禁忌,采用正確的溝通方式、溝通技巧的能力。語體的不同主要取決于語境,即我們通常所說的話題、交談對象、話語形式和場合等。學生不具備這些知識,不能根據不同的交際場合和對象來適當地轉換語體,交際中就容易出錯。
3.3 外文應用文的寫作能力
掌握了英語專業知識、術語和文體格式,只是具備了外文寫作能力的基礎。要寫好外文應用文,還必須熟悉語言國的文化背景、行文風格、約定俗成的行文習慣。比如使用中文擬寫商務函件時,多以商議的口吻,而英文國家,特別是美國就沒有那些客套話,相似于我國的“公文”寫作風格。沒有對英語行文特征的把握,行文就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4 英語多元化教育探討
文化教學通常是通過所學語言本身向學生傳授文化知識,學生可以通過語言獲取所學語言國的人文、地理、歷史、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社會制度、生活方式、風土人情、社會傳統、民族習俗、社交禮儀以及民族心理、倫理道德、行為規范、傳統觀念等一系列知識,從而使學生的知識結構發生優化,為培養復合型適用人才奠定基礎。
4.1 專業英語教育
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畢業后主要進入企業從事實際工作。要使他們在工作中不斷提升,首先應打好專業知識基礎。除基礎英語教育可以采用通用教材外,專業英語應針對專業特性、要求設置適用教材。如旅游專業英語、機械加工專業英語、對外貿易專業英語、IT專業英語、文秘專業英語等。專業英語教育主要使學生掌握崗位工作需要。如機械加工崗位,沒有專業知識和英語知識,就不能準確視圖、準確加工,達不到加工質量要求,就不符合崗位工作要求。又如文秘專業沒有比較深厚的寫作知識和專業詞匯,就無法按上司要求和行文格式正確擬寫文件。
4.2 跨文化交際知識教育
專業英語教育主要是使學生能工作,跨文化交際知識教育是使學生會工作,更好地工作,不斷提升所必備教育。跨文化交際知識包括以下幾類:(1)語用文化:稱謂語、招呼和問候語、致謝和答謝語、恭維和祝愿語、同情和安慰語、禁忌和委婉語、告別語、打電話語、信函用語、廣告語等。它們無論是在習用性和針對性上還是在文化信息量及使用頻率上,都反映出很強的民族文化規約,體現著漢語與英語的文化差異。(2)行為習俗文化:主要是在婚嫁、生育、喪葬、餐飲、居住、宗教、文娛等方面體現的傳統習慣。(3)日常行為文化:住宿、結識、打電話、乘車、購物、就餐、請客、赴宴、娛樂等日常生活方面表現出的行為規范等。
4.3 語言國文化教育
主要包括制度文化、形行為文化、心態文化的教育。制度文化是由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建立的各種社會規范構成,包括社會經濟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國家、經濟、政治、宗教社團、教育、科技、藝術組織等;行為文化是以民風民俗態出現,見之于日常起居動作之中,具有鮮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心態文化是由人類社會實踐和意識活動中經過長期蘊育而形成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構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對學生進行語言國文化教育,使他們了解語言國的文化背景,才能在團隊中有效避免文化沖突,很好地融入團隊中順利發展。
5 英語多元化教育措施
為了適應新經濟時代培養復合型適用人才,技術學院應根據教學需要投資相應的教學設施、設備,以適應教學的需要外,把“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作為學院工作的重點。
(1)職業技術院校要不斷引進既有實踐能力、又有較高理論水平的高素質教學人才來充實師資隊伍,條件許可應聘請相應的外交師資,完善合理師資結構;同時,英語教師與專業授課教師要進行教學“溝通”,使英語教學與專業教學有機結合。
(2)培養復合型、高素質的英語教師。英語教師應不斷學習、提升自己,不僅具有較高水平的英語專業知識,而且深諳語言國的歷史及演變、各個層次的文化。語言國文化與本國文化的異同、特征,才能準確把握教學方法,達到教學目的,實現教學目標。
(3)英語教師必須定期到基層企業實習鍛煉,熟悉其運作環節,索取最新的市場信息,了解各類專業在實際工作中所需要的英語知識,掌握教材、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改革第一手資料,達到有的放矢的英語教育效果。高職英語教學必須遵循職業技術發展趨勢,根據社會需求設置課程、開發培訓項目,推進精品教材和精品課程的建設,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增強職業教育的針對性和適應性。
參考資料
[1] 樊彥青.高職教育英語教學之我見[J].山西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
[2] 季紹斌.高職英語教學改革之我見[J].經濟師,2006(2).
[3] 張志勇.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研究.鄭州職業技術學院網站.
[4] 趙子然.全球化背景下企業英語人才發展戰略研究[J].教育研究,2006(12).
[5] 劉學政.社會英語需求與英語教學法的變革[J].國外英語教學,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