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霞
摘要:本文論述了生活于明朝末年的《小二》篇中的趙小二有才學、富智慧、有法術,能處于險地而不敗,能很好地掌握個人命運。并開琉璃廠,花樣翻新、管理嚴密、經營運作良好,并懂得人性化管理,同時大做公益事業、報效社會,成為一個很會享受“慢生活”的成功的女企業家的具體情況。最后結論:她是一個全面的成功者,在《聊齋志異》諸女性中,她是超凡絕倫、冠壓群芳的人物,放在現實社會中,她也是冠壓群芳的人物。
關鍵詞:成功的管理者與專家;熱心的慈善家;幸福的婚姻與家庭
生活;全面成功者
中圖分類號:I207.419文獻標識碼:A
在小說《聊齋志異》中,有好多女性人物的名字為人所熟知,如嬰寧、如嬌娜、如青鳳、如香玉、如翩翩……她們有美麗的名字,也有美麗的容顏。而有一個名字,起得實在太平常,平常得讓人分不出性別,這個名字叫趙小二。而我反復研讀“小二”篇,覺得小二名雖平常,而人實在很不平常。她不同于那些翩然而來,倏而而去,只會與書生們譜寫戀曲的狐魅花妖,鳥精獸怪,她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凡間女子,她生活在明朝末年白蓮教曾經喧鬧一時的時代,她在那個時代有行跡,有作為。她非凡的人生軌跡,讓人感到她在《聊齋》眾多女性人物中是超凡絕倫,冠壓群芳的一位。
她異常美麗聰慧,六歲從師讀書,五年就諳熟“五經”,這為她不凡的人生奠定了堅實基礎。
后來,她誤入白蓮教,因為“凡紙兵豆馬之術,一見輒精”,而成了教主徐鴻儒的高足,并為其主持軍務。而官府正籌劃剿滅這個組織,是一直傾心愛慕她的同窗書生丁紫陌深入白蓮教營,曉以利害,勸她逃走,小二才如夢方醒。她與丁紫陌逃到萊蕪偏遠山區,避免了殺身之禍。再后來,夫妻又移居“益都西鄙”——即今博山界,辦起琉璃廠,成就了一生的事業與幸福。
趙小二是個全面的成功者。
其一、她是一個成功的管理者與專家。
文中寫她“嘗開琉璃廠,每進工人而指點之。一切棋燈,其奇式幻采,諸肆莫能及,以故直昂得速售。居數年,財益稱雄。”
博山琉璃業歷史悠久,從文中所寫來看,當時琉璃作坊已經不少,在這諸多的作坊中,她做得最成功。為什么成功?因為她懂業務,是內行,并且是富有奇思妙想,善于創新的專家。“每進工人而指點之。”——說明她親自培訓員工;“一切棋燈,其奇式幻采,諸肆莫能及。”——她發明制作的琉璃燈具,樣式奇特,變幻多彩,其他作坊都比不上。說明小二聰慧靈巧,善于創新。這正像著名企業家楊釗先生提到的創新理論:“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使產品保持競爭力,才能使企業永遠立于不敗之地。所以,小二琉璃廠的產品價格高而又賣得快,不幾年便富甲一方。
作為廠長,她精明強干,管理得法。
“督課婢仆嚴,食指數百無冗口。”——對員工管理嚴格,幾百口人沒有吃閑飯的多余人員。
“錢谷出入以及婢仆業,凡五日一課。……勤者賞賚有差,惰者鞭撻罰膝立。是日,給假不夜作,夫妻設肴酒,呼諸婢度俚曲為笑。”——對于財務、食用以及婢仆員工的業績情況,每五天一次總結,勤快的分等級進行獎賞,懶惰的當眾打板子或罰跪。這一天,放假休息,晚間不干活,夫妻擺酒設宴,招呼奴婢唱俚曲飲酒作樂。
她很精明:“明察如神,人無敢欺。”
她又很寬仁:“賞輒浮于其勞”——獎賞往往超過員工實際貢獻。
這樣,該賞則賞,該罰則罰。罰得準、狠,獎得優厚。員工的積極性就會被激發,工作效率就會提高。
特別令人稱奇和欣喜的,小二竟是五日工作制的發明者,不但五日一總結,還讓工人休息,得到獎賞,并大家一起樂呵樂呵,放松放松。這真是極富人性化的管理,聰明的管理。
既是精通業務,妙思無窮的專家,又是寬嚴適度,賞罰分明、立足于人本,并把管理藝術化了的管理者。小二怎么能不成功呢?
其二、她是熱心的慈善家。
富了的小二沒有忘記鄉親。村中二百多家人,凡是貧困的,小二就酌情給些資本,助他們謀生。所以,村中沒有無業游民。每到秋天,村里的孩子不能干活的,小二就發給他們工錢,叫他們去采野菜,二十年間,積滿樓屋。有的人暗中笑話她,認為這種做法很荒唐,可是,后來山東發生大饑荒,竟出現人吃人現象,危難時刻,小二以野菜加糧食做成菜粥,救濟難民,臨近村莊的人就指望這個全部活下來,沒有人外出逃荒。
這個美麗練達又富有遠見,富有愛心的趙小二,真成了當地人的活菩薩。所以,她當然地獲得了人們的尊敬和愛戴。
其三、她擁有幸福的婚姻與和美的家庭生活。
小二與丈夫丁紫陌,自小為同窗,危難時雙雙逃出白蓮教大營,避居深山。經歷了窮困、磨難,甚至曾遭強盜搶劫,但始終患難與共。特別是小二,身懷絕技,堅強樂觀,避難時也變著法子作樂,如猜燈謎,背詩書,令閉塞的家庭生活充滿了生氣和樂趣。
發達時,她更是使家庭生活與事業結合起來,使之充滿了詩情畫意。
“女自持籌,丁為之點籍,唱名數焉。”——夫妻一起管理,小二為主,丁紫陌認真當好賢男助,配合多么默契!
“五日一總結,是日,給假不夜作,夫妻設肴酒,呼諸婢度俚曲為笑。”——這是一幅夫妻與員工同樂圖。也許,在諸婢唱曲的過程中,興之所至的小二也會站起來清歌一曲,而微醺的丁紫陌也許在撫琴,也許在弄笛,也許在引吭伴唱,他們的參與會使演唱出現高潮。可以想象,這幅同樂圖是多么得生動,熱鬧與和諧!
“暇輒與丁烹茗著棋,或觀史書為樂。”——有空閑就與丁生烹茶下棋,或看書談史為樂。
高雅人自有高雅人的生活。烹茶品茗、淺斟慢飲、觀書談史、“閑著棋子落燈花”,這真是令人欽羨的閑適生活。文化品味相近,情趣相投的夫妻才能共同享受之。由他們身上,我們仿佛看到了李清照與趙明誠的影子。這恐怕也是蒲翁與大部分士人夢想中的生活,然而豈是容易實現的!而小二與丁紫陌做到了,這應該說是上天的絕配!
高水平的專家,經營有方的廠長,令人稱賞的慈善家,又有幸福的婚姻,美滿的家庭,小二真是把所有的好事都占全了。所以說她是個全面成功者,她確實在《聊齋》諸女性中超凡絕倫,冠壓群芳!
為什么她能成功?因為她聰慧。她有知識,她有能力,她有決斷,她有遠見,她樂觀豁達。這使她在錯綜復雜的人事關系和生活的道路上,披荊斬棘,無往而不勝。她真是一個沖破了世事藩籬,進入自由王國的人,進退有致,收放自如,游刃有余。我說,小二不當名二,女子中當推第一!
從小二身上,我們當今的企業家們應該能悟出些什么道理呢?也就是說,小二的所作所為,拿到現實社會衡量,能有些什么指導意義呢?我想,意義如下:
首先,她啟示我們,要做專家式的管理者。專家式的管理者熟悉業務,最易找出問題癥結所在,從而抓住肯綮,對癥下藥,妥善有效地解決問題。其實,不只是企業,就是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也都需要內行來管理。惟其是內行,是專家,才能講到點子上,才能服眾,才能指揮得力,提高效率。否則,會大大地增加內耗,壓制人才,降低工作效率和效果。
其次,她啟示我們,要做有效率的管理者。管理是門大學問。從兩三個人、十幾個人的小單位到上千上萬人的大企業,都需要認真管理。沒有管理,就沒有質量,沒有效益。
我們要向小二學習,勤于總結,賞罰分明,以激勵員工的積極性。當今社會上好多小老板,對企業管理松散,并有意長時間拖欠工資,有的甚至變著法子騙工人白干活,而賴掉躲掉工錢。這既違背道德,又挫傷員工勞動積極性,實在不是真正企業家的胸懷和做派。
我們要向小二學習,正確運用激勵機制。人是感情動物,你關心他,表揚他,獎賞他,他自然會受到感化和激勵,工作的勁頭也就來了。著名管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指出:生存的需要、物質的需要是低層次需要,而精神的需要是高層次需要。小二在注意滿足員工物質需要的基礎上,能做到張弛有度,使員工得到合理休息、娛樂,以愉悅他們的身心,這是滿足員工高層次需要的表現。滿足高層次需要的方法還有很多,如使其職務得到提升,使其價值得到承認等等,這樣做,可以極大地提高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
再次,她啟示我們,要做快樂的管理者。干工作,搞事業,一是為社會做貢獻,二也是為了使自己的人生充實快樂。每見有些管理者,忙得焦頭爛額,坐在高級轎車里,卻如同坐在熱鍋上的螞蟻。或稍不順心,就對下屬、員工大發脾氣,這樣的管理者苦了自己,也苦了別人,所以,應當學做快樂的管理者。而“快樂需要創造,創造需要能力”。而小二就具有這種能力,避難時的猜燈謎,工作間隙的烹茗著棋,觀書談史,休息時的唱俚曲為樂,都是她創造出來的快樂。著名學者于清才先生在他的《中國化管理》第七章第三節中寫道:“把柴米油鹽醬醋茶活出琴棋書畫詩酒花的味道。或者二者根本就是一體。……這才是生活的底色。”這不只是管理者應該追求的目標,“也是每一個創造快樂的人一生的課題。”當然,這種快樂,絕不同于享樂腐化,揮霍無度,這是高雅的,充滿健康情趣的快樂。能夠做到如此,也就提高了管理者的品味。
她還啟示我們做熱心的慈善家。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拿出他財富的百分之九十多投于公益事業,香港富豪李嘉誠,曾憲梓,已故的霍英東先生等都是公益事業的熱心參與者。中國2008年的大地震,極大地激發了人們的愛心,也展示了一批高素質企業家的慈悲心,他們是所有富人的榜樣。而生活于明末清初的趙小二先于他們四百年就做出了榜樣,這實在難能可貴。盡管這是個小說里的人物,也許有蒲松齡先生的理想傾注于其身,其實,蒲翁的理想也是老百姓的理想。如果企業家,富人們都富有愛心,慈悲心,都熱心公益事業,那我們這個社會就少一些失學的孩子,少一些孤苦無依的老人,而多一些和諧,多一些溫馨,多一些歡笑。而富豪們也大大提升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被人們所景仰之,效仿之,社會上也就不會存在仇富心理了。
其實,小二一樣的女企業家,當今社會已有不少,她們聰慧、熱情,事業成功、熱心公益,她們打扮時尚,懂得生活,她們大概都是小二再世吧?
(責任編輯譚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