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八角街:天堂與人間的交匯點

2012-04-29 00:44:03羽芊
小說林 2012年3期

八角街的塵封往事

就如拉薩是西藏的中心一樣,八角街是拉薩的中心。無論是旅游者還是朝圣客,到拉薩后,八角街是必去的地方。

每每有朋友從內地來,陪他們逛八角街時,總會回答相同的問題:“八角街的八只角在哪里?”其實,八角街并不是它本來的名字,它也沒有八只角。在藏語里,八角讀作“帕廓”,意思是中圈。在拉薩,圍著大昭寺釋迦牟尼轉經的道有三條。外圈叫林廓,是從江蘇路、二環路轉圈。內圈叫廊廓,是大昭寺內圍著釋迦牟尼殿轉圈。中圈叫帕廓,是圍著大昭寺外面轉圈,即我們所說的八角街。

那么,帕廓怎么演變成了現在的八角街呢,這得從十八軍進藏以后說起。

十八軍進藏后,由于多數的軍人是四川人,把“帕廓”念成“八角(bago)”,在普通話里,“角(go)”念“角(jiao)”,久而久之,報上登的,書上印的,都成了這個名字:八角街。不過,如果是轉經人,還是說“轉帕廓”,如果購物,則說“去八角街”。

八角街沒有八角,三角倒是有的。即西北角、東南角、西南角。這三只角現在依舊存在,分別有三條小巷通向各方。

我每次行走在八角街的青石板上,耳邊是商販的叫賣聲和轉經人的念經聲,心底總有一股奇異的潮流激蕩。總想知道這條街曾經是什么樣子?那些陳舊的老房子里都住過什么樣的人?他們發生了什么樣的故事?藏歷二月初十,按照習慣,又是一個轉經日,我拖著老爸去了轉“帕廓”。

我們中午一點到了大召寺正門。唐柳剛發新枝,細嫩的枝條在陽光和桑煙中輕輕搖弋。公元823年立下的唐番會盟碑,雖歷經千年風雨,仍然完整無缺,昂然屹立于大召寺門前,見證著藏漢兩個民族共同建設新西藏的歷史。

在帕廓路上行走,得順時針前進,無所謂終點起點,一圈兒大約三十分鐘。我們慢慢走著,不時有認識的人上來和老爸打招呼。老爸德穆·旺久多吉是西藏第一代攝影家、十世德穆活佛的次子。從小受藏文化和漢文化的雙重熏陶,其特殊的人生旅程和心路歷程,使其成為西藏本土的第二代攝影大家。老爸一邊指著八角街兩邊的房屋,講著那個年代的塵封往事,那些遠古的人和事經過他的述說,仿佛就像發生在昨天一樣鮮活。

上世紀50年代前的拉薩,常住人口幾乎都集中在八角街,布達拉宮的轉經道還沒形成,無論本地人還是外地來朝佛的人,都涌向八角街,圍著大昭寺轉圈兒。聽老年人說,每年冬季朝佛高峰期時,八角街的人流真可以說是前胸貼后背,大伙兒得一點兒一點兒往前挪動。正是由于人氣聚集,一些大貴族便也圍著大昭寺修建房屋。如努瑪家族、次仁家族、商頗家族等等;那時候,每個貴族家庭,都有專門為該家族經商的商人,他們的進駐,使八角街的商業漸漸繁榮起來。一些大的商號也陸陸續續進駐八角街,如以經營內地絲綢、瓷器為主的北京商號,經營茶葉、鹽為主的云南商號,經營槍支、鐘表、德國黑啤酒的克什米爾商號,經營印度手工藝品的尼泊爾商號(尼商),經營羊毛、氆氌(做藏袍的專用布料)的邦達昌商號,經營佛教用品的熱振拉康商行等等。八角街的商品五花八門,大到槍支彈藥,小到針線,都有賣的。那時候的商品交易跟現在不太一樣:比如說五十年代尼商賣手表,他們把所有的表裝在一個口袋里,說好十塊大洋買一塊表。交錢后,客人自己伸手到袋子里摸,好壞全憑自己運氣。

老爸說,1954年,他只有五歲,挨過父親一頓打,他記得很清楚。那時候的八角街是很吸引小孩的。因為拉薩只有八角街才能買到各種玩具。不過,那時候的八角街也比較雜亂,常常有人喝醉打架鬧事,血流五步的事時有發生。當時流轉很廣的一句俗語說:天黑了不能去八角街,經常有壞人把轉經的姑娘弄哭了。一般貴族家的少爺小姐如果沒有傭人跟著,是不會去轉經逛街的。聽老爸講,他五歲那年,有個朋友到家里來打麻將,贏了很多錢。晚上老爸趁他睡著后,偷偷從他裝錢的黃袋子里偷了五個大洋。第二天一大早老爸趁傭人還沒醒來,偷偷溜到八角街,希望能買到一支槍。結果一般的槍都要一百二十個大洋,他只有五個大洋,買不到槍,便買了一大堆小孩的玩意兒,得意洋洋地回去了。哪知道德穆活佛已拿著皮鞭和繩子在大門口正等著他呢。那一頓狠揍,老爸說他好幾天屁股都不敢坐下。

過去的貴族家庭,主人自己是不親自經營生意的,聘有專門的人員打理。老爸說,在他小時候,家里就聘了兩個尼泊爾人做生意。尼商能吃苦,加之也信佛教,跟主人一般都處得很好。尼商住的房子跟回商和本地商人都不一樣,門口和窗戶涂成藍色,很容易區別。現在八角街的北面有處叫沖賽康的三層舊房子,30年代前曾經是駐藏大臣衙門,不知怎么后來演變成了尼商的聚集地。“我們家當年的尼泊爾商人就住在那個房間。”老爸朝右邊一個有鐵網的窗戶指了指。

沖賽康的對面西南角,就是大名鼎鼎的朗孜夏。朗孜夏本是堆龍朗孜莊園在拉薩的駐地,后被嘎夏政府收作拉薩市政府辦公室。一樓關押犯人,二樓辦公。過去,這里每天都會傳出農奴的慘叫聲和官員的喝罵聲。和平解放后,該處廢棄。2004年,朗孜夏經過維修,現已對外開放。

朗孜夏往前拐過彎,從右邊的巷子進去,就到了大召寺的東門。這個門,過去開傳召法會時,只供色拉寺的僧人出入,所以有“色拉寺后門”之說,門的左邊就是木如寺。傳說大召寺建成后,在它周圍又建了六座神廟,分別是:木如、嘎如、嘎瓦、嘎瓦畏、參康、參康塔瑪。今天,這六座神廟只有木如寺還在。木如寺在50年代前,還是四川、云南客商裝卸貨物的集散地。

從木如寺出來,往前走不到兩百米,左面拐角處有座兩層樓的黃房子。老爸說,這里曾經是他母親的娘家,過去叫“色波沖康”,意思是黃色的商店。現在,“色波沖康”已變成了瑪吉阿咪甜茶館,在一些關于八角街的文字里,瑪吉阿咪成了倉央嘉錯當年約會情人的地方。盡管至今為止,倉央嘉錯的詩到底是情歌還是修行歌還沒個定論,然而瑪吉阿咪甜茶館卻因了倉央嘉錯的詩而蜚聲海外卻是不爭的事實。

走過瑪吉阿咪,轉經道改向西。往前走不到一百米,南面就是曾經在八廓街上叱咤半世紀的邦達昌大院。

談到八角街的過去,不得不談到當時最大的商戶:邦達昌。藏地有這么一句民謠:“天是邦達昌的天,地是邦達昌的地,我連撒尿拉屎的地方都找不到。”由此可以想象,邦達昌當時在西藏的勢力大到何種程度。

“說起邦達昌的發家史,主要得力于十三世達賴。邦達昌本是西藏芒康地區的一個小商戶,家族主事的男人叫邦達·尼江,生有三個兒子:長子饒嘎,次子洋培,三子多布結。”老爸的敘說,如打開了一幅古老的八角街畫卷,眼前的小樓似乎又變成了那個車水馬龍的邦達昌商行。“邦達·尼江最初只是茶馬古道的一個普通商人,他為了把生意做進拉薩,便把一個女兒嫁進了桑頗家族,又娶了阿沛家族的一個女兒作兒媳。這種聯姻的方式,讓邦達昌很快在拉薩扎下了根。邦達·尼江和次子洋培又先后出任西藏地方政府海關關長,深得十三世達賴信任,被賜于貴族頭銜,并把羊毛、牛絨的專營權賜給了邦達昌。在極短的時間內,邦達昌家族的財富急劇增加,很快成了西藏第一首富。”

在邦達昌的頂盛時期,勢力遍及全藏,遠涉海外。在稅收和支差方面,跟嘎夏政府的矛盾也越來越尖銳。嘎夏政府尋找機會,把邦達·尼江的長子饒嘎流放到了印度。當時西藏的著名學者更敦群培也在印度,匯集了一批人,組建了西藏革命黨,饒嘎是主要的出資人和組織者。饒嘎此舉無疑激怒了嘎夏政府,趁他回拉薩時,派人把他暗殺了。從此,邦達昌家族漸漸走向衰敗,老二洋培和老三多布結先后病逝。曾經熱鬧一時的邦達昌大院也在1952年賣給了拉薩郵電局,成了郵電職工的單身宿舍。

老三多布結的兒子阿布貢扎現任堆龍德慶縣副縣長,另一個兒子在昌都。邦達昌大院幾經變遷,現在成了八角街打工者的出租房,曾經的八角街商貿巨頭已消失在歷史的塵埃里!

繼續往前走,轉經道慢慢向北,又回到了大召寺正門,一圈“帕廓”算是轉完了。

朝圣者:千里跪拜,只為

完成一個承諾

現在的拉薩,各大商場鱗次櫛比,商品之豐富,跟五十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購物,八角街已不再是唯一的選擇。轉帕廓對于我這一代人來說,遠沒有父輩那么神圣。除了偶爾陪遠方來的朋友去八角街轉轉外,已很少涉足此地。布達拉宮轉經道的興起,把八角街的人潮分流了一部分。習慣轉經的本地人,大多數都去轉布達拉,只有八角街周圍的居民才就近轉“帕廓”。

每年冬季,在大昭寺門口,總有一批又一批朝圣者千里迢迢趕到拉薩,來不及清理塵土就迫不及待地匍匐在寺廟門口,憑著千百年來不變的信仰,以五體投地的姿勢,向佛祖表達著內心的虔誠。千里朝拜,對于朝圣者而言,是一個關于承諾的故事,是完成心靈對佛祖的承諾!這個佛祖,就是大召寺的釋迦牟尼。

在這條青石板路上,所有的腳步都朝著一個方向,每天的形式和內容都是一樣的。構成這個人流的主要成份是八角街附近的轉經人、遠方來的朝圣者、八角街的商人、打工者、旅客、好奇的攝影人。來自不同區域、生活習慣和行為模式都截然不同的人們,每天以各自的理由匯集在八角街,形成了八角街獨特的文化形式。

冬季的八角街是最熱鬧。朝佛的人流如潮水一般涌來。人們常常轉啊轉的,就轉出熟悉的面孔來,打過招呼后,聊聊近況,談談兒女婚事,原本莊嚴肅穆的轉經路上便有了些人間話題。藏歷年前一天,我在八角街就轉出了三撥熟人。第一撥轉出了藏北的未婚媽媽旺姆,她帶著兩個妹妹和她兩歲的孩子,來祈求兒子健康成長;第二撥轉出了林芝雍仲村的修行者井巴喇嘛和他的母親,井巴喇嘛是帶修行出關的母親來朝拜釋迦牟尼佛的。第三撥轉出了日喀則仁布縣的一群尼姑,她們是趁藏歷新年期間八角街人多來化緣的;上周我在大召寺門口碰到安多的一家子:老阿媽、中年阿佳和三個孫子。大人磕頭時,小孩就在一邊玩得不亦樂乎,有時也跟著大人的樣子磕頭,動作質樸可愛。

趁他們休息,我走過去跟他們閑聊起來。中年阿佳叫格桑雍措,是老阿媽的兒媳。老阿媽已經六十歲了,還是第一次來拉薩。格桑雍措二十五歲時來過一次八角街。她說那年夏天她生病了,拖了兩個多月都沒好。她許下心愿,病好后要來拜謝佛祖。結果十天不到,病就好了。當年的冬天,她就在丈夫的陪同下來了拉薩,在大召寺門口磕了三千個長頭,每天下午轉十圈八角街。

格桑雍措說,這次主要是陪婆婆來拜佛。她們二月十號從家中出發,磕長頭來的,用了三十五天才到八角街,住在親戚家里,吃的糌粑和酥油都是從老家帶來的。每天早上七點從親戚家出發到八角街,轉兩圈后開始磕頭,十點時,原地休息一會兒。十點半繼續磕頭到中午兩點吃點兒帶來的糌粑,又磕頭到下午六點,再去轉五圈八角街才回親戚家休息。朝圣期間,每天的日子都這樣。格桑雍措還說,她每天磕兩百個長頭,老阿媽則磕三百個。“今天出來晚了點兒,磕頭時都已找不到好位置,所以才落在了后面,平時我們都在那里!”格桑雍措說著向大召寺正門指了指。

“今年我們準備在拉薩待一個月,可能磕不了那么多長頭了,孩子們還太小,要人照顧。還要去哲蚌寺和色拉寺拜佛。”格桑雍措理了理磕頭的毯子,把三個孩子攏在身邊。三個孩子老大七歲、老二五歲、老三才兩歲,見我跟她母親和奶奶聊天,都圍了過來,扯著我的衣角要照相。

“我在很小很小時就想來轉帕廓,那時候大人都說帕廓是天堂,有好多好多草原沒有的東西,還可以見到佛祖。想了幾十年,現在終于來了,一到拉薩就來見了佛祖,就算明天死了也值得!”老阿媽說這話時,雙手合十向著大召寺。陽光斜斜地灑在她身上,給她鍍上一層淡淡的金光。

這個時節,農區春耕已經開始,牧區也到了接羔旺季,大部分的朝圣者都已經回去了。留下來的大多數都是藏歷年后才來的,也已經到了朝佛的尾聲。我大致數了一下,今天在大召寺磕頭的人有八十六人。從穿著上看,大部分是從牧區來的。磕頭者手里都有一串佛珠,放在墊子上方。磕一個頭,就把珠子滑過一粒,以此計數。每人每天磕多少頭是不等的,有的人上午磕頭,下午購物;有的人是上午轉經,下午才磕頭。格桑旁邊磕頭的一對夫婦是從青海來的,他們打算明天回去,磕頭用的墊子今天用后就送給格桑了。過去,千里前來的朝佛者,臨走時都會把身上所有的錢財捐給寺廟,乞討回去;現在這種現象已經很少見,但大多數的朝圣者仍會把多余的錢捐給各個寺廟,僅留夠回去的車費。

卓瑪:打工,只為留在八角街

八角街除了轉經人和朝圣者,還有一個人群就是打工者和商人。商人是因為八角街的利潤而來,打工者則是因為低廉的房租和熱鬧的生活而留在了八角街。

平措是我跟蹤采訪多年的一個對象,他是逃婚來到拉薩的,一直住在八角街,在電視臺工作,除了偶爾回租住房住一下外,生活上已經完全脫離了八角街。他說他有一個朋友,從十四歲起就在八角街打工,叫我去看一下。

我們約好下午兩點在大召寺門口見面,直到四點他才帶著個女孩匆匆趕來。他介紹說,女孩叫卓瑪,就是他說的那個朋友。卓瑪個子很高,長發,普通話略帶四川口音。我提出去她的租住屋看看,卓瑪有些不太愿意,說是太亂了,又小又黑。平措勸說好一陣,才勉強同意。

卓瑪領著我們從大召寺廣場右邊一條小巷子進去,又穿過兩條窄窄的巷子,才到了她住的院子前,門口有兩位穿氆氌的阿佳坐在陽光下,相互抓虱子。見我們經過,停下手,不好意思地笑笑。

院門很低,進出都得低著頭。房子是過去的老房子,共兩層,是典型的夯土墻的木質結構,年久失修,二樓的圍欄大部分已經不在,從剩下的一小段精美的雕刻可以看出,這里也曾經有過奢靡繁華的時候。

卓瑪的房子就在一樓左邊,用木板在院子里隔出來的。進門有個五平方米左右的小間,擺著鍋灶等用具。灶邊上有道木門,卓瑪打開鎖,讓我們進去。

我跨進門,眼睛好一陣才適應。這是一間不到十五平方米的木板房,墻壁上貼滿了影視明星的招貼。東面墻上有兩個一尺見方的小窗,用布貼了起來,透進些微弱的光線。順墻壁放了三張藏式床。這種藏式床有些類似于內地的木頭沙發,白天可坐人,晚上當床。被子是普通的絲綿被。卓瑪說,像她這樣出來打工久了的人,都不愛用老家的手工被,嫌它太重了。

卓瑪給我們倒上水,坐到靠里的床上,給我們講她在八角街的生活。

“我十四歲就到了八角街,最初是給親戚當保姆。干了兩年,我就出來打工了。”卓瑪最早是在一家回族地毯店里干活。在八角街,回商、漢商占商家的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二是康區商人和本地商人。回族商人又以青海地毯商、毛皮商為主。卓瑪第一次打工就是賣地毯。“我們賣的地毯都是老板從老家發過來的,品種花色很多,價格又比本地手工地毯便宜,特別受牧區人歡迎。冬天朝圣者來了后,那是我們的銷售旺季,最多時一天要賣三十多張。”

八角街的回商中,很多人祖上就在拉薩生活,有的是十八軍的后代;有的是六十年代從甘肅、青海逃荒來拉薩的;有的是跟著老鄉到拉薩打工后留下來做生意的。拉薩的“回族”有個專門的稱呼:“藏回回”。他們有自己的清真寺,有自己的飲食習慣,有自己的朋友圈子。

本世紀50年代末期,八角街曾掀起一股回鄉潮。很多克什米爾商人、印度商人都回了老家。現在的八角街上,別看很多招牌上寫著“印度商店”、“克什米爾工藝品”,但該店真正的經營者往往都是本地商人和康巴商人。

卓瑪在回族店里打了兩年工后,經朋友介紹,到大召寺東門的一家漢族工藝品店上班。“就在邦達昌院子的外面。賣藏式帽子、首飾。”卓瑪起身給大家的杯子里續了水后,坐下繼續說。“我就是在那里認識了小張,他就在隔壁店里打工。”

卓瑪說的“小張”,當時是杭州絲綢店的小工。倆人的店一墻之隔,時間長了,彼此就熟悉起來。絲綢店里銷售的都是內地的綢緞,這種料子色彩鮮艷,手感好,無論城里人還是牧區人,都喜歡用內地絲綢做衣服。小張不會藏話,絲綢店里本來有位藏族小工,經常趁老板不在跑去泡甜茶館。

八角街的經商者在拉薩可稱得上一奇,他們會說多種語言的數字。就像卓瑪,她會用藏語、英語、阿拉伯語、日語、法語說出商品的價格。除藏語外,其他詞匯一個不會。卓瑪說,他們的語言都是老板教的,老板也只會數字。有了新的員工,老板第一件事是教會他們使用計算器,第二件事就是教他們用各種語言報價格。

卓瑪就是在幫小張翻譯時喜歡上他的。其實在認識小張之前,卓瑪已經有過一次婚姻。丈夫叫格桑,開大車的。八角街上現在銷售最好的工藝品都是從尼泊爾進來的。格桑就是負責從尼泊爾拉貨到八角街。格桑是日喀則農區人,初中沒畢業就偷偷來了拉薩。在西藏,農區人都有喝青稞酒的習慣,就如內地人喝開水一樣普通。格桑常常喝醉,喝醉了就打罵卓瑪。“那時候我臉上身上經常都有傷,人家來買東西問我怎么回事,都不好意思回答。”提起格桑,卓瑪似乎不愿多說。還是平措在一旁幫她說:“格桑是我的好朋友,就是愛喝酒。沒文化嘛,他和卓瑪生了個小男孩,都五歲了。卓瑪跟格桑分手后,和小張去了內地,格桑在八角街另租了個房子。孩子放在卓瑪老家,他有貨就去拉貨,沒貨就在甜茶館泡著。”

八角街的老房子很多,政府有規定,老房子不準拆,房主又不愿維修它,另在別處蓋了退休房后,便把舊房子出租給外來的打工者,一間十五平方米左右的房間一百五十元到兩百元不等。住在這些房子里大多數都是像卓瑪這樣的打工者。他們從小生活在偏遠的農牧區,在老人的佛經故事里長大,去拉薩、去八角街是很多農村孩子兒時的夢想。一旦有機會到了這里,便再也不愿回農村去,他們在八角街租個小房子,然后打工、倒騰小工藝品。

卓瑪跟小張到了內地后,無法適應內地的生活,趁小張去北京打工時又偷偷回到了拉薩。“他老家沒有轉經的地方,也沒有磕長頭的人,我不習慣。他們干的農活,我從來都沒干過,那個鋤頭,我以前見都沒見過嘛!”卓瑪雙手比畫使鋤頭的樣子,模樣挺滑稽。

卓瑪從內地回來后,又幫一個康巴女人看過兩個月工藝品攤。康巴女人嫌她不“兇”,把她辭退了。“她說只要游客拿起攤上的東西看了,就應該買,不買就不能放他走。我不能那樣做,所以她說我不兇,就不要我了。”卓瑪這么解釋。在八角街,我知道有這么一幫康巴女人,租個小攤賣工藝品,只要游客碰了她攤上的東西,就強行要人家買,否則就拉著人不讓走。

卓瑪現在在拉薩火車站做小工。工地雖然辛苦,但工資高,每天五十元錢,且天天結算。卓瑪說,她下班早的時候,會去轉兩圈“帕廓”,磕十個長頭。不管求佛有沒有用,求個心里平靜總是好的。有時她也去格桑那里看看,幫他洗洗衣服,收拾收拾屋子。“雖然做不成夫妻了,但也不做仇人嘛。”卓瑪笑著說。就在我們聊天時,有兩個在八角街打工的朋友聽說卓瑪在火車站打工后,來打聽情況,也想去那里上班。

在八角街,像卓瑪、格桑、平措這樣的打工者很多,他們有的只住在八角街,有的既在八角街工作,也在八角街生活。打工者的工資并不高,平均一個月六百元左右,但是房租便宜,吃的糌粑都是老家帶來的,生活費用低。最主要的是,生活在八角街,對于在鄉下的這些孩子來說,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家人到拉薩來朝佛,也有個落腳的地方。

桑單旺姆和她的甜茶館

我和老爸在八角街溜達,轉到木如寺的巷子盡頭時,邊上有個老式院落,院門陳舊破敗,一個小姑娘依門而立,好奇地望著我們,見我用相機對著她,極不好意思地轉身跑了。

我們從木如寺出來后,老爸想上廁所。說實在的,在八角街,找任何東西都比找廁所容易。轉完整個“帕廓”,也見不到一個明顯的“公廁”標志。轉經道邊上小巷子的拐角處、下水道邊,彌漫著濃濃的尿臊味兒。

老爸好歹也是個“文化人”,不可能隨便就地解決的。木如寺這條巷子實在冷清,過往人極少。好不容易從對面院子出來一個小伙子,老爺子趕緊抓住他打聽,小伙子朝院子二樓指了指。老爸把照相機、單腿架往我懷里一塞,趕緊跑了。

我抱著相機,拖著單腿架,坐在院子對面的石坎上,無聊地東張西望。剛才看見的那個小姑娘趴在對面一樓的窗口向我招手。我走過去問她有事嗎?她說她想拍張照片,問我能不能照了后送她一張,我說當然可以,給她拍了好幾張,還回放給她看。小姑娘看到顯示屏上的自己,極驚奇,連連說:“阿姨,你一定要送給我啊,你送來時,我打甜茶給你喝!”這時候我才注意到,小姑娘身后的小屋子里擺了兩張小茶幾,另一個小屋的柜子上放著五個暖瓶。

“你們家開的?你父母呢?”我問她。

“不在,轉經去了!”

我和小姑娘閑聊起來,知道她的名字叫桑單旺姆,今年十歲,沒有上過學,這個甜茶館是她母親開的,房租一個月三百元錢。平時來喝茶的人很少,除了院子里的打工者偶爾來買一壺外,很少有外人光臨。遇到宗教節日,到木如寺拜佛的人多起來,生意會好一點兒。我仔細看了看墻,發現這又是一個老房子,外墻斜斜地伸向上方。區別老房子和新房子一個標志就是看它的外墻是否朝里傾斜。50年代后修的房子,外墻壁都是直的,且是磚石結構。而之前的老房子墻壁是土夯起來的,往里傾斜。

在八角街周圍,甜茶館和酒吧是最多的。酒吧主要的對象是游客,開酒吧的人也曾經是游客。這話似乎不太好懂,這樣說吧:八角街周圍的酒吧絕大部分是到拉薩來旅游的人,到這里后,就不想走了,便在八角街周圍租個民房開酒吧。這種酒吧投資不大,準備些簡單的木頭桌椅,買點兒土味兒十足的藏飾布置一下房間,準備一些酒(主要是拉薩啤酒),再給酒吧取一個另類的名字。然后當老板的把在拉薩的旅友叫過來坐一坐,相互說些飄在西藏的故事,酒吧就算開張了。

這種酒吧本地人是很少光顧的,本地人去的酒吧基本上都集中在北京中路和德吉路上,裝修豪華,酒水品種齊全,城市味極濃;而八角街的酒吧主要是“藏飄”們去的地方。所謂“藏飄”,是指那些喜歡西藏,但又不是西藏人,年齡在十八歲到四十歲之間,沒有固定職業,冬天回內地掙錢、夏天在拉薩度過的一幫人。這一幫人是拉薩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故事。說起西藏,跟你侃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晚上,他們從一個酒吧飄到另一個酒吧,聆聽他人的故事也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故事。白天,他們或在寺廟里轉悠,或窩在廉價的出租房里睡大覺。就這樣年復一年地飄在西藏,本地人給他們取了個形象的名稱:“藏飄”。

八角街的酒吧是“藏飄”們宣泄情緒和發表感想的地方。開個這樣的酒吧賺不上大錢,但供一兩個人在拉薩生活還是綽綽有余的。

而八角街的甜茶館則是打工者去的地方。這種甜茶館就如桑單旺姆家的甜茶館一樣,最大的不會超過二十平方米,一般一進兩間。外間喝茶,里間打茶住人。老板以年輕姑娘居多,打茶的手藝用不著多好,年輕漂亮、能說會道是最主要的。甜茶館既不用去工商局注冊,也不取名字,顧客以老板娘的名字稱呼甜茶館,既賣甜茶,也賣酒、藏面,價格低廉,做的都是回頭客的生意,有些甜茶館的姑娘還提供廉價的性服務。對于收入不高的打工者來說,這種價格低廉的甜茶館已成了他們主要的交際場所。八角街的打工者、外地來的朝圣客都喜歡光顧這種小店,很多年輕人買上一壺青稞酒,可在甜茶館里泡上一天。

桑單旺姆家的甜茶館就是這樣的。小姑娘說,白天客人很少,晚上多一些,特別是周末,客人會玩得很晚。我第二天給她送照片時,桑單旺姆臉上有一塊青紫,她說昨晚有兩個人喝醉了打起來,她去收錢時,一個人把杯子扔到了她臉上。

甜茶館是個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的地方,各種小道消息滿天飛。大到巴勒斯坦的人肉炸彈,小到哪家的貓咪生了幾個崽,或者某某又跟某某鬧翻了,新找的女朋友是誰等等。酒酣耳熱時,一言不合,拳頭刀子都會上來。也因為這種地方是外來打工者聚集之地,哪個打工仔的老家來人找不到本人,只要給他住處周圍的甜茶館留個言就行了。

同樣是外來年輕人消遣的地方,酒吧在大召寺北面的居民房,甜茶館則占據著南面的居民房。兩個年齡相近的消費群體,走出八角街,他們心靈偶爾也有交匯的時候,回到八角街,他們卻有著自己的生活軌跡。

八角街是個集歷史、現實、未來于一身的地方。那些創造了八角街歷史的貴族們已經消失在時空的煙塵里,過往的繁華與熱鬧都積淀在了老房子故事中;好奇的旅客和操著各種鄉音的商人以及鄉下來的打工者,他們分別用自己的方式演繹著八角街的新傳奇;千里迢迢的朝圣者和僧侶們用五體投地的方式,在八角街的青石板上丈量著未來。每天傍晚,這股人流都會在飄浮的酥油燈映照下,和著大召寺的晚禱聲,迎著商販的笑臉,轉完一圈又一圈,書寫著八角街文化新的篇章。

作者簡介:羽芊,居于西藏拉薩。曾游走內地。拍過紀錄片,玩過攝影,著有長篇小說《藏婚》、《西藏生死戀》、《瑪尼石上》、《金城公主》、《不遲》等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www| 日本久久免费| 日本91视频| 伊人AV天堂| 999精品色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九色视频线上播放| 亚洲国产系列| 亚洲高清无码久久久|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线播放| 成人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热99re99首页精品亚洲五月天| 欧洲欧美人成免费全部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国产精品19p| 99久久精彩视频| 99久久国产自偷自偷免费一区|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日本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5388| 97se亚洲综合在线韩国专区福利|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成年人久久黄色网站|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6| 欧美精品1区2区|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奇米影视狠狠精品7777| 免费看久久精品99|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9啪在线视频| 99ri国产在线| 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 WWW丫丫国产成人精品| 午夜丁香婷婷| 欧美亚洲一二三区|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狂欢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品质国产精品无码|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 丁香五月激情图片|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无码又爽又刺激的高潮视频| 成人中文在线| 国产青青操| 欧洲亚洲欧美国产日本高清|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1024|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欧美精品高清| av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久久| 国产成人一级|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91亚洲免费视频| 欧美亚洲第一页| 在线va视频| 亚洲人成网18禁| 激情無極限的亚洲一区免费|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二区| 在线国产欧美|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思思99思思久久最新精品|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成人福利在线看| 欧美第一页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男女男精品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成人91|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成人韩免费网站| 免费一级全黄少妇性色生活片| 久久精品只有这里有| 69精品在线观看| 91精品情国产情侣高潮对白蜜| 91网站国产| 日韩小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第一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