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輝菊
摘要: 作者聯系現代社會生活,闡述應用文教學的重要性和教學方法,提出應用文寫作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學以致用。
關鍵詞: 應用文教學重要性學以致用
語文是學習和工作的基礎工具,是始終貫穿于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學科,語文教學適應教育改革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才能充分發揮其基礎學科的作用。新課程標準對初中語文教學內容的編排和教學方法的實施都作了重大調整,課程標準在七—九年級的階段目標中提出了“根據生活需要,寫日常應用文”的要求,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一、應用文教學的現狀
傳統的單一的課堂教學與單一的教材,重視分數而忽視能力,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有書本知識,缺乏適應社會生活和經濟建設的能力,所學知識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無甚大用,而有用的又學得少或沒有學,最大缺失表現在應用文的寫作上。學生因缺少對應用文的學習和練習,對一般書信、證明信、通知、啟事、廣播稿、廣告、說明書的格式和內容要求一無所知,更難以寫作和運用。有的甚至在生活、生產中鬧出笑話,例如應用文文種應用錯誤的,把“更改廠名啟事”誤寫為“更改廠名通知”,“停電通知”寫成“停電通告”;應用文用詞不當,如在“通知”正文后寫“后果自負”,在信封收信人姓名后寫上“爸爸收”等字詞,還有亂用“茲有”、“切切”、“蒞臨”等詞語的;有的人甚至連請柬的格式都不懂;能寫好個人簡歷、求職信的更是寥寥無幾。造成這些不良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學功利化占主導地位,教師教學一味注重易考題、拿分題,而應用文寫作在不少省市的中考中并不涉及,有的地區即使考了應用文,也一般局限在死的知識點方面,分值比重極小。教師教學時也就避重就輕,這種功利思想嚴重影響了應用文教學的開展。另外,廣大師生與生產、生活實際的直接聯系不多,應用文的實際應用少,沒有親身體會到應用文寫作的重要性。
二、應用文在現代生活中的重要性
應用文是應用于日常生活、學習、工作和公務活動中的具有實用價值與直接社會效用的文章,它是人們交流思想、互通情況、解決問題、處理事務的工具。在中國古代就有多種應用文,比如書契、文書、奏議、詔策、稟表、咨文、公函等,可見應用文與史俱來,是人們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交往日益廣泛,應用文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使用范圍越來越廣,應用文體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它已成為人們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重視應用文的寫作教學,既可以完善學生的語文知識體系,又可以為學生學習和生活提供有利的工具。掌握了這門工具,就能更好地服務于生活,服務于工作,服務于社會。
三、加強應用文教學
在多年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我借鑒了許多優秀教師的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的實際,采用應用文教學與寫作實踐相結合的方法,提高了學生學習和寫作應用文的興趣和質量。下面我對初中應用文教學提出一些建議。
1.應用文教學內容
初中學生也是社會生活中的人,所學語文知識應與社會生活緊密相連。教材上規定的應用文教學內容偏少,偏舊,跟不上現代社會的需要,我認為初中階段應用文教學內容應注重解決實際問題,應讓學生分年級寫作多種應用文。七年級可以便條、單據、通知、啟事、日記、私人信件、申請書、請柬、告示、海報等為主要內容。八年級主要學習書信類的倡議書和建議書,解說詞和說明書、計劃和總結、記錄和實驗報告、通告和廣播稿、電報和感謝信等。九年級應用文教學的內容為事務性信件、合同、民事訴狀、讀書筆記、演講詞、對聯、調查報告、簡歷、求職信等。
2.應用文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應貼近學生的實際,教學原則的制定力求“學以致用”。一是結合生活實例,使學生認識并理解應用文的重要性。二是讓學生了解并熟悉各類應用文體的文體格式、寫作方法和寫作規律。三是通過訓練使學生寫作水平提高,能夠熟練自如應付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應用文寫作任務。
3.應用文的教學方法
應用文寫作有固定的格式和特定的作用對象,特定的內容。不像寫作文學作品那樣靈活處理內容和形式,所以要相對枯燥乏味得多,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都應研究和創新。達到有效和高效,在教學實踐中嘗試使用一些便利方法。
(1)激發興趣法: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就會主動寫作。教師要從實際生活中選取富有時代氣息、新穎、貼近學生生活的例子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學對聯時,觀看影片《聯林珍奇》;教學“總結”時選用優秀學生干部的總結;教學“廣告”時,征集創意廣告等。
(2)比較歸類法:有比較,才有辨別。通過比較,學生能清楚地、深刻地掌握相關應用文的異同點,寫作時更準確無誤。例如“通知”與“通告”,報告與“請示”,“計劃”與“總結”,“賀電”與“賀信”,“倡議書”和“建議書”等。
(3)時事訓練法:應用文教學方法上應精講多練,采取“學一步,寫一步,練一步”的訓練方式,如果根據時事實際情況,打破教材的編排,調整課程安排,做到有的放矢,會收到更好的效果。例如:開學初指導學生訂立學習計劃,課外閱讀計劃,生活開支計劃;“文明禮貌月”寫廣播稿;“五四”節前寫入團申請書;“教師節”前給老師寫慰問信,“重陽節”前寫倡議書;“國慶節”前與演講詞;學物理時寫實驗報告,等等。
(4)點評互改法:作文評講是提高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通過批改作文能及時發現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及時糾錯,使學生從實例中辨別、借鑒,迅速提高寫作質量。教師可舉典型習作進行糾錯示范,然后學生將習作自改互改,有時間重新寫作。學生心中“模本”印象更深刻,對錯思辨更清晰,在評改中獲得借鑒,從而提高寫作水平。
4.應用文的考試評估
應用文是初中階段平時考試和升學考試的必考內容,這樣才能真正檢測到學生對應用文的掌握情況,才能督促學生對應用文寫作的重視,從而激勵學生更好地學習應用文。
總而言之,應用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在這個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不斷探索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大膽創新,優化課堂教學,采取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從而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更好地為學習、生活服務。
參考文獻:
[1]朱傳世.初中語文應用文寫作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