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紅
摘要: 目前,青少年犯罪日益增多,針對中學生的法制教育已經刻不容緩。要加強中學生的法制教育,首先,要強調法制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其次,法制教育要求教師的專業程度和法學水平要較高;再次,法制教育要與社會生活緊密相連;最后,法制教育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關鍵詞: 中學生法制教育社會
學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要陣地,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識已擺在教育工作者的面前。中小學校法制教育是教育青少年學生知法、守法,減少青少年犯罪的最有效途徑。青少年犯罪是我國當前嚴重的社會問題之一,從數量上看,青少年作案成員占全部刑事犯罪作案成員的比例逐年增長,主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學校多年來忽視甚至放棄法制教育的結果。“加強法制重要的是要進行教育,根本問題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小學、中學都要進行這個教育。”鄧小平同志的講話指出了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指明了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徑,也就是加強法制教育。加強中小學生法制教育,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保證。把法制教育工作放在教育事業的突出位置上,堅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積極探索新時期教育法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為建設教育強州,推進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學校法制教育的現狀與社會要求是不相適應的,這直接反映了教育發現化的進程。那么如何在中學進行法制教育呢?
一、強調法制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
法制教育是學校德育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法制課程的相設置要合理不能僅僅流于形式,如課程表上有法制教育課,上課時卻是語文或數學老師上,或有的學校半年才上一次課制課。把法制課排除在素質教育內容之外。這樣,不系統、不全面、無規律,缺乏內在連續性的法制教育,顯然是與學校教育脫節的,法制教育不是學校某一單項的任務,而是一項引領學校整體發展方向的全局工作,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創辦特色內涵學校,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讓領導放心,讓家長放心,讓家長滿意,讓社會認可,就必須依法治教,就必須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就必須依法保障學校師生的合法權益,并接受監督,就必須構建科學發展的管理理念、運行機制和保障機制,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因此,要擺正法制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
二、法制教育要求教師的專業程度和法學水平較高
現在的法制教育課,多數由班主任老師擔任,教師法制專業素質不高,沒有專業的法律知識,從來沒有接觸過法律,再加上自身的法律意識淡薄,相關知識比較匱乏,在教學方法上照本宣科,進行填鴨式教學,缺乏精彩的現實中的事例講述,使課堂死氣沉沉,成為純粹法律知識的講述,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因此,學校的法制教育要與一些專業的法律人才長期掛鉤,讓一些現實中的案例進入學校,進入課堂。在校園里多組織活動、講座、討論、知識競賽等形式多樣的法制教育內容,豐富中學生的校園生活,減少危機行為,對形成良好的校風起到積極的作用。學校定期或不定期對全校教師進行法律法規教育和培訓。法制副校長、法制教師積極參加市、區、組織的各項法規學習培訓。消防支隊教管對全校師生進行消防知識課,組織學生參觀污水處理廠、勞教所等,廣大教師要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自覺將法規意識貫穿于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學校還要在安全法制教育方面加大投入,為教師多配發一些普法小雜志、報紙和其他學習資料,學校要建立每個人、每個學生的法制教育管理資料,建立依法專項資料,實施規范化管理、專業化管理。
三、法制教育要與社會緊密相連
十四五歲的青少年最容易激動,最容易受到誘惑,也最容易違法,特別是一些娛樂場所帶給中學生很大的誘惑。因此,中學生的法制教育要與社會緊密相聯,這是社會、教育和人的發展的共同要求的必然選擇。法制教育應該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我們的教育活動也應該走向社會,應該主動走出去。學校法制教育工作,是教育事業深化改革,加快法制教育發展的客觀需要。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合一”的法制教育網絡,開辟法制教育和第二課堂,積極與社區、法院等部門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學校法制教育工作。風穴派出所、汝州市法院、汝州市檢察院都是我校的社會實踐基地,利用這些實踐基地參加社會實踐的機會,邀請法官、檢察官為我校學生做專題講座,邀請檢察官為我校學生做專題報告。談網絡條件下如何維權,談網上購物法律誤區和盲區,談如何預防網絡犯罪,談青少年如何預防上當受騙,談青少年如何加強自我保護,談預防突發事件的措施和方法等,許多對老師來說很專業化的內容,在他們那里有典型生動的案例,又有精辟到位的理論分析,既通俗以懂,又富于理論依據,學生們在報告中既感受到了飛速發展的時代的脈搏,又受到了深刻的法制觀念的熏陶。把組織開展系列道德法制教育活動,把培養中學生的法律素養,增強法律意識作為重點,注重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和藝術修養。
四、法制教育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據一項調查分析,當代的中學生心理問題日益突出,不同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們教育工作的當務之急,寓理論教育于實踐活動之中又是重中之重,這樣才能形成科學系統的學校法制教育課程體系。有針對性地開展法制教育,使學校教育逐步走向制度化、規范化、經常化的軌道,逐步建立學校法制教育課程體系,使法律教育成為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實行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人管理,聘請具有專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學校組織活動,開展心理疏導工作,輔導老師與學生利用心語卡、書信、電話等形式建立聯系方式,密切聯系,老師能根據學生的心理狀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因勢利導,開啟學生的心靈,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部分學生的轉化,糾正一些不良行為,有效預防不良勢頭的蔓延。例如,我們通過日常行為規范的養成加強法制教育,通過交通法律的教育,要求學生嚴格遵守交通規則,為此我們還提出“不違反校紀,做合格中學生從我做起”的口號,要求學生不接受,不流通假幣,自己維護班級秩序,要求學生樹立維權意識,維護自己的和合法權利,引導學生尊重同學,包容他們的個性,不打人、不罵人、不侮辱誹謗他人,要求學生在宿舍休息時超過一定的時間不大聲喧嘩,以免影響他人休息,等等,從這些生活中的細節小事做起,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法制教育的重要作用。
總之,各有關部門要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加大社會治安治理的力度和對文化市場與意識形態方面的治理與管控,特別是加大學校周圍環境的整治力度,從根本上清除危害青少年健康的各種精神污染,為廣大中學生的法制教育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把法制教育與文明共建、社會教育、家長教育有效結合起來。堅持法制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堅持法制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堅持法制教育與生活相結合的全社會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促進中學生遵紀守法,使中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不知不覺地養成認真學法、自覺守法、善于用法、勇于護法的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使法制教育事半功倍,最終實現學校法制教育的培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