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良

社會主義,是現代文明發展和矛盾的產物,社會主義在其發展的過程中改造了資本主義,開辟了東方現代發展之路,開創了文明發展的新階段。她不僅深深地影響了20世紀世界歷史的進程,而且仍然是新世紀人類生活的共同價值和發展的基礎。我們要認識當代社會主義新發展,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創造世界美好的未來。
社會主義價值在生活中繼續弘揚
在世紀轉折關頭,社會主義發展由于蘇東劇變而發生了曲折,西方也有人提出所謂的“歷史終結論”,預言冷戰之后將是資本主義的世界,21世紀將沒有社會主義的一席之地。但僅僅二十年,世界社會主義卻是另外一種情形:科學社會主義,以現實社會主義國家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共產黨為代表,其建設社會主義和實現社會主義的探索有新進展;民主社會主義,以“新第三條道路”為內容,政策調整政黨轉型,在國際金融危機起伏中反思推進;民族社會主義在拉美崛起,在西亞北非變局中演變;紅綠組合的生態社會主義得到更廣泛的“認同”,影響著各國的政策制定與發展進程。此外,還有學者研究社會主義的“活躍”、國外馬克思主義的進展、左翼“替代運動”(從反全球化到替代自由主義的全球化)的高漲等等。可以說,世界社會主義在新的背景下正加速經歷著新的“蛻變”。
大浪淘沙,社會主義的觀念在更新、社會主義的政策在變化、社會主義的組織在調整、社會主義的流派在嬗變,社會主義運動的確在經歷著歷史的選擇,但是真正銷聲匿跡的只是那些失去其必然性的觀念、理論、政策、模式和組織,代表真正人類未來的社會主義價值、理論、運動在生活中繼續弘揚,在低潮中繼續孕育,在挫折中不斷奮起。總體而言,世界社會主義雖然還沒有最終走出低潮,但它仍在生活中以一種必然性體現其旺盛的生命力。鄧小平在蘇東劇變后曾深刻指出,“一些國家出現嚴重曲折,社會主義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經受了鍛煉,從中吸取了教訓,將使社會主義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
值得指出的是,在看待世界社會主義發展態勢問題上,不應停滯在傳統的思維定勢上,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恩格斯晚年在認識社會主義發展“態勢”時就有變化,他不僅看工人的“街壘戰”,而且更重視“選舉戰”,因為選票反映“工人階級的政治覺悟”,已成為更現實更重要的斗爭形式。今天看社會主義建設的“狀態”,也不能光看“公有制”的比重,還要在“結構”的基礎上看實現人民群眾共享的“功能”、看人的發展的“結果”。如果我們不僅看社會主義力量的規模、人數、選票、國家的人口、實力,還看其它社會主義新因素和新方面的變動發展,比如社會主義因素在舊世界的增長,社會主義本質在現實中的實現,社會主義價值的“認同”程度,以及社會主義在理論、實踐、制度方面的創新與發展等,那將會大大豐富我們觀察世界社會主義的視野,深化我們對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認識。
社會主義發展的實質是從傳統到現代的“轉換”
從世界范圍看,自1516年托馬斯·莫爾發表《烏托邦》至今,社會主義經歷了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現實,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而現在又經歷著從傳統到現代的發展。“什么是傳統社會主義、什么是現代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又如何經歷從傳統到現代的發展?”這是一個基本問題,需要研究探討。
關于傳統社會主義。從歷史上看,社會主義首先產生于資本主義現代化之早期的西方社會、“工業化時代”和自由資本主義,繼而從西方無產階級爭取解放的武器變為東方先進分子爭取國家現代化發展的工具,在全球化進程中,在經濟文化相對落后國家獲得獨特的發展(后者有積極的應變,也有消極的繼承)。這個時期的社會主義由于產生和發展的特殊世情、國情、民情和時情,因而帶有那個時代的特征并形成了一系列階段性特點。今天而言,可以被稱作“傳統”的社會主義。
傳統社會主義的背景是近代的歷史,尤其是上兩個世紀的歷史,其載體是各種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其中西歐的社會民主主義和以蘇聯為代表的現實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有著特殊的地位。有人把傳統社會主義概括為工業化時代的社會主義,把現代社會主義與信息社會、知識經濟等或所謂后工業社會相聯系,進而研究其世界觀、發展觀、社會觀、國家觀、福利觀等;另一些人則突出研究所謂傳統社會主義實踐,其中最重要的是西方社會民主主義的福利國家模式和現實社會主義國家高度集中的模式。
傳統社會主義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她改造了西方的資本主義,開辟了東方的現代化道路,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現代文明的發展,但傳統的社會主義也有其歷史和時代的局限。其突出表現就是新世紀轉折時期,傳統社會民主主義的危機、轉型和蘇聯東歐社會主義的改革、劇變。
危機和挑戰的存在不表明社會主義必然消亡,而是表明社會主義必須經歷從傳統到現代的發展。要使社會主義從傳統走向現代,就必須首先使其建立在“現代”的基礎之上。
所謂社會主義從傳統到現代的發展,就是社會主義必須反映當今時代的特點,回應時代的要求,對變化了的實際的適應及其在此基礎上理論、實踐的創新和與時俱進。時代的變化是一個客觀的過程和復雜的命題。這里的“時”不僅是時間,而且具有豐富的社會內涵,具體而言:就是社會主義適應信息化、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就是對資本主義這一現代文明的主要和現實的載體的揚棄和發展;就是世界不同地區、不同水平的現代化事業的發展和在現代化道路上具有各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探索和升華。社會主義不僅要堅持社會主義的原則,還要賦予其鮮明的時代特色。新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不僅必然體現民族特色,而且還要有時代特點。而在中國,就是要“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90年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具有“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
現代社會主義發展的新特點
人類歷史的發展是一個自然的歷史過程,社會主義從傳統到現代的發展也有其特殊的規律。我們注意到當今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一些突出的基本特點。這些特點與我們所探討的現代社會主義密切相聯,初步概括起來有如下幾方面:
一是世界社會主義發展體現出其內在的“必然性”、“復雜性”和“長期性”。一方面,社會主義在我們的時代仍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但“社會主義必然經過長期發展后才能代替資本主義”,“資本主義是不能消滅的,只能被超越”。
二是世界社會主義發展體現出多元化、多樣性特點。社會主義不是一種模式而是多種模式,社會主義必然要從實際出發,有自己的特點,“走自己的路,建設本國色彩的社會主義”。這是社會主義認識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
三是世界社會主義的發展體現出廣泛的“包容性”特點。在和平與發展的時代,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是對立的統一,社會主義國家尤其要把縱向的“繼承”轉變為橫向的“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理論構建和政治實踐上是一種成功的“學習借鑒”、“適應性學習”,是一種“超越”。
四是世界社會主義發展體現出一種強烈的創新性特點。社會主義要堅持,必然要發展,要理論聯系實際,從實際出發適應新時期的特點,實現與時俱進。
此外,世界社會主義還有許多方面特點,比如全球化與民族性特點,比如民主化與人民性并重,比如市場經濟與生態文明等。隨著研究的深入,相信我們的認識會更加豐富,進而得出對相關問題更有說服力的結論,為黨的理論創新,為社會主義的研究作出貢獻。
(作者為中共中央黨校科社部教授、博導)
責編/(見習)袁靜美編/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