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東



“五上五下,十浪循環”,是筆者提出的波浪理論修正形態,簡稱為“十浪循環”(詳見2012年5月26日、6月2日《股市動態分析》周刊)。這一理論認為,在日線及以上的絕大多數時間周期中,市場是以“五上五下,十浪循環”模式循環運行;而傳統的“五上三下,八浪循環”,僅出現在小時周期中?!笆搜h”波浪理論的提出并非是空穴來風,更不是無中生有、嘩眾取寵,本文將從均衡對稱的角度對“十浪循環”再做闡述。
由于最小的波浪是小時浪,因為沒有子浪,小時浪可以看成是波浪誕生之初的幼稚形態,類似于一種“隨機游走”模式。既然是不成熟形態,小時浪當然不具備成熟模式的應有特征。所以在小時浪中,市場以隨機生成的“八浪”模式運行。而在日線及以上的絕大多數時間周期中,由于具有了具體的不同結構,開始男女有別,表現出“授受不親”,雖然子浪同為推動浪,但結構明顯不同,驅動浪、調整浪能夠顯著區分,于是市場開始以“十浪模式”循環運行。本文所分析研究的,亦是成熟結構,即日線及以上的時間周期。
圖1是一個完整的“十浪循環”。圖中浪一、浪二分別為驅動浪、調整浪,數量比例為1∶1,即一個驅動浪對應一個調整浪。再來看它的子浪:驅動浪一有1、3、5三個推動浪,2、4兩個調整浪;而調整浪二則倒了過來,有a、b、c三個調整浪,A、C兩個推動浪。兩者相加,正好是五個推動浪、五個調整浪,推動浪、調整浪保持1∶1的比例關系。而大一級浪一浪二推動浪調整浪數量比例仍為1∶1,與其子浪中推動浪調整浪比例是一致的。這種吻合是偶然還是必然?
圖2是陰陽八卦魚圖。再來看中國古代的《易經》。《易經》的文化哲學思想精華即——陰陽協調平衡?!瓣庩柣パa,剛柔相濟”的思想,來自于我國遠古哲人對宇宙自然,人類社會的各種事物、現象所作的概括?!疤煜氯f物,皆由陰陽,或生或成,本其所由之理,不可測量之謂神也?!痹诠糯日苎壑?,萬事萬物皆可一分為二,都存在著兩種相互對立,又相互補充的極端力量?!盁o有陰陽,不成萬物”,表觀了“陰陽”的對立程度和一分為二、合二而一的對立統一辯證觀點。
推動浪與調整浪的關系,是不是符合《易經》的陰陽協調平衡思想呢?筆者看來,這是一致的。推動浪與調整浪的關系,正如圖2中的陰陽八卦魚相互對應、互相包容、協調平衡、對立統一。數量上保持對等的平衡關系,運行時間上對立統一,此消彼長。有如男女性別比例,一男一女是一種和諧的均衡對稱關系。重男輕女,則男女性別比例失調,比例失調就會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甚至引發社會動蕩,造成不和諧。社會動蕩的結果是重新建立平衡,要么男人數量降下來,要么女人數量增上去,再度達到1∶1均衡性別比例,社會才會和諧,和諧了才能國泰民安,穩定發展。
再來看圖1。驅動浪一擁有三個推動浪、兩個調整浪,顯然不符合“陰陽協調平衡”,不平衡,就要發生激烈變動,于是浪二調整浪出現了。與浪一相反的是,浪二的推動浪調整浪數量正好與浪一倒了過來。此時,推動浪、調整浪數量趨于一致,平衡重新建立。更進一步分析,驅動浪的子浪是三個推動浪兩個調整浪,這顯然是一個非均衡狀態。實事上,驅動浪的作用就是打破均衡,突破性生長。然而這種突破常常會導致偏離最終目標,再加上又是一種非均衡狀態,長期發展難以為繼,此時調整浪的出現顯然是很有必要的,調整浪的作用正是在“糾偏”,再度建立平衡。通過一對一的糾正,使得驅動浪能最終能夠到達預定目標,見圖3。
來看圖4的“五上三下,八浪循環”模式。圖中,浪一共有三個推動子浪,兩個調整子浪;浪二有兩個推動子浪,一個調整子浪,加起來,浪一浪二共有五個推動子浪、三個調整子浪。大一級浪一浪二的推動調整浪是1∶1對稱協調比例,而其子浪推動調整浪卻是5∶3的非對稱協調比例。比例失調,將難以為繼。這也是與中國傳統《易經》的“陰陽協調平衡”思想相矛盾的。
再來看圖1中浪二調整子浪a-b-c,對照浪一的調整子浪2,可以說是三重調整浪,也可以說是多重調整浪。艾略特對調整浪做了具體分類,分為簡單調整浪、復雜調整浪。而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簡單調整浪、復雜調整浪,艾略特卻沒有給出答案。如果說浪一的子浪調整浪2是簡單調整浪的話,那么浪二的子浪調整浪a-b-c則可以稱之為復雜調整浪。簡單調整浪、復雜調整浪的出現位置更不是隨機的,而是有規律可尋。顯然,它決定了大一級浪是驅動浪還是調整浪。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萬物之生,負陰而抱陽,莫不有太極,莫不有兩儀。氤蘊交感,變化無窮?!拔迳衔逑拢搜h”是不是符合中國古代的《易經》思想?留給大家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