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曙剛 趙華恩 王海軍 王爽 張旭堯
摘要: 作者運用實驗法、問卷調查等方法,抽取秦皇島市高校2010級體育選項課為排球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對研究對象進行傳統的教學評價和過程性教學評價研究。結果表明:過程性教學評價更具客觀性和合理性,能夠有效提高學生體育成績,激發學習興趣,改變學生學習態度。
關鍵詞: 過程性評價教學評價高校體育選項課
體育教學評價是體育教學的一個基本環節,[1]長期以來,我國高校專項課體育教學一直采用終結性的考核方式,注重對結果評價,而忽略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身體素質、技能及情感因素等方面的發展和提高的過程性評價。本文旨在通過對研究對象應用兩種教學評價方法的對比,探究哪種方法更有利于學生身體素質、運動技能的提高,更能有效促進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展,以為同行的研究提供理論依據和數據參考。
一、研究的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秦皇島市高校體育選項課教學。
(二)實驗法
隨機抽取燕山大學、河北科技師范學院、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河北建材學院、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2010級選修排球課的學生(每所學校抽取120人,每30人為一個班,其中規定一班和二班為實驗組,三班和四班為對照組。)。實驗前,對學生進行了身體素質測試,均無顯著性差異。實驗時間為2010年3月-7月,學時為36學時。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采用過程性教學評價和傳統評價方法為評價手段。每所學校研究對象的教學內容、教學時數和任課教師均保持一致,只有評價方法不同。實驗后由排球教師分別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綜合評分,所獲得全部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統計結果結果用±S表示。當P<0.05為差異具有顯著性(*),當P<0.01為差異具有高度顯著性(**)。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高校體育選項課學生學習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傳統體育教學評價主要是通過標準化的運動技術和技能、體能測試等手段,綜合這些測驗結果決定學生成績[4]。此種評價體系下,必然會用統一標準要求所有學生。造成高起點者上課輕松且能獲取高分,使其認為排球選項課缺乏挑戰性,逐漸失去上課興趣。而低起點的學生反而會認為排球選項課太難,即使再努力也不能取得好成績,嚴重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提高學生的體育成績。我根據相關理論知識設計了高校排球評價方案。將排球選項課分為三部分進行評價,由技術考核、身體素質和平時成績三部分組成。其中技術占60%,包含技術評定(30分):動作規范程度(10分)、提高幅度(10分)、學習態度(10分)和達標(30分):提高幅度(10分)、完成規定動作(10分)、學習態度(10分)。身體素質占20%身體素質評價(20分)注:男1000m,女800m(10分)+運動成績提高幅度(10分)平時成績占20%:教師評價(10分)+集體評價(5分)+自我評價(5分)。
(二)實驗組與對照組傳球的測試成績對照分析
在體育選項課教學中采用不同的評價體系,對于學生體育選項課的學習產生了不同影響,現將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專項素質成績、平時成績和身體素質成績進行統計分析,分析結果表明,實驗組專項素質的技評成績(24.33±3.65)和達標成績(22.60±3.37)均高于對照組的技評成績(21.93±3.21)和達標成績(21.33±2.28),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P=0.013,P=0.018)。實驗組學生的平時成績(18.40±0.89)和身體素質成績(18.43±1.01)明顯高于對照組平時成績(19.18±0.95)和身體素質成績(19.18±0.95),且差異具有高度顯著性(P<0.01,P=0.001,P=0.000)。由于過程性評價是具有鼓勵和發展意義的評價方式,使學生及時了解和掌握自己的進步和不足之處,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評價次數越多,學生獲得的反饋越多。可使原來處于不同基礎的學生真正體驗到體育所帶來的樂趣,從而提高了學生的體育成績。
(三)實驗組與對照組體育學習興趣測試結果對照分析
將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第3次發放學習興趣的調查問卷表明實驗組的學習興趣為(37.81±3.2741)而對照組的得分為(35.92±3.4287),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P=0.029)。在第1、2次的測試中實驗組學生與對照組學生學習興趣差異不具有顯著性(P﹥0.05)。而在第4、5次發放學習興趣調查問卷表明實驗組的學習興趣分別為(40.11±3.3511)、(40.98±3.1705)而對照組指標為(36.03±3.4187)、(36.77±2.1340)。實驗組學習興趣的得分情況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非常顯著性(P<0.01,P=0.029,P=0.000)。在前兩次的測試中兩班的學習興趣的變化不大,可能是剛開始學習專項體育課學習興趣敏感性不強導致的,而過程性教學評價是將顯性評價與隱性評價、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學生自我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是多種因素的集合體。在評價過程中更加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所有的學生都獲得鼓勵,都能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不斷提高學習興趣,通過多方面來評價學生的體育成績,使那些身體素質較差但很刻苦的學生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
(四)實驗組與對照組體育學習態度測試結果對照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班體育學習態度在前兩周沒有明顯的變化,第3周后,平均分明顯提高,說明過程性教學評價能夠使學生情感體驗轉向積極方向,讓學生由被動地接受轉變為主動地探索、尋求知識,從而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態度。第3次發放學習態度的調查問卷實驗組的學習態度(36.81±3.1578)明顯高于對照組(36.81±3.1578),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P=0.038)。第4、5次發放學習態度調查問卷表明實驗組的學習態度分別為(38.27±3.1204)、(39.53±3.0872)而對照組分別為(34.43±4.1257)、(35.27±4.1950),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非常顯著性(P<0.01,P=0.0014,P=0.001)。過程性教學評價重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身體素質、技能及情感因素等方面的發展和提高,激發了學習的主動性,同時激發了教師積極思考,進而使學生對體育的學習態度越來越正面。
三、結語
過程性教學評價比終結性評價更具客觀性和合理性;過程性教學評價方法和傳統的教學評價方法相比,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體育成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學生學習態度,并且使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
參考文獻:
[1]唐靜萍.談體育教學的過程性評價[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2,(4):144-145.
[2]陳蓓蓓,王文麗,宋立.普通高校發展性體育教學考核與評價的實踐研究[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00,13,(2):230-233.
[3]王景英.教育評價理論與實踐[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298-302.
基金項目:河北科技師范學院指令性項目“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YZL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