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潔
摘要: 目前,我國已進入了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時期,激勵的社會競爭對人才素質的要求隨之提高。高職類院校是我國培養高級技能型應用人才的主要陣地,在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形勢,高職院校職業技能鑒定存在的諸多問題開始顯現。本文分析高職院校職業技能鑒定工作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法。
關鍵詞: 高職院校職業技能鑒定問題對策
開展職業技能鑒定工作,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是實施職業人才培養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我國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手段。精湛的職業技能是高職學生參與社會競爭的有力武器,是其生存之本、發展之源。隨著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在高職院校的逐漸深入,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存在的諸多弊端開始顯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職業技能鑒定的質量,制約了職業技能鑒定效能的發揮。本文對高職院校職業技能鑒定工作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和解決方法進行了具體闡述。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鑒定標準不完善。
自我國職業技能鑒定制度實施伊始,《職業技能鑒定規定》就明確提出“統一編制職業技能鑒定試題,建立職技能鑒定題庫”的要求。高職院校的職業技能鑒定一般由各地市的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從鑒定題庫中抽取相關工種的鑒定題鑒定。然而,由于各地市鑒定中心的鑒定題庫均來自各高職院校,各高職院校在命題、出題范圍、試題形式、難度系數等方面均未形成統一的標準,往往導致鑒定題庫與教學內容脫節,職業技能鑒定試題庫不完善、試題結構缺乏有機統籌、各地區技能鑒定標準不一,使職業技能鑒定的質量受到影響。
2.缺乏高素質的鑒定員,技能鑒定有失精準性。
職業技能鑒定基本分為理論測試與實際操作兩個層面。職業技能鑒定員是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的實際操作者,是評判學生技能等級的主導者。在實際操作的層面,鑒定員的道德水準和業務素質對職業技能鑒定的結果將會產生重大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支高質量的鑒定員隊伍是保障技能鑒定工作質量的關鍵所在。但是,高職院校鑒定員無論是從數量上講還是從質量上論,其現狀都不容樂觀。當前高校中“雙師型”指導老師的缺乏,使得學生們無法接受最新的職業技能知識,這嚴重影響了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和提高。各地市組織的鑒定員培訓,只注重國家宏觀政策的宣傳,忽略了對專業知識與技能和職業道德的培訓,也影響了鑒定員自身業務能力的培養。
3.職業技能鑒定過程有待進一步細化。
當前高職院校的職業技能鑒定往往數量龐大,鑒定時間短,鑒定任務繁重。大多數高職院校為在短期內完成鑒定,一般會縮短鑒定時間,簡化鑒定過程,使鑒定過程趨于簡單,難免出現紕漏。
4.勞動保障部門的監督與監管需要協調。
目前,高職院校的職業技能鑒定正在大規模開展,逐步成為職業技能鑒定工作新的增長點。但高職院校職業技能鑒定工作是新生事物,各地市及省職業技能鑒定中心缺乏對它的系統研究,勞保部門尚未形成整套的監督管理制度,致使鑒定工作系統性差,使學生取得的職業資格證書的含金量受到影響。
5.高職院資金投入不足,鑒定設施不夠完善。
職業技能鑒定考核和鑒定的核心內容是技能操作,應強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但部分院的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實訓基地嚴重不足,實驗設備無論是數量還是更新程度都遠遠滿足不了職業技能鑒定考核和鑒定的需要。有些工種的實驗設備由于資金缺乏,設備、工藝、場所和其他條件與生產實際相差較遠,因此學生參與鑒定的合格率較低。
二、解決問題的對策
1.加強聯系,完善職業技能鑒定題庫的開發。
目前,高職院校的職業技能鑒定體系已趨于完善,絕大多數高職院校已根據開設課程的具體情況建立了相應工種的理論與實踐操作鑒定題庫,但該題庫一般只針對本學院適用,而對社會上同行業同工種的技能鑒定無法適用。因此,必須進行如下改進。
(1)各地市職業技能鑒定管理部門應主動加強與高職院校的交流與聯系。針對各個高職院校開設課程的具體教學內容,組織各個行業的考評員制定相應的鑒定題庫,使學生所學內容與技能鑒定考核內容真正結合起來,真正實現學有所用。
(2)高職院校的職業技能鑒定題庫的開發可以吸納社會上同一行業、同一工種的國家職業技能鑒定題庫中的優秀內容作為其補充。高職院校的技能鑒定考核可以在實操方面添加社會上正在通用的實操題庫作為其考核學生的有益補充,以達到使學生真正融入社會的目的。
(3)定期組織開發高職院校職業技能鑒定題庫的鑒定員、專家深入企業、公司進行生產實踐,使其能夠準確把握各個行業工種的發展趨勢,并將其應用到高職院校技能鑒定題庫的開發中。
2.加強督導,為完善職業技能鑒定體系提供組織保障。
實行質量督導工作制度,采用將行政督導與技術督導相結合的方法,由行政部門組織實施和委派質量督導人員不定期地現場督考。每次開展職業技能鑒定的工作計劃、實施方案、工作安排、考核鑒定等重要環節,均應事先征詢質量督導員的意見和建議。考核鑒定時要有質量督導員現場監督指導,以保證鑒定工作的規范和公正客觀性。質量督導人員是實施鑒定質量督導工作的主體,提高質量督導人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增強質量督導人員的督導業務能力,是保證鑒定質量督導工作順利實施的關鍵。要依照質量督導人員的資格條件,并將是否具備為人正派的品質、強烈的工作責任心、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實事求是的作風作為必備的條件。對質量督導人員實行建立誠信檔案的管理辦法,對有違規違紀記錄的,一律取消其資格。
3.加強師資建設,提高教師素質。
具有高技能素養和高理論涵養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是推進高標準、高質量的技能鑒定工作順利推進的前提條件。具體而言,高職類院校的教師除了要具備較高的講解專業理論知識,帶領學生進行實踐操作的能力,還應具備敏銳地洞察社會技能需求的能力,從而實現在加強理論講解和技能實踐的過程中,促進學生們專業技能素養的提高。因此,為從根本上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高職類院校培養技能應用型人才的目標,我們應加強對在崗教師的技能和理論培訓,從而真正做到在提高教師自身素養的同時,提高其從事學科技能實踐操作和研究的水準。此外,高校應積極加大外聘教師的力度,從而使得學生們技能專業素養和實踐知識運用的能力得到良好的延伸和拓展。
4.優化課程改革,建立精品課程體系。
高職院在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時,應充分考慮行業特點,將職業技能鑒定考核納入課程體系改革中,促進課程建設與職業技能鑒定有效銜接。高職院校相互之間應互通有無,資源共享,從而進一步完善技能鑒定課程,讓技能鑒定標準得到提高和發展。具體而言,高職院應建立校外實訓基地,增加學校與行業的密切度,進而形成產、學、研相結合的教學運行機制。此外,高校應積極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將技能鑒定考試內容滲透日常教學任務中,著重設置綜合實訓環節,通過綜合實訓,強化學生的專業能力,把課程實訓、生產實訓、技能鑒定、頂崗實習等實踐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使其盡快適應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并促進學校教學任務與國家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的全面接軌。
三、結語
職業技能鑒定是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培養與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相適應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開展職業技能鑒定,是高等職業院校規范教育培訓,促進就業,提高勞動者素質和行業適應力的重要舉措。針對高職院校職業技能鑒定存在的問題,高職院校應采取積極對策,以提高學生職業技能鑒定的效率和畢業生的就業質量,真正實現在建立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課程標準的同時,促進技能鑒定向科學性、先進性、針對性、實用性和靈活性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鄭琴.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與職業技能鑒定有效銜接的途徑探析[J].企業家天地:理論版,2010.
[2]劉凱,郝寶文.高職院校職業技能鑒定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濰坊高等職業教育,2009.
[3]單強,趙一標.我國職業技能鑒定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6.
[4]鐘陽萍,艾志福,范平.淺談高職院校職業技能鑒定[J].科教文匯,2006.
[5]代偉.職業技能鑒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思路[J].職業技術教育,2005.
基金項目: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科研基金項目“職業技能鑒定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施研究”。項目編號:2011A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