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建福
摘要: 創造力的培養是社會發展的需要,美術教育是培養學生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徑,也是培養創新能力的最具有成效的學科之一。教師應該改革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審美素質,以培養出更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
關鍵詞: 職業學校美術教學培養創造能力
隨著科學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已經成為時代的要求。信息社會需要創造型人才,這種人才不僅僅應具有創造能力,還應具有發散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即應當具有高度的創新能力。培養這種能適應21世紀激烈競爭的人才是信息社會對職業學校提出的目標要求。針對這種要求,我在美術教學中注重使學生學會學習與創新的方法,使之具有自我獲取知識與更新知識的能力,以便與“知識爆炸”和知識迅速更新換代的發展趨勢相適應。
美術教學的思維方式具有獨特性,特別是在培養學生創造能力方面起著獨特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學科不可替代的。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學生通過寫生、臨摹等形式練習,但他們解決的并非是創造性活動意義上的問題,更多的是在復現老師所教的知識、技能 和方法,并沒有真正發揮創造能力。創造性教學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對所學知識進行分析、綜合、加工、組合,達到創造性解決問題的目的。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我主要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一、在課堂教學中啟發學生的創造能力
一個學生只有創造性思維是遠遠不足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總是盡量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具體的能力結合起來,在實際行為過程中發揮他們的創造性思維,避免空談理論而沒有實際行動的現象。例如:我在上色彩課的時候,在畫同一組物體的時候,常啟發學生運用不同的筆觸、不同的色彩來進行表現,以表達自己對這些物體不同的感受。并且要求每個學生對每一組物體都做多張畫面的練習嘗試,表現出不同的效果。要求學生畫畫時要有自己的想法,畫法可以多種多樣,不拘一格,但要能講清自己的想法,要能夠自圓其說。對于畫紙,也打破傳統畫法中用水粉紙和素描紙的單一局面,讓學生嘗試使用牛皮紙、白報紙甚至是宣紙來作畫,以表現不同的效果。在上素描課時,除了按常規的寫生方法,我還要求學生充分理解所畫物體的結構,掌握其特征,然后在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對物體進行夸張、變形、增減等處理,使畫面產生出一種完全不同于傳統作畫的效果。這樣就使學生感覺一切畫面煥然一新,他們看到的不再是照抄事物的那種素描,而是具有各種自己想法的畫面,每一個畫面都隱含著一種想法。通過這樣的一些訓練,我感覺學生的思維打開了,他們的想法多了,畫出來的畫不再是千人一面的感覺了,在客觀上充分地發揮了學生的的創造性思維,而且能夠很好地和學生具體的實踐相結合,這樣,學生理解了創造性思維,并且能把它們運用到實際的學習生活中去,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與興趣愛好
古今中外作出巨大貢獻的、富于創造的人,都具有熱愛事業、興趣廣泛、情緒樂觀、自尊自信、持之以恒、不怕挫折的特點。傳統教學實行的是班級授課制,給予學生共同的知識教育,共同的思想教育,共同的訓練。共同教育的背后是學生的潛能存在著明顯的個別差異,反映在智力上,有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方面的差異,反映在個性特征上, 有興趣、愛好的不同,性格、氣質、意志品質的差異。學生的差異是創造性教學注重個性化的前提,因此,老師在重視和開發學生的智力時,不能忽視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要放手讓學生多做力所能及的事,給他嘗試的自由。即使學生做錯了,也要因勢利導,使他不怕失敗,勇于進取,更好地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是產生創造能力的必備條件,沒有創造性思維就沒有創造能力。一個人要有創造能力,只有在具備創造性思維的基礎上才能夠得以實現。我一直注重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對一個問題,讓學生從多個角度出發,從多個側面去考慮,不要用習慣的一種方式去思考問題。比如,對于一件大多數人都覺得好的事,不妨從另外一個側面去想一想,看看能否找到有別于其他人的想法;而有些別人都不看好的事,則應該想想是否有有利的一面,多用一些逆向的思維方式,走一條與眾不同的路。這種思維模式不同于常規的思維模式,運用相反的思路、意向去尋找新的設計,與順向思維相悖,以擺脫習慣性的思維方式,以全新視解、全新觀念、全新意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習慣性思維的反方向有意識進行創作試驗將會必到意外的效果。比如,在欣賞德國畫家耶爾格·雷梅的《關于時間》時,我要求學生認真體會他的逆向思維表現形式。畫面與時間并無太大關系,但通過圖形給人們無限想象的空間。我啟發學生:它實際是在啟示我們要動腦子去思考,不要求每一個人的答案是一致的,最終是把每個人的感受都表述出來。
四、不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如果學生只是把眼光放在課堂之內,那么,他們的視野就會受到很大的局限。因此,要鼓勵學生多在課內課外各方面不斷吸取新的知識,以拓寬自己的視野。例如,可以讓他們多了解一些相關及相近的學科,比如:文學、音樂、舞蹈、書法等方面的知識,這些同屬藝術門類,很多理論是相通的,可以互相滲透、互為啟發。多了解這樣一些知識,有助于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美術專業里面,也要讓學生多了解一些知識,比如中國美術史里各個朝代的著名畫家和美術作品,以及相關的歷史背景、趣聞軼事,等等,還有外國美術史里不同時期不同畫派的特點及相關人物等方面的知識。這樣,學生見到的好的作品多了,他們的眼光自然提高了,他們的作畫水平也會隨之得到提高。
在美術教學中我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進行了一些嘗試,主要從啟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與興趣愛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等方面作了探索。我將不斷學習研究,進一步挖掘美術學科在培養學生創造能力方面的特殊作用,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
參考文獻:
[1]孫黎.論美術教育與國民素質美術,2000,(6).
[2]王大根.美術教學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8).
[3]羅恩菲德.創造與心智的成長.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