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剛
摘要: 基礎設施建設與房地產業的迅速發展,推動了建設行業企業的發展,隨著建設行業企業任務的增多,建設行業企業合同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日益增多。因此,本文分析了建設行業企業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一般性問題,并就此提出合同的過程管理相應對策。
關鍵詞: 建設行業企業合同管理問題對策
建設行業企業的合同管理是指企業對以自身為當事人的合同依法進行訂立、履行、變更、解除、轉讓、終止,以及審查、監督、控制等一系列行為的總稱。合同管理是建設行業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關鍵環節,直接影響到建設行業企業的經營效益。本文對建設行業企業在日常合同管理中的問題進行梳理分類,并提出合同的過程管理的相應對策。
1.企業合同管理的概念
所謂合同,理論上是指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協議。對建設行業企業而言,所有生產經營活動必須以所簽訂的合同為依據。
所謂合同管理,就是建設行業企業對本方作為當事人的合同依法進行設立、變更、履行終止,以及控制等一系列活動的全過程,這是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牽涉到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許多方面和部門。這就要求企業在實施合同管理時,首先必須依法管理,在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前提下進行,其次要企業相關部門協作管理,最后要注重管理效益。
2.合同的管理過程
建設行業企業的每一項生產經營活動的過程也就是一次合同動態管理的過程,一般都要經過以下幾個時段,即合同簽訂準備時段、簽訂時段、履行時段和履行后終止時段,因此,對合同的管理就是一個動態管理過程,其中的每個時段既相對獨立存在,其間又密切聯系,環環相扣,不可分割。
2.1合同洽談階段。在建設行業市場中,很多時候存在發包方和承包方地位不平等現象。發包方利用自身有利的競爭地位和在簽訂合同中的主導位置,在合同洽談過程中通過苛刻的條件把風險隱含在合同條款中,使得條款對發包方和承包方義務和責任顯失公平性。企業的經營人員可能為了承攬工程,在合同協議中對自身權利受到的傷害不敢據理力爭,在合同談判只重視價格和工期,對其他條款不敢提出過多意見,為了搶占市場,即使明顯不平等的合同也愿意簽。針對這種情況,企業一方面要緊抓自己熟悉的大客戶和優質客戶,降低合同洽談過程中的風險。另一方面在開發新客戶時,要通過多種渠道了解工程項目的真實性、發方包單位的資信,對發包方資金運作情況、行業信譽、銀行信譽等進行充分估計。利用經營人員具備的業務知識,將專業隊伍的技術能力和完工項目的質量情況展示給發包方,與對方建立初期平等關系,確立自身的地位,避免在洽談中顯示大的差距。
2.2合同起草階段。由于發包方在起草合同中,經常會存在附加在合同以外的約定或協議,企業的經營人員對其他一些諸如雙方其他義務、違約、索賠權等方面要進行嚴格的分析,當合同條款不完全、不公正、不具體時,要據理力爭修改或完善它。對發包方“口頭承諾”、“君子協定”等一定要有書面上的文字確認資料。
企業處于建設行業市場弱勢一方,遇上發包方對合同提出明顯強權條款,經營人員要在洽談合同時對發包方講明利害,說服發包方修改某些過于苛刻的或本來不合理的條件,增加保證企業權益的條款,從而使得合同雙方責權利關系比較平衡,盡量減少單方面的約束性條款。
2.3合同審查階段。企業的合同必須有相關的法律部門審核,經營人員起草合同后,合同的審查應該成為必不可少的一個階段。經營人員要改變觀念,加強法律知識方面的學習,加強合同法律風險防范意識。合同審查不僅要保證施工隊伍創造經濟利益,而且要最大化地創造社會效益。
2.4合同的執行階段。我們不僅在簽訂合同時要重視,而且合同簽訂后,要防止產生合同簽訂與合同執行脫節的現象。經營人員要把合同具體執行條款與項目現場施工負責人交底。合同交底做到層層交,最后使項目施工人員熟悉合同的全部內容,并對合同條款有一個統一的理解和認識,以避免不了解或對合同理解不一致帶來的工作上的失誤。
在施工過程中,發生合同變更時,對于變更事項,現場施工負責人要及時對變更內容、時間進行記錄,并請發包方予以確認。對于發包方應盡義務沒有按時履行,現場施工負責人要及時通知經營負責人,由經營負責人與發包方及時聯系,解決處理問題。這樣可做到既履行合同,又保證發包人的滿意,為自己創造良好效益和聲譽。
2.5合同匯總分析階段。由于建設行業的特殊性質,合同執行跨越的時間較長,工程款的回收、工程質量的質保期都決定了合同項目現場施工完畢后還有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終止。所以合同執行后期的匯總分析也顯得相當重要。企業要建立相應的工程合同臺賬和記錄顧客的檔案信息,經營人員還要對合同履行情況進行及時匯總分析。一方面可以及時掌握企業當年簽訂和履行的合同情況,另一方面可以對往年合同按時間年限進行分析,符合質保金的按時間約定與發包方聯系收款。屬于發包方的問題可通過電話聯系、函件傳送、專人前去等方法收款;屬于企業自身責任的,針對責任原因確定解決問題方案;對于合同執行中往年債權訴訟期可以及時掌握,對于快到訴訟期而發包方又拒不付款的工程項目要及時交付企業法律部門進行起訴,防止債權時效過期。
合同管理在目前的工程施工中,定義已不僅僅是狹義的對合同的整理、歸檔工作,而是把握單位命脈的關鍵。合同管理工作人員也不只是傳統意義上的一兩“合同管理員”,而是經營、生產、管理等與之相關人員全員參與到合同管理中,為合同管理的全過程服務,以合同形式走入市場,以合同標準拚闖市場,以發包方滿意作為質量和信用的保障,從而實現單位經濟效益最大化,實現單位社會效益最大化。
總之,建設行業企業的合同管理是保障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重要環節,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經濟效益和良好信譽,因此必須重視、強化合同管理,盡可能規避經營風險、確保圓滿完成預定的經營目標,進而不斷提高經濟效益,推動企業的健康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建設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管理辦法[S],1999.
[2]建設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建設工程勘察合同(示范文本)[S].建設工程設計合同(示范文本),1999.
[3]裴丹.論勘察設計企業的合同管理[J],建筑設計管理,2009,(10).
[4]蔣小燕.試論設計合同管理對設計生產組織的指導作用[J]中國勘察設計,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