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衍勝
摘要: 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要求學生會運用所學的觀點和方法解決一些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能力的培養必須建立在基礎知識掌握的基礎上,采用情境教學法創設激烈的矛盾沖突情境,能有力地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慎思明辨中去。運用情境教學應該從播放音樂,渲染情境;運用圖畫,再現情境;運用圖畫,再現情境;講述故事,展現情境等幾方面入手,真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形象和抽象互相補充,更好地完成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任務。
關鍵詞: 思想品德教學情境教學法慎思明辨
一
《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強調: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要求學生會運用所學的觀點和方法解決一些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能力的培養必須建立在基礎知識掌握的基礎上,采用情境教學法創設激烈的矛盾沖突情境,能有力地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慎思明辨之中去。
思想品德課情境教學法就是以教材的具體內容,教學目標的要求,以及不同年齡學生的心理活動為基礎,強調智能的發展,運用多科學、多領域的知識和社會信息與相應的教學手段相結合,實施立體結構,創設課堂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情境教學法不但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更好地完成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任務。情境教學法依據教材和教學目標的要求創設相應的情境,通過依文設境,以境觸情,借景抒情,借情發揮,不僅能調動學生的一切積極性,而且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相互補充、相互促進,進而帶動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更好地完成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任務,發揮思想品德課在素質教育中的率先垂范作用。
二
創設情境的方式多種多樣,在平素的思想品德教學中,我覺得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播放音樂,渲染情境。音樂用它特有的感人語言展現鮮明的形象,渲染廣泛的意境,易于激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引起想象和聯想。如在七年級下冊“挫折面前也從容”的課題引入中,我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這段美妙的音樂,使學生身心在激昂的音樂中感受貝多芬與命運的抗爭,融入情感體驗,導入課題。所取得的教學效果不是其他手段可以代替的。把音樂與教學結合起來,作用于學生的聽覺與視覺,會起到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相互強化的作用。
2.運用圖畫,再現情境。用教材中提供的豐富的圖畫資源和課外搜集的圖片,借以烘托,可以增強感性認識。
學習“改革開放戰略”這節內容時,我通過視頻,讓學生看到改革開放以來祖國在各個階段、各個領域取得的成就。視頻再現了事實,提供了感性材料,使學生如身臨其境,注意力集中,學習積極性得到很大提高。既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智能的發展,便于知識的鞏固,又有利于學生素質的提高。
3.講述故事,展現情境。初中學生情感豐富,并且具有高度的熱情,容易被感染。所以,我在上課時經常根據教材的具體內容,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情出發,抓住初中學生愛聽、愛看、愛講故事的特點,在故事情境中感染學生,以便引起學生的共鳴,體驗學習的快樂,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如在教學“人生那面有挫折”時,講了2012感動中國人物劉偉的故事,NBA小個明星博格斯的故事,鄧亞萍的故事,貝多芬的故事。故事講完后,我適時提問:這些名人在挫折面前是怎樣保持良好的情緒的?談談你在失意、苦悶、悲傷時應該如何做?學生結合教材知識思考問題,最后懂得:人生遭受挫折雖然不是好事,但如果我們能以良好的心態去對待,在挫折中奮起,則挫折也具有積極的作用。
4.參與實踐,體會情境。參與實踐是為了達到思想品德課的教學目的,師生共同參與到思想品課教學活動過程中,包括知識搶答、演小品等。另外,思想品德課還應該走進社會,通過一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如社區服務、社會實踐活動、學雷鋒活動、社會調查等,這樣既可以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又可以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從而實現思想品德教學的知情意行的完美統一。
例如我在教學《保護環境基本國策》時,帶領學生走進社會,走入大自然,讓學生身體力行,進行社會調查,了解河流的污染,交通的擁堵,耕地的濫用,林木的濫伐,鄉鎮落后產能工廠的社會危害,等等,讓學生寫報告,出謀劃策,學習國策,心懷祖國,有力地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其實,以上這些情境的設置方式之間并不是孤立的,都有相通之處,有時可以單獨選取一種,有時也可以把幾種有機結合起來進行。不管怎么使用,都要形真、情切、意遠、理蘊。
情境教學法可以使學生產生情緒激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能夠將抽象的科學理論通過形象情境創設,運用形象美、音樂美、語言美等條件進行藝術渲染,使教材變得生動、具體、有趣,從而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保持著興奮的情緒,在振奮愉悅的情境中接受知識,探討難點問題,化難為易。
三
情境教學法能夠提高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是開放的、啟發式的教學方法,能夠把學生帶到特定的教學環境中,使學生入境動情明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然而,情境設置要適時、適度、有效,所以,教師在創設情境時要注意以下兩方面。
1.內容和形式要統一。教師要根據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年齡創設,不能生搬硬套,讓情境成為思想品德課堂的擺設。
2.目的要明確。創設情境的目的是讓學生很好地發現問題,明確本節思想品德課所要解決的問題,了解基本知識,切忌偏離主線,所以我們在備課時不但要備課的主題,而且要認真地備學生,避免脫離學生實際。
提升思想和落實行動是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立足點,實現知識到品德、知識與品德的統一,關鍵在于將認識轉化為情感、態度、價值觀,只有這樣才能引導學生產生相應的行動。運用情境教學法,既能使教師運用語言、體態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又能榜樣感染和道德辨析,以情激情,以情感情,使學生在思想上、心靈上受到強烈感染和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