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息琴
摘要: 在幼兒一日生活中,關注幼兒的需求、興趣、經驗,引導幼兒科學探究,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使科學教育生活化,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有效的、重要的是科學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 幼兒科學教育一日生活滲透探索
科學并不神秘,科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對于幼兒來說,科學就是他們每天都做的事。而且,在一日生活中,幼兒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和疑問無時無刻不在發生。因此,幼兒科學教育應更多地在一日生活中隨機生成。教師要敏銳地察覺到幼兒隨時出現的探究興趣和關注的事物,在日常生活中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
一、培養探索興趣,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
杜威說:“興趣是生長中能力的信號和象征。”興趣是幼兒學習和發展的動機、力量,興趣使幼兒敢于冒險,并使活動得以維持。幼兒沒有興趣,就缺乏真正的動機,而好奇心是興趣的先導,是求知欲望的生長點。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幼兒熟悉的現象,它們蘊藏著許多深刻的科學道理,它以各種形式呈現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吸引著幼兒去注意、去探究。戶外活動時,我和孩子們拿著風車來到外面,怎么讓風車轉起來呢?大部分的孩子都是手持著風車飛快地跑,在他們的意識中,首先感知到:跑可以讓風車轉動。他們跑了一圈又一圈,樂此不疲。這時陶一鑫跑過來,一臉疑惑:“老師,我的風車怎么不轉呀?”“怎么了?”我關切地望著他說:“風車怎么不會動呢?是哪里出了問題?”我接過他手上的紙風車,這時豬豬和丁丁也圍了過來,我用力地朝風車吹了一口氣,風車一動不動,豬豬見了說:“你的風車被釘子釘得太緊了,它就不動了。”丁丁插話:“你的風車是紙做的不轉吧,老師的風車轉得多快。”“讓我試試修一修吧!”我說道,于是,我把一鑫風車上的釘子弄松一點,風車終于能轉了,幾個孩子可開心了。剛修好一鑫的風車,耿啟涵跑過來了:“老師,我跑得很快,我的風車就轉得很快。”孩子們發現了:如果人跑得快,風車就轉得快。我說:“如果我們不跑,風車能轉嗎?”“可以吹!”“呼——”他們一說完立即吹動著風車。“還有辦法,可以用手弄(撥)。看!”可昕用手一撥,風車晃悠晃悠地轉了起來。“你們看,風車自己會轉。”淼淼說。“不是風車自己會轉,是風吹的。”子賢回答。“是,是風吹的。”“是,我也發現了。”幾個孩子贊同地說……通過玩風車這個活動,孩子們知道用撥、跑、甩、吹等方法能使風車轉起來。在活動中孩子們感到周圍世界是自己發現的,促進了自主性、獨立性的增強,以及自信心的建立和發展,并產生了大膽探索操作的愿望。
二、捕捉生活中的現象進行科學滲透教育。
幼兒周圍生活中存在著無數有趣的自然現象,它們具體、直觀、生動的形象每時每刻都吸引著幼兒,激發起幼兒探索的興趣和欲望。因此要把教育自然地滲透在幼兒的生活實際中,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一次,我帶小朋友在戶外活動時,萌萌走過來對我說:“老師,我在這里聞到了帶魚的香味了,咱們離飯店那么遠,怎么就聞到了魚的香味呢?”涵涵急著解釋說:“香味是被風吹過來的。”“那我怎么沒看見呢?”“只能聞到,看不見。”看他們討論得多激烈。為了保持幼兒的興趣欲望,滿足幼兒強烈的好奇心,使他們了解氣體擴散的抽象的科學道理,回到教室后我拿來了顏料倒在紙上,用吸管吹來吹去,告訴他們顏色可以擴散,氣味也可以擴散的道理,在實驗中幼兒的思維一直處于活躍的狀態,真實地體驗了科學家的研究過程。
又如散步活動是幼兒一日活動中的一個小環節,其實散步時可以滲透科學教育,幫助幼兒認識和了解自然界,激發幼兒對自然界中的各種事物和現象的興趣和探究之心。散步活動環節雖小,但由于它的形式自由,氛圍寬松,能讓幼兒在大自然中自主自由地活動、親身體驗,注意各種花草、樹木的變化、大氣的變化,或者讓幼兒閉上眼睛感受風吹到身上、太陽照在身上的感覺,有助于培養幼兒善于觀察和發現的良好習慣。
三、培養幼兒對科學的態度、能力是滲透幼兒科學啟蒙的教育目的。
《綱要》科學教育的目標中強調讓幼兒“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要求教師“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例如,在《奇妙的磁鐵》活動中,讓幼兒先討論如何用又快又方便的方法將混亂米粒和回形針分開?有的孩子說:“將回形針一個一個挑出來。”“這樣做太慢了!”馬上有孩子反對。“用一個篩子將米粒篩選出來。”貝貝提議說。“可周圍一下也找不到合適的篩子。”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小朋友們眉頭深鎖。“前幾天老師請小朋友帶什么東西來的?”我給了他們小小的提示,“磁鐵”,機靈的冷桓想到了,“對了,可以用磁鐵把回形針吸出來!”小朋友聽了豁然開朗,異口同聲地說出了其中的“奧秘”,探索興趣更高了,當孩子們把回形針一個個吸到磁鐵上,順利地和米粒分離時,他們歡呼了起來,學會科學的方法,不僅可以使探索活動更加科學有效,而且有利于幼兒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由此可見,幼兒早期的科學知識,應是與幼兒生活緊密相連的活生生的具體現象。教師要善于發現和捕捉幼兒日常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和現象,以適合幼兒的方式,組織科學教育活動,支持和激發他們的探索興趣,培養他們的探究欲望和探究精神,獲得需要的科學知識,使幼兒的科學教育既來源于生活,又指導生活,真正做到把科學教育活動滲透于一日生活中。
參考文獻:
[1]劉占蘭主編.新綱要中幼兒科學教育.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實行)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