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素文 蔣志勇 宋美杰
摘要: 作者從我國醫療儀器的發展現狀,以及該產業人才需求的情況出發,闡明了培養醫用電子儀器與維護專業人才的緊迫性。結合本校已經具備的辦學基本條件和相關電子信息專業的教學與管理經驗,初步論述了本校開辦醫用電子儀器與維護專業的可行性。
關鍵詞: 高職高專醫用電子儀器與維護專業培養模式可行性
1.醫療儀器發展現狀及人才需求
醫療器械產業是關系到人類生命健康的新興產業,在世界發達國家近十余年來一直保持著很高的年增長率,被譽為朝陽產業。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對醫療器械產業的投入不斷加大,“十一五”期間數字化醫療設備被列入重點發展項目,并把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列入國家中長期規劃之中。醫療器械產業的主流產品是醫療儀器,它在整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中起著主導和引領作用。作為現代醫療技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醫療儀器聚集和融入了大量現代科學技術的最新成就,是醫學與多種學科相結合的高新技術產物,是把現代計算機技術、精密機械技術,激光技術、放射技術、核技術、磁技術、檢測傳感技術,化學檢測技術和生物醫學技術、信息技術結合在一起構成的現代高科技產品,數字化和計算機化是其基本特征[1]。
醫療儀器的生命周期大致可分為六個階段(如圖1所示),每個階段所需要的人才不同。第一個階段需要高校和企業生物醫學工程研究人員進行源頭技術的研究;第二階段是技術轉移和產品開發階段主要是由醫療儀器生產企業的研發工程師來完成的;接下來醫療儀器進入市場流通,這一階段由企業的銷售人員完成。醫療儀器的使用主體為醫院,現在也出現了很多家用診斷保健醫療儀器。為了提高醫療儀器的運行效率和使用壽命,在醫療儀器的使用過程中必然要進行日常的管理、保養和維修,在該階段就需要專業的醫療儀器維修人才。在我國6.6萬多所醫院中約有1.6萬多所縣級以上醫院,擁有醫學工程技術人員(即從事醫療儀器管理、保養和維護專門人員)10萬余人。其中,省市級以上大醫院5.5萬余人,縣級醫院約4.5萬余人,縣一醫以下五萬多所醫院基本上沒有醫學工程技術人員。據有關資料統計,國外醫院的醫學工程技術人員占醫院科技人員的15%—20%,而我國三甲醫院的工程技術人員卻僅為1%-3%;從醫療設備資產配置的比例上看,發達國家的醫院是每100萬元醫療設備資產配備1人,而我國醫院一般在300萬元以上醫療設備資產的配1人,地市級三甲以下(含三甲)醫院1000萬元設備資產配備不到1人[2]。此外,醫療器械生產廠家和銷售公司生產、售后服務,技術監督等也需要專業的醫療儀器維修人才,可見,我國醫療儀器維修人才數量需求量非常大。如何加快醫療儀器維修專業人才培養,成為我國高校關注的熱點問題。
2.國內醫用電子儀器與維護專業教育發展的基本概況
醫用電子儀器與維護專業起源于生物醫學工程。我國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教育始創于20世紀80年代,主要集中在工科院校的信息技術類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教育,此后,一些醫學院校也相繼開展了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教育。截止到2004年9月,有80所高校陸續開設了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相關專業。其中醫科院校27所,工科院校40所,高職高專大約5所。根據學校層次的不同,本科以上專業稱“生物醫學工程”,專科專業稱為“醫療儀器維修專業”或“醫用電子儀器專業”等。根據人才培養的側重點不同,上述高校可大致分為三類:(1)培養研究型、學術型和技術型人才的實力較強的工科院校(清華大學、東南大學等)。(2)以培養能將工程技術與醫學密切配合的高級臨床醫學工程技術人員為主要目標的院校。如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三軍醫大學等,大多為醫學院校。(3)側重醫學儀器設備管理,技術服務和維修的院校,如上海理工大學醫療器械學院、西安航空技術高等專科學校等,多為高職高專學校。其中,第一種類型院校的畢業生理想的就業層次較高,一般從事醫療儀器研發類工作,這類院校的畢業生大多不愿意從事醫療儀器維修工作;第二種類型主要是偏重醫療儀器在臨床上的應用,該類型院校畢業生一般從事醫院醫學儀器的操作或相關醫學信息處理。就第三種類型中高職高專層次的院校的辦學的情況看,上海理工大學醫療器械學院(原上海醫療器械高等專科學校)各醫療儀器相關專業發展狀況較好,共設有醫療器械工程系(下設精密依賴器械、醫療器械檢測、臨床工程技術、藥劑設備等專業),生物醫學工程系(下設醫用電子儀器專業、計算機及應用/數字醫療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遠程醫療、計算機軟件技術/醫用軟件、計算機信息管理/醫用信息系統);醫學影像工程系(下設醫學影象設備專科)。
3.醫用電子儀器與維護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
參照國內部分高校對醫用電子儀器與維護專業的培養目標,我們將醫用電子儀器與維護專業的培養目標定為:從事醫療儀器安裝、維修、計量與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它作為生物醫學工程學科范疇,是以理工為基礎,電子學為主體,維修技術為應用的高等專科教育。
依據本培養目標建立以電子技術和微機應用技術為主線,醫工結合的理論課程體系。其中專業基礎課以電工電子類為主,機械類和醫學類為輔,專業課以電子類醫療儀器為主,醫用制冷和電動設備為輔。在該理論教學體系中,電子技術學習是貫穿全程的主線,是專業學習的起點和基礎,并由此延伸到機械和基礎醫學的初步知識的學習。醫用電子儀器是一種特殊的電子儀器,它具有一般的電子儀器特性,又因其應用目的是對疾病的治療和診斷,使其本身的設計原理有別于一般的電子儀器。如前所述,醫用電子儀器集合多門學科的知識,其理論基礎是非常龐雜的。按照專科教育培養高級技術型應用人才的基本要求,在專業課設置中,以“必需、夠用、專門”為前提,專業課的設置主要強調應用性,注重基本概念,避免過于繁瑣的理論推導。強化技術應用,加強了整機基礎電路、典型電路和與維修工作關系密切重要電路,削弱醫用電子儀器具體電路的分析及理論計算等偏重理論的內容。
4.開辦醫用電子儀器與維護專業的可行性
醫用電子儀器與維護專業雖屬新設專業,但它建立在電子信息技術專業基礎上,從師資力量、教學設備、圖書資料到實驗器材等各個方面都可以利用我校現有條件,而不必一切從頭開始。具體而言,我校現有電子工程系和信息工程系,有一支結構較為合理的電子信息專業教學隊伍,在電子信息專業教育教學中,均已積累豐富的辦學經驗,同時配備有較為完善的電子信息實驗設施,足以開展醫用電子儀器與維護專業的基礎課程的理論和實踐教學,這些都是我校開辦醫用電子儀器與維護專業的辦學基礎和有利條件。此外,由于該專業是從電子信息技術和醫學工程專業結合分化而來的,其專業課程與電子信息技術專業有所區別,以醫學電子儀器為主。專業課體系中還包含基礎解剖學、生理學及醫學物理學等課程,所需師資可通過引進相關醫學專業人才或與本地醫學院校開展合作教學實現。
近10年來,我國醫用電子儀器一直保持很強的發展勢頭,該產業對醫用電子儀器維修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地增長。且目前國內開辦醫用電子儀器維修專業的高職高專學校還很少,其培養的人才也遠未滿足醫用電子儀器行業的需求。綜上所述,我校具有開辦醫用電子儀器與維護專業的基礎條件,也迎合了當前就業市場的需求,具有可行性。
參考文獻:
[1]吳祈耀.我國醫療儀器產業發展現狀與未來[J].現代科學儀器,2006,(4):10-16.
[2]雷元義.我國醫學工程技術隊伍和醫學工程技術教育的現狀[J].醫療衛生裝備,2004,17,(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