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林
摘要:本文在簡單介紹建筑施工現場資料相關內容的基礎上,結合工程實例,對施工現場資料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采取何種措施加以預防進行了分析和討論,以期為實際工作的高水平開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建筑施工現場資料管理
中圖分類號:TU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8(c)-0052-01
所謂建筑施工的現場資料,就是指在項目的建設過程中,業主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等掌握的應進行歸檔保存的圖紙、文件、表格、文字記錄、音像制品等載體信息。在施工過程中,這些信息的載體發揮著指導工程建設、規范施工流程的作用;在檢查驗收時,施工現場資料則為監理人員更加全面的檢查工作提供了參考和借鑒;在竣工檢查階段,現場資料則能幫助工作人員判定施工成果是否符合設計標準的要求,并且在發生問題的時候,還有助于劃分責任歸屬。由此可見,建筑施工現場資料的完整性無論是對施工的順利進行、檢查的全面執行還是竣工階段的良好收尾,都發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資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就被提升到了一個更高的水平,工作人員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也隨之增多。下面,我們就結合工程實例,對建筑施工現場資料管理工作的常見問題及解決方式進行分析和討論。
1工程概況
某辦公大樓建設工程共計6層,采用框架結構,每層高度為3.6m,建筑面積約為9100m2,建筑的基礎部分采用的是筏板基礎,墻體的填充由空心磚完成。屋面保溫層為采用聚苯乙烯擠塑泡沫保溫板,采用卷材防水,內墻涂抹乳膠漆,外墻主要為面磚,部分為花崗巖。樓內地面采用地板磚,窗框為塑鋼材質,門為木質,樓梯間設置不銹鋼扶手,水電與消防均采用普通設施。
2項目資料管理工作的要求
首先,各類資料的整理及時率必須達到100%。在分項工程的施工結束后,工作人員務必要在20d之內完成資料的整理工作,并將其上交給企業技術部。工程施工結束后的30d之內完成全部資料的整理工作,并上交給總管理部門歸檔保存。其次,資料應按照分項工程、專業等方式歸類,做到有序排列、分類整理、目錄清晰、層次分明、頁碼清楚、管理有序。第三,施工現場資料的內容要可靠、簡明,結論有理有據,同時還應注意滿足簽字確認規程的要求,并配備全部審批手續,保證內容的真實有效,以免日后使用時發生爭議。
3建筑施工現場資料的管理措施
3.1 資料管理的責任劃分
在建筑施工現場資料管理工作的實行過程中,采取了總工程師責任制,專業資料員負責對搜集的資料進行整理、歸檔和日常管理;專業技術人員負責對施工現場的相關資料進行及時的搜集,并從中剔除掉那些不合格的內容,為資料的有效性提供更多的保障。
3.2 資料管理的具體措施
(1)確立并執行資料交底制度。
在本次項目中,資料管理工作實行了例會制,即在每個月的月底對當月歸檔的資料進行全面檢查,同時根據施工的實際開展情況開展資料管理工作的總結會議,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確立并執行臺帳制度。
在本次項目中,采取了資料報驗臺賬制度,全部的往來資料都需要根據程序要求登記臺賬,并分別設置質量、技術、試驗測量三類臺賬,以免出現臺賬混亂或遺漏的問題。
(3)確立并執行資料質檢制度。
專業資料員會對遞交上來的資料進行全面審核,通過后根據具體的分類予以歸檔,未通過審核的資料會被退回并告知存在問題,要求重新完成。
4建筑施工現場管理工作存在的常見問題及預防辦法
4.1 資料填寫的共性
(1)常見問題:首先,工程的名稱與部位的填寫存在方式不統一的現象。其次,內容格局和簽字雜亂無章。第三,在手抄件和復印件上未對相關事項加以注明。最后,在合格證上未對相關內容加以說明。
(2)預防辦法:首先,要確保施工圖上的工程名稱與資料中名稱的一致性,工程部位通過高程和編號表示。其次,表格中不得留白,均需按照實際情況妥善填寫,未發生的部分用“(/)”標明。第三,簽字必須全面,若資料頁數較多,則每一頁都要有簽字,圖片資料也需要進行簽字確認。最后,合格證應包含對代表數量、進場日期、使用部位的說明。
4.2 資料的整理
(1)常見問題:首先,施工現場資料存在著涂改現象。其次,沒有按照比例進行繪圖,不符合相關規定所提出的要求。最后,資料中的手抄部分以及所使用的簽字筆未按照規范選用。
(2)預防辦法:首先,任何資料上都不得存在涂改現象,若出現局部錯誤,需重新填寫資料。其次,應嚴格按照比例進行繪圖,圖像應為打印稿,不得使用回形針或膠水進行附著。最后,手抄內容與簽字均應使用專門的黑色簽字筆,嚴禁使用圓珠筆、鉛筆或其它顏色的筆完成書寫。
4.3 資料的交圈
(1)常見問題:首先,存在著批量交圈的現象。其次,存在著日期交圈的現象。最后,存在著內容交圈的現象。
(2)預防辦法:首先,合格證與復試批量的總和要對應總的需求量。其次,排列方式應選擇按發生時間先后的次序。第三,內容交圈必須吻合,這里包括兩方面內容:①原材試驗與復試報告中所涉及的產品產地、類型、規格等內容應與合格證的內容相符。②混凝土配比單上所設計的原材料和外加劑產地,型號與規格,試驗編號等內容應互相交圈吻合。
4.4 質量檢測與評價
(1)常見問題:首先,資料的填寫存在著錯誤與整齊度不足的問題。其次,評價等級多采用規范中未進行說明的“優”。第三,核定的時間存在偏差。第四,單位工程質量評價的簽字人數往往達不到要求。
(2)預防辦法:首先,確保資料填寫的正確性,這里涉及三方面內容:①欄目的描述應準確簡練,但不可采用“符合要求”這種籠統的說法,若存在檢測數據,應注明結果及報告編號。②基本的項目欄應填寫評定代號,而非數值。③若允許的偏差范圍為多列,則應采用列上部勾畫的方式。其次,“合格”、“優良”是評定工程質量的兩個規范化等級,不允許使用該“優”這類未納入規范的評價標準。第三,等級的評價與核定可以在同一天進行,但若項目中包含試驗項目,則應將日期注明在核定等級欄當中,同時注明試驗編號。
5結語
總的來看,建筑施工現場資料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由于相關制度的建設執行沒有落到實處,相關人員對工作要求了解程度不夠充分或重視程度不足,可以說都是人為因素所導致的。所以,想要高水平的完成施工現場資料管理工作,企業的管理層應注意做好制度的建設與落實,并要求相關人員及時掌握這些內容,同時,還要建立與工作業績相掛鉤的獎懲機制,提升工作人員對制度的重視程度,最終使管理工作的水平邁向一個嶄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 楊慧玲,張彩云,等.建筑施工技術資料的規范化管理[J].大科技,2012(6):12-13.
[2] 常彥妮.談民用建筑工程施工資料管理[J].山西建筑,2012,38(10):27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