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輝

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
自己選不好基金,買銀行“優選基金”的理財產品總該好一些吧?也不見得行。徽商銀行在2007年9月發行的“九越理財C計劃一期基金優選人民幣理財產品”到期后兩次延期,成立5年多,依然虧損31.44%。這個虧損幅度,基本上與投資者胡亂選幾只基金差不多。
虧損31.44%
徽商銀行2007年9月發行了“九越理財C計劃一期基金優選人民幣理財產品”。公開資料顯示,它投資范圍及比例為基金占70.78%,新股申購占25.66%,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僅占3.56%。
該產品2008年9月19日到期時,出現虧損,單位凈值跌落至9月的0.5974元,成立一年累計虧損40.36%。
面對虧損,徽商銀行為了安撫客戶,選擇了展期2年,努力補回損失。然而,讓人遺憾的是,到了2010年3月31日,該產品的單位凈值只有0.6549元,后來不得不再次延長展期。
記者注意到,截至2012年10月29日,該產品的單位凈值為0.6856元,雖增長了2.07個百分點,但仍是累計虧損了31.44%。
為啥一再虧損?
業內人士指出,該產品的虧損,主要是因為成立時間不佳、錯誤的投資策略和缺陷的產品結構惹禍。
面對第一年的虧損,該產品在報告中稱,導致產品凈值表現不佳的原因,是A股市場自2008年以來下跌近60%,而該產品的基金投資比例長期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以至于在市場下跌過程中波動較大,給凈值造成了比較大的損失。
那么,該基金到底“優選”了哪些基金呢?
記者找到一份該產品2008年到期的運作報告,這也是它公開的唯一一份運作報告。報告顯示,在該產品優選的基金中,期末市值占比前十的證券投資基金分別是華夏增長占比8.94%,易方達價值占比8.44%,易方達策略占比8.22%,另外指數基金中50ETF占比6.52%,深100ETF占比5.58%,紅利ETF占比4.05%。(見附表)
記者發現,這些基金在2008年的下跌中損失非常慘重,幾乎沒有“抗跌基金”,沒能達到“優選”的目的。
是優選還是瞎選?
如果說該基金成立第一年趕上股市大跌,運氣不好的話,那么它之后兩年的表現則透露著詭異。
2009年是基金牛市,不少基金的收益都超過100%?;丈蹄y行“九越理財C計劃一期基金優選人民幣理財產品”從2008年9月19日開始延期時,股市正臨近1664點的歷史最低點,馬上就趕上了指數超跌反彈,好基金基本翻番,但是它的凈值漲得并沒有投資者預期的多。那么,它又投資了什么呢?
記者致電徽商銀行,詢問該款產品在展期時,是否有相關信息公布,對方工作人員告知“暫時沒有”。
很多人覺得,銀行有專業的投資團隊,理財產品又強調投資優選基金,按理說產品的安全性應該較高。為何徽商銀行的這款產品到期后巨虧,展期內還是虧?為何這優選的基金一而再、再而三的讓投資者失望?
這不禁讓人生疑,這是基金優選,還是瞎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