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楊
社區文化是特定社會區域當中人們各方面的行為所構成的文化生態系統。社區文化是以社區為依托,以開展文化活動為紐帶,以共同的文化觀念、行為規范、民俗習慣、價值觀念、審美情趣為底蘊,把街道社區內各行、各業、各階層成員聯為一體的一種社會文化現象。社區文化站是社區建設的重要陣地,它包括文化、體育、教育、科普等活動形式。
以社區文化為載體,全面推進社區文化站的發展,將成為當前我國城市街道社區文化工作的基本要領。在調查中筆者發現的問題有:第一,文化資源整合不到位,未能充分利用文化資源;第二,社區人員復雜,未能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熱情;第三,社區文化站缺文化人才,未能充分發揮應有作用;第四,現有的社區文化活動,不能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街道社區文化站是社區的靈魂,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主旋律,在建設和發展社區文化工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實現文化設施共同、文化資源共享目標
近幾年來,鐵嶺市銀州區的街道社區文化站建設,無論是硬件建設還是軟件建設,應該說成效是非常顯著的。銀州區的街道社區文化站現有21個,其中有部分陣地是學校、企事業單位共建的,文化站平均面積50.55平方米,參加社區文化活動人數占人口的45.5%,其影響力大,參與人廣,受益者多,逐漸成為銀州城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例如,一年一度的龍山藝術節,在駐蹕園音樂廣場、文化公園、鳳園廣場、惠豐廣場,每周都有街道社區組織的文化活動及演出,漸漸形成銀州區自己的文化品牌。他們在“建和諧家園”、“創綠色社區”、“文明樓院”的構想及實施過程中,為繁榮社區文化、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以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可是,我們也應該清楚地看到,隨著經濟的發展,信息時代的來臨,街道社區文化站建設還有許多地方有待于提高和完善。如思想認識、經費投入、資源整合以及群眾參與度等問題,始終困繞著社區文化建設,制約著街道文化站的繁榮和發展。鑒于以上的原因,2009年鐵嶺市銀州區成立了銀州區文化協調委員會,實現街道文化資源社區共享的舉措,實現“文化人才共有、文化設施共同、文化資源共享”的目標,同時,在管理上,積極研究和探索,努力形成以銀州區為主導,各街道牽頭、社區文化站為基本單位,駐區企事業單位、大專院校和部隊等共同參與的社區文化共建、共管、共享機制。他們與市建委和企事業單位共同開發了音樂廣場、文化公園、龍首市場等娛樂場所。利用現有的資源開展活動,走出了一條自己的獨特之路。
二、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參與社區文化建設
街道居民是社區文化建設的主體,他們既是社區文化的創造者又是社區文化的受益者。省委宣傳部號召全省開展紅詩紅歌詠頌活動,這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鐵嶺市銀州區在“紅詩詠誦新鐵嶺暨2010年鐵嶺之夏城鄉廣場文化活動”大賽期間,他們以市場運作的形式,排練演出了毛澤東詩詞,紅色歌曲聯唱和贊美家鄉的詩歌。在鐵嶺市銀州區駐蹕園、鳳園廣場和文化公園為市民演出。參加活動的人數眾多,受到群眾歡迎和喜愛,在群眾中產生了共鳴。
三、發揮人才的優勢,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糧
社區文化站的重點內容是讓社區居民的精神需求得到滿足,情操得到陶冶,向社區居民傳播知識、提供信息、輸送技能等,最大限度地保障社區居民的基本文化權益。鐵嶺市銀州區在開展實踐工作中,他們充分挖掘各方面人才和業余文藝骨干,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性。他們還把曾在專業文藝團體工作的老演員和老作家請出來,讓他們發揮余熱,既開展了工作又解決了人才缺少的問題。使每一場演出、每一部作品的創作,都堅持以人為本、以案說事,真正達到了啟發人、教育人的目的。例如,小品《街頭巷尾》、情景劇《呼喚》,講述的都是老百姓自己身邊的人和事,真正讓社區文化更好地融入生活、服務生活、引導生活,為社區群眾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糧。
四、提高文化服務水平,享受先進文化成果
社區文化站要積極探索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的公共文化服務方式,努力改善和提高文化服務水平,為社區群眾提供優質的文化服務,讓絕大多數老百姓都能享受到多種文化實惠。近幾年來鐵嶺市銀州區藝術館在社區文化服務方面,更新了服務理念,延伸了服務內涵,拓展了服務領域。例如:鐵嶺的工筆畫、手指畫、剪紙等藝術走進了街道社區,為群眾傳授技藝,深受社區居民的歡迎和喜愛。在陣地活動的基礎上,還面向社區居民舉辦了文藝演出、科普展覽、健康知識講座等各具特色的專場文化活動,讓社區文化站真正成為社區居民家門口的文化樂園。
五、提高文化活動品位,滿足群眾的需求
社區文化活動包括日常普及性陣地活動和配合市、區有關精神而開展的活動。如何把社區日常工作及節日期間舉辦的大型群眾性專題、專場、專項活動和不同類型的群眾業余文化組織開展的講座、培訓、排練、演出等活動搞得更好呢?鐵嶺市銀州區在開展社區文化活動時,首先把普及與提高統一起來,社區文化活動以內容健康、思想向上、形式多樣、寓教于樂、文明愉悅為準則,深入開掘活動的內涵、外延,打破傳統思維模式,探索豐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做好文化的普及工作。第二,以中老年朋友群體為主體,當前在城市中老年人群占的比例大,他們年輕時為社會做出了貢獻,晚年生活應該讓他們豐富多彩,讓他們融入在社區文化活動中。動態的以秧歌舞、健身操、太極拳、戲曲等活動較為普遍,靜態的以看電視、棋牌、讀書、書畫、民間工藝美術等活動居多。據2011年鐵嶺市老齡協會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總體上豐富多彩。共包括健身、知識、娛樂、興趣四大類。就整體情況而言,老年人選擇的精神文化活動,依次是看電視、散步、聽廣播、看書報雜志、種花草、養小動物、逛公園等。這充分體現街道社區群眾的意愿,滿足他們的需求,為他們提供想看愛看、寓教于樂、健康向上的公共文化產品和文藝活動形式,更好地代表和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利益。
六、形成社區的文化特色,推動社區文化的發展
鐵嶺市銀州區每個街道社區文化底蘊都有差異,如詩社、剪紙、民間工藝美術制作、戲曲等活動,在某個社區有可能較為突出。要在活動中加以引導和利用,形成社區的文化特色,只有各具特色,才能豐富多彩。鐵嶺市銀州區龍首山合唱團的秧歌隊,2008年在銅鐘街龍園社區的協助下,由鐵嶺市群眾藝術館輔導了具有遼北特色的滿漢《鐵嶺傘燈秧歌》。他們2009年參加遼寧省七城市廣場舞蹈展演并獲優秀獎,并多次參加鐵嶺縣(市)區的各種演出,深受群眾的歡迎和喜愛。同時,《鐵嶺傘燈秧歌》2009年4月被列為遼寧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他們既繼承優秀傳統文化遺產,又為社區打造了自己的品牌項目。
在調研中我們了解到,鐵嶺市銀州區充分利用街道社區文化站的設施,組織開展群眾性文化娛樂活動,進一步豐富和引導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街道社區居民文化水平和審美層次,提高活動的檔次和水平。在抓好社區文化活動方式和基本活動內容的同時,用符合本社區居民文化需求的有特色的文化活動,擴大參與面,吸引社區居民。
因此,街道社區文化站建設對于社會進步具有明顯作用,在得到社區居民認同和支持下,我們要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以更高的熱情精心培育,打造優秀文化品牌,讓街道社區文化站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作者單位:鐵嶺市群眾藝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