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秀霞
摘要: 創新是時代對現代人提出的要求,有創新意識的人總是能夠從超出常規的獨特視角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情境探疑”教學以其“形真、情切、意遠、理蘊”的鮮明特色,在培養學生情感、啟迪思維、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等方面有獨到之處。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創新能力培養方法
創新的能力是來自于不斷發問的習慣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創新能力在一定的知識積累的基礎上,是可以訓練、啟發出來的,甚至可以“逼出來”;創新最關鍵的條件是要解放自己。因為一切創造力都根源于人的潛在能力的發揮。
創新是時代對現代人的要求,有創新意識的人總是能夠從超出常規的獨特視角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情境探疑”教學以其“形真、情切、意遠、理蘊”的鮮明特色,在培養學生情感、啟迪思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等方面有獨到之處。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創新能力,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已成為當前課堂教學的主導思想。下面談談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在教學中貫穿創新意識于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
教師和學生以教材為綱,惟權威是命,惟標準是遵,使課堂教學變為單純的語言文字訓練的教學。學生的學習以模仿、操練和獲得標準答案為目的。課堂教學沉悶、枯燥、單調。教和學都是為了考試,忽視學生個體的發展,學生的學習機械化。因此,我們要改變以往的教學理念,讓學習成為學生認識科學本質、訓練思維能力、掌握學習方法的手段;教學過程成為“發現”知識的過程,而不再是獲得結果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強調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掌握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精神。教學過程中所提出的問題要有一定的靈活性、多義性,使學生在參與教學的過程中去面對不知道結果的問題情景,讓學生敢于創新,形成創新意識。
二、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
首先,在教學中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教學中學生是主體,主體有了興趣,自然會有激情(沖動),以激情激發學生創新的欲望。創設情境是激趣的一種有效手段。這是一節課的起點,精彩的情境創設不僅能很快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創新意識。因而,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認識水平、教材特點等,巧設導語,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及早地進入到最佳的學習狀態。這樣學生對枯燥的學習內容產生了興趣,帶著學習興趣進入到求知探索過程。其次,在教學中激發學生對創新的“奇”。學生的創新想法、創造活動,往往來自對某個問題的興趣和好奇心。亞里士多德說:“思維是從驚訝和問題開始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目標激勵、語言情感激勵等,以“情”制勝。通過啟發性語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使學生因問題生“疑”,因“疑”生奇,因奇生趣,積極地去探究、創新。鼓勵學生敢于打破常規,突破思維定勢,發表與眾不同的見解。如我在教學《趵突泉》這課時,在學生理解了泉水的特點的基礎上提出:“假如沒有趵突泉,濟南會失去它一半的嫵媚”這句話是不是有些夸大了?為什么?讓學生去閱讀、探討、思考。這樣在領悟的基礎上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哪怕是有悖于文章內容的看法。這樣讓學生在無形中參與創新,進行創新。最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理念要“新”。我們在教學中要有“把整個世界作為孩子的教科書”的意識,而摒棄“把教科書作為孩子的世界”的觀念。教學中嚴格按照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要求,把課堂與生活聯系起來,延伸教學內容。如在教學《五彩池》一課時,在教學總結階段,改變以往總結課文主要內容的做法,采用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廣告形式,讓學生為五彩池或家鄉的風景名勝編寫廣告詞。
三、溫故知新,當堂訓練。
在練習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是一個溫故知新的過程,需要反復嘗試,深入探究。小學生在其學習過程中,通過其內因的作用,獲得了一定的知識,初步養成樂于學習的習慣和創新的精神,這樣在運用中不至于一味地操練和模仿。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要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當堂訓練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練習是課堂學習的延伸,對課堂知識的鞏固。但是以往的練習只是對知識點的單純的操練、識記,學生的練習只是課堂知識的重現,使學生的思維停留在復現、鞏固階段,不能做出對知識點的進一步深入理解和領悟。因此,我們要精心篩選和設計練習內容,并注意適度地深化,這樣才能達到使學生學會學習、創造、創新的目的。
四、在總結中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過這樣的論斷:“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探索者。而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教師在總結評價時,要突出做好學生有創新表現的總結評價,滿足學生的這種需要。對“創新”者要恰當地給予表揚和鼓勵,用鼓勵性的語言,或熱烈的掌聲,或贊許的目光,使學生充分品嘗獲得成功的快樂。同時,還要根據“創新”的不同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對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給予肯定性的評價;還要及時給予畫龍點睛般的指點,幫助他們達到成功的彼岸。對那些與創新無緣的學生,不能用靜止的眼光去看待他們,在教學中要從他們錯誤的回答甚至是荒唐的回答和思維中尋找出一定的思路和新意,給予鼓勵性的評價,以保護這些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學習的自尊心,使其獲得“我還行”的情感體驗,從而產生進取、創新的動力。總之,學生的每一點成功與進步都來之不易。小學生心中的創新之火并不是勢高萬丈的火焰,一旦熄滅可能毀掉學生的一生。在教學中有意識地采取多種措施使學生形成創新的意識、習慣,使學生堅定創造必定能成功的信念,養成愛學習、愛創新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