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晶
摘要: 從語言學角度看,日語在語法結構、音韻組織方面具有蒙古語和朝鮮語的一些共同特點。因此,日本人在表達方面,語法特點明顯區分于歐美語言。日語的語法特點,在句子成分中,表現得也很突出。例如,句子成分中的主語、謂語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省略,達到日本人所說的“言わぬが花”的表達特點。另外,句子成分中的修飾語和被修飾語的位置,也沒有英語的修飾關系那么嚴謹,在適當的情況可以靈活改變。
關鍵詞: 日語教學語法句子成分用法
構成句子的條件有兩點,一是,句子反映一定的現實和思想。這種現實和思想的反映,首先體現在主語、謂語等句子成分中。其次,反映在成分之間的相互聯系上。二是,敘述內容過程中,說話者的判斷,推理或情態上的陳述語氣。兩者相結合構成一個句子,即「句子=事實內容+陳述語氣」。例如:「あの人は日本人らしい」(那個人好像日本人。)通過上述的情況,正確使用句子中的各個成分,是正確表達日語的前提。日語中的句子成分則是構成句子的關鍵。構成日語句子成分有,主語,謂語,賓語,連用修飾語(補語,狀語),連體修飾語(定語)等。其中,主語,謂語,賓語,連用修飾語(補語)是日語句子的基本成分。連體修飾語(定語),連用修飾語(狀語)主要起著修飾限定的作用。對于大多數句子來說,主語要明確,這時就要有主語。并且,有些謂語,沒有連用修飾語(補語,狀語)幫助就不能表達完整的意思。這時連用修飾語(補語,)就成了必要的成分。例如,「李さんと旅行した?!梗ê屠钊ヂ眯辛?。)在這里如果不把「李さんと」加上,就不能表達出與誰“旅行”這個意思。
一、句子的主體——主語
主語是一個句子所敘述的主題,是謂語陳述的對象。構成主語的形式一般有:⑴體言,體言性詞組+が(は,も)。例如,「私は中國人です。」(我是中國人。)「李さんも中國人です。」(小李也是中國人。)在提示主語時「は」和「も」還有一定的區別?!袱稀购汀袱狻怪饕獜膬煞矫孢M行區分,①用于敘述知識性內容時。主語是已知事物時要用「は」,并且主語一般為總體事物。如,「空は青い?!梗ㄌ炜帐撬{色的。)是對主語的一般性解釋和說明。如果要表示主體是未知的事物,就要用「が」表示主語。如,「空が青い?!惯@句話用「が」則強調“空”是藍色的,而不是“海”。②在描寫具體情景的情況。Ⅰ如果表示對于與眼前的事物,不加任何思維過程,如實地從直觀上來表示是用「が」,即主語,謂語整體是一個新信息,沒有在認識上加以分割的過程。如,「山が高い?!梗ㄉ礁?。)Ⅱ對兩個事物進行比較時,一般要用「は」。由于日本人的說話方式,主語的省略情況也是很普遍的。一般在一句話中,一次出現過,再次出現時主語就可以省略。如,「その本はありますか?!埂袱悉?,あります。」在第二句中「その本」在第一句中已經提到過了,因此,在第二次提到時就可以省略。
二、句子的核心——謂語
謂語是對主語的陳述,說明主語的動作、狀態或狀況等。謂語是日語句子中重要的成分,是日語句子的核心和成立的前提,以各種關系承接前面的各成分,并和這些成分之間保持著重要的文脈。所以,一般不可省略。但在其他成分能夠表達清楚句子的意思時,謂語也可以省略。日語句子中的謂語構成形式有以下幾種情況:(1)體言或體言性詞組+斷定助動詞「です」,「だ」,「である」或某些助動詞。如,「あの子供は中國人です。」(那個孩子是中國人。)(2)形容詞,形容動詞+助動詞,補助動詞。例如,「暑くてたまらない。」(熱得受不了。)其中「たまらない」為「暑い」的補助成分。(3)動詞或動詞+助動詞,動詞+補助成分作謂語?!杆饯悉饯涡≌hを読みました?!梗ㄎ易x了那不小說。)謂語「読みました」為動詞+助動詞的構成。「いまテレビを見ている?!梗ìF在,正在看電視。)謂語「見ている」由“動詞+補助成分”構成。
三、他動詞的象征——賓語
賓語是動詞的連帶成分。一般表示動作,行為涉及的對象或者表示動作,行為造成的直接結果。一般帶賓語的是他動詞。他動詞是指從動作的主體出發,側重表示動作的過程,描述主體對對象施加的影響,產生的作用等。所表示的動作,作用直接涉及其他事物的詞。賓語是由體言或體言性詞組+賓格助詞「を」構成的。例如,「王さんは機械を修理することはできない?!梗ㄐ⊥醪粫蘩頇C器。)這里「修理する」是サ變他,「機械」是賓語。與他動詞不同特點的,還有一種動詞是自動詞,自動詞一般不接賓語,只有特殊情況才出現自動詞接賓語的現象,所以,他動詞的特點就是接賓語。
四、修飾體言——連體修飾語(定語)
日語中的句子成分除了主語、謂語、賓語之外,還有兩種修飾語。一種是連體修飾語。另一種是連用修飾語。日語的修飾語成分,沒有漢語那么全面。日語中,修飾體言的就稱為連體修飾語。修飾用言的都統稱為連用修飾語。為了讓日語學習者進一步區分出各個成分的修飾作用和特點,也把作用、用法與漢語相似的成分,相應地用漢語的成分的名稱代替。因此,連體修飾語也可稱為定語。定語是修飾體言或體言性詞組的詞。在日語中,定語一定處在它所限定詞的前面,進行修飾。定語構成方式有以下5種情況。(1)體言或體言性詞組+連體修飾詞「の」。例如,「食事の時日本人は箸を使います?!梗ǔ燥埖臅r候,日本人用筷子。)(2)指示性連體詞做定語。例如,「あの人はだれですか?」(那個人是誰?)(3)用言,用言性詞組的連體形?!咐瞍丹螭蟽灓欷繉W生です。」(小李是優秀的學生。)(4)體言+補格助詞「の」。例如,「昔ながらの作り方で日本酒を造っている。」(按傳統的制作方法造日本酒。)(5)副詞或副助詞+「の」?!袱丹工瑖鴮殼坤堡韦长趣悉ⅳ搿!梗ǖ降资菄鴮?。)
五、修飾用言——連用修飾語(補語,狀語)
日語中補充和說明謂語的成分叫做連用修飾語。在日語中修飾成分劃分不是很細致,像這樣的連用修飾語,比較接近與漢語的補語。因此,日語中補充和說明謂語的成分也可以稱為補語。補語的主要作用是幫助謂語動詞、形容詞、形容動詞等進一步表達完整的意思,或者說明謂語的動作,狀態達到什么程度,或數量上是多少等。補語的構成通常由體言或體言性詞組加補格助詞構成。補語中可以后續補格助詞「と」「で」「に」「へ」「から」「より」等。如,「學生たちは教室で日本語を習っている」(學生們在教室里學習日語。)在這句話中「教室で」是補語。
修飾限定用言,用言性詞組以至整個句子的成分在此叫做狀語。狀語的構成方式有以下幾種。(1)副詞,副詞性詞語?!傅降仔扭袱椁欷胜?。」(怎么也不能相信。)(2)表示數量、時間、方位等意義的名詞,體言性詞組?!溉毡菊Zの漢字はどのくらいありますか.」(日語的漢字有多少?)這句話中的「どのくらい」表示數量的詞。(3)體言或體言性詞組,用言或用言性詞組后附某些助動詞、形式名詞或慣用型。例如,「もしかすると,彼の話は事実かもしれない?!梗ɑ蛟S他的話是真的。)「もしかすると」為用言性詞組。(4)體言或體言性詞組,用言或用言性詞組后接副助詞?!赋证皮毪坤笔证顺证沥蓼??!梗苣枚嗌倬湍枚嗌?。)「持てるだけ」為用言后接副助詞。
六、結語
除了以上的幾種日語成分以外,日語中還有同位語、對象語。在此,就不進行說明。總之,明確日語的各個成分及使用方法,是正確用日語表達思想的前提。
參考文獻:
[1]周平,陳小芬.新編日語.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0.
[2]劉春英.現代日語語法.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