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佩佩 王曉云
摘要: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采訪法、數理統計法等方法,以寧波大學外語學院英語教育專業為例對英語教育專業就業情況進行調查,并就畢業生就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旨在為師范教學和學生就業提供參考。
關鍵詞: 英語教育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
1.前言
中國市場經濟制度的逐步完善使我國高等院校畢業生的就業方式慢慢地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國家包辦、計劃分配轉變為自主選擇、市場配置模式,形成了畢業生和用人單位“供需見面、雙向選擇、自主擇業”的新機制。高校對畢業生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也隨著機制的變化而日益加重。各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工作直接影響著院系的聲譽與發展前景。學生的就業成了高等院校各項工作的指向標。本次研究以寧波大學外語學院英語教育(以下簡稱英教)專業就業情況為例開展調查,旨在為英教專業的學生提供較為準確的就業信息,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引導他們做好就業規劃,努力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再者,在填補英教畢業生就業信息空缺的同時,為寧波市教育工作者及各大高校制定英教專業發展方向和培養方案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以寧波大學外語學院英語師范專業2006—2010五屆畢業生中的180人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30人,女生150人。
2.2研究方法
2.2.1問卷調查法
本次研究共發放問卷180份,回收148份。問卷就英教專業就業情況進行提問,分為客觀題與主觀題兩大部分。
2.2.2采訪法
在調查對象當中有些人有著特殊的經歷、工作內容或對本次研究課題有不一樣的看法、建議需要并值得我們深入了解。我們采取相應的通訊工具對他們進行實際的采訪探討,得到更為詳盡、確切的信息。
2.2.3文獻資料法
查閱歷年中外有關英教專業畢業生就業、擇業等方面的期刊書籍,查看師范專業市場信息反饋的相關報道及專家看法,查看了就業指導、教育政策變化等方面的報道及學術論文等,為本研究提供理論支持和參考。
2.2.4數理統計法
問卷調查中的所有數據均經過Excel進行數據整理、處理和統計分析。對于問卷中的主觀性問題也進行了匯總摘要。
3.調查結果
3.1畢業生職業選擇
寧波大學外語學院的英語教育專業是培養高中師資的,但是該專業的畢業生并非在畢業后都能順利成為高中英語教師。從表1中我們可知寧波大學英語師范專業只有24.3%的畢業生畢業后成為了高中英語教師,而有超過一半的畢業生成為了小學或初中的教師,有些甚至從事了別的學科的教學工作。與此同時,有18.9%的畢業生選擇成為公司職員而未從事教育工作。
3.2畢業生就業時考慮的主要因素
據調查顯示英教畢業生就業時比較注重的因素是薪資福利、單位所在地、工作提升空間等。根據表2可知67.6%的畢業生選擇回到自己的戶籍所在地求職,而另外的32.4%的畢業生選擇在沿海地區尋找工作,在所有的調查對象當中竟沒有一個人愿意到中西部地區工作。在就業時,畢業生經常會遇到專業不對口的問題,面對這一問題所有的調查對象當中只有兩位堅持一定要專業對口方可就業,而8.8%的認為畢業后繼續深造較好,73.5%的調查對象認為只要待遇好就可以就業而不必考慮是否專業對口,而另外23.5%的畢業生覺得只要有單位錄取甚至不必考慮待遇高低就應參加工作。而對工作的薪資福利不滿意,覺得工作提升空間不夠或成就感低則是畢業生在參加工作的最初幾年里頻繁變更工作的主要原因。
3.3畢業生求職時面臨的主要問題
畢業生在求職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據調查,有40%的人覺得在求職期間就業信息難獲取是他們存在的主要問題,24%的人遇到的主要問題則是自身的學歷或畢業學校不符合面試單位要求。另外16%的畢業生在學習成績方面不符合招聘單位的要求,20%因能力不足而落選。
3.4畢業生適應社會工作的困難之處
畢業生就業后直面的問題就是如何將所學的理論知識結合以往的實習經歷應用于正式職業之中,以最快的速度著手新工作。然而,不幸的是大部分學生反映學校的教學內容就實際工作而言顯得過分理論化、理想化,而且教學內容與實際的工作內容聯系不夠緊密甚至有些脫節。很多工作中的知識還得現學現賣,學校的教育內容似乎只是為了應付學業上的考核,而難以應用于實際工作中。
3.5英語師范生就業形勢
當被問及當前英教畢業生就業形勢時,不同的人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其中超過60%的調查對象認為當前的英教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據調查對象反映,寧波大學作為一所綜合性院校,其英教專業相對專門的師范院校在社會認可度方面稍顯不足。
4.結果分析
在過去幾十年里,英語教育事業人才緊缺,英語師范專業相當熱門,越來越多的人報考這一專業。但近幾年,英語教育領域趨向飽和,尤其在經濟發展迅速的城市、沿海地區,英語師范畢業生更是供過于求。依據國家政策,只要獲得了相應的資格證書,英語專業抑或其他專業的學生就可從事英語教育事業,這就更加大了英教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難度。再者,現今各企事業單位、教育單位對應試者的學歷及畢業院校要求進一步提高。有些單位過分關注學歷或畢業院校的知名度,卻忽視應試者在創新或實際工作中的能力。許多用人單位在選擇英語教師時要求應聘者須具備英語專業八級證、教師資格證、普通話等級證、計算機二級證等,還須具有較強的語言溝通能力和組織表達能力、良好外在氣質,以及較高的綜合素質。
除用人單位不斷增高就業門檻之外,英語師范生急功近利的求職心態造成供需矛盾日益激化。雖然在一些發達城市,對新教師的需求已接近飽和,但在基教系統及中西部農村中小學,此類需求仍然較大。然而從調查結果可知,在許多畢業生心中,到中西部或農村工作仍舊不在他們的選擇列表之內。原本戶籍所在地就在沿海地區的畢業生毫無疑問地選擇回到出生地工作,而少數來自內陸的畢業生也很少有考慮回到家鄉工作的。
而在就業難度加大的同時,許多畢業生卻屢因能力不足或專業知識不夠扎實而失去就業機會。這就告誡在校學生平時應注重專業素養的提高及能力方面的鍛煉。在校期間不能死讀書,也不能不讀書。在校生要適時豐富自身涵養及能力方能在將來就業時如愿以償。
5.結語
市場變化多端,畢業生只有將自己塑造成一個高質量的人才才能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畢業生在就業時還必須認清形勢,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就業策略。相信在政府、高等院校、畢業生的共同努力下,高等院校將會為社會培養、輸送更多高質量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銀芳.對新時期英語專業教育的思考[J].高師英語教學與研究,2005,(3).
[2]劉芳.高校英語教育專業遭遇滑鐵盧[N].中國青年報,2006,5,29.
[3]楊一飛,高媛媛.英語專業師范生就業難的原因及對策[J].高校輔導員學刊,2009,(6).
[4]孫寶珍,常偉.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2,(8).
[5]張晶晶.師范生實現多渠道就業[N].英語教育周刊,2010,193.
[6]張國文.就業或自主創業:英語專業的師范生畢業去向探析[J].教學實踐研究,2011,(2).
本文撰寫過程中得到寧波大學外語學院楊宇紅老師的指導,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