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袁媛
摘 要:培養基是微生物檢驗中不可或缺的關鍵部分,培養基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整個微生物檢驗的質量。現階段,由于我國在微生物檢驗培養基的質量方面還沒有形成一個較為統一的標準,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檢驗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為此,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培養基的質量,進而確保微生物檢測質量。基于此點,本文就提高微生物檢驗培養基質量的相關研究進行淺談。
關鍵詞:微生物檢驗培養基質量配制
中圖分類號:TS2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7(c)-0001-01
1 提高檢驗人員綜合素質
微生物檢驗培養基質量與檢驗人員的素質息息相關,并對其素質提出了高要求。首先,檢驗人員必須接受過微生物檢驗方面的專業基礎教育,具備全面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擁有較強的主觀判斷分析能力,在崗前培訓合格的基礎上方可上崗操作;其次,檢驗人員應當定期參加培訓、進修學習、學術交流等活動,積極學習質量保證體系、計量學等與微生物檢驗相關的學科領域知識,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體系。檢驗人員還應當掌握國家最新的微生物檢驗方法和標準,參與編制檢測程序和儀器操作程序,參與各類盲樣測試和水平測試,增強實驗室的檢測能力,以滿足微生物檢測對檢驗人員提出的高要求;再次,應強化實驗室內部管理,落實定期考核制度,實驗室主管人員應對檢驗人員的知識水平、檢驗技能和標準熟練程度進行全面考核,結合檢驗人員的工作態度和工作責任感考評,將其作為評價檢驗人員綜合素質的重要依據。
2 嚴把培養基的購入關和驗收關
在培養基的購入階段,應確保微生物檢驗中所使用的干粉培養基、試劑和藥物等,必須優選專業、誠信、服務優質的生產廠家作為供應商。在確認該生產廠家通過了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基礎上購入培養基,認真檢測商品質量,使其符合國家規定的質量標準。此外,培養基還應當具備齊全的信息資料,如培養基的生產編號、具體名稱、成分清單、儲存條件、使用前的pH值、有效期等,以便于使用培養基時能夠準確記錄數據、比較分析數據;在培養基的驗收階段,實驗室應當配備專人檢驗商品質量,認真核對生產廠家的相關商品資料信息,查看培養基的規格數量、生產批號、商品名稱、保質期、外觀質感是否在標準范圍內。檢驗驗收人員必須對每一批次的商品均進行嚴格的培養基質量檢測工作,嚴禁未經驗收合格的培養基進入實驗室中使用。
3 提高培養基的配制質量
在進行培養基配制的過程中,為了有效地提高培養基的質量,應采取如下措施:其一,必須使用清潔、干凈的玻璃容器作為培養基配制容器,嚴禁使用金屬類容器,并確保玻璃容器的體積應大于復水后培養基體積的2倍以上。在培養基水化時為了防止離子混入培養基中,應當杜絕使用鐵鍋或銅鍋,以確保微生物正常生長。同時,若使用新玻璃瓶,應防止其在加熱的過程中產生堿性物質,從而導致培養基的pH值變化;其二,培養基的配制用水應盡可能選擇蒸餾水或是符合要求的水,這樣有助于排除測試條件下影響及抑制微生物生長的物質。嚴禁使用受污染的去離子水和自來水,其原因在于即使去離子水經過除菌過濾,也必然含有影響微生物生長的物質,而自來水中含有抗菌物質,如氯等。在進行培養基水化時,應當在玻璃容器中逐漸加入1/3的水量,經過震搖后,繼續加入剩余水量,利用水的沖力將附著于玻璃容器壁的培養基粉沖入水中;其三,培養基稱重時必須使用專用角匙,以防止因交叉污染而造成檢驗結果不準確。由于培養基具有易潮性,在吸潮后會導致其自身酸化,從而對培養基的pH值產生影響,所以應選擇在濕度較低的實驗室取培養基進行稱重。稱重時切忌不能吸入粉末,尤其是選擇性培養基,干粉培養基必須遵循生產廠家的說明資料進行準確配置;其四,當培養基完全溶解冷卻之后,應當對其進行pH值測定,如有必要時可做適當調整。通常情況下,使用個別成分制備而成的培養基,除有特殊要求外,培養基經過滅菌處理以后并冷卻至25℃時,其pH值的變化范圍不允許超過0.2個單位。在進行調整時,可采用濃度為40g/L的氫氧化鈉溶液或濃度為36.5g/L的鹽酸溶液;其五,如果對試驗結果有所懷疑時,那么可以在相同的條件下,對新舊批號的培養基進行同時試驗比對,以此來找出原因;其六,對于一些生化鑒定中常用的培養基以及用于選擇性鑒定的培養基,必須嚴格遵照規定的方法進行配制,以確保培養基質量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同時,在培養基配置完成后,應對其外觀進行檢查,看培養基的顏色是否正常,若是液體培養基應檢查其是否澄清,有無沉淀及渾濁。
4 做好培養基的滅菌和保存
培養基在配制完成后,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標準要求的溫度和時間對其進行滅菌處理,應盡可能做到既確保滅菌效果又不損傷培養基的有效成分。需要注意的是,采用的滅菌程序應經過嚴格的化學及生物驗證。培養基在經過滅菌處理以后,斜面固體類的培養基應當擺放成斜面,其長度應控制在試管長度的1/2處左右;如果配制的是半固體狀培養基,那么應使其垂直并冷凝成半固體狀的深層瓊脂,當培養基完全凝固以后,應在試管上注明培養基的配制日期及名稱,然后將其放置在避光、干燥及冷藏處進行保存待用。除有標準規定及特殊要求外,一般的基礎營養培養基可存放在4℃的冰箱內,保存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90天,若是在溫度為20℃以下的室內,最長保存期限不得超過30天,這樣能夠確保培養基的成分不發生改變。此外,對于生化鑒定及選擇性分離鑒定這兩種培養基,必須嚴格遵照產品說明進行使用,如無特殊情況,應盡量當天配制當天使用,在避光、冷藏處最長保存時間不得超過3天。
5 結語
總而言之,微生物檢驗是一項較為復雜且系統的工作,影響檢驗結果的因素相對較多,其中培養基的質量所占的比重最大。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微生物的檢驗質量,要求檢驗人員應采取積極有效地措施,不斷提高培養基的整體質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確保微生物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
參考文獻
[1] 張喜.商品微生物培養基質量狀況及其控制[J].當代醫學,2009(16).
[2] 童小平.楊更發.培養基有效保存期內的質量控制[J].浙江預防醫學,2009(8).
[3] 孫立艷.趙娣偉.質量控制在培養基制備方面的應用[J].口岸衛生控制,2011(5).
[4] 王綏家.黃宏星.微生物實驗室培養基的質量控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