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敏
摘 要:理財不應僅僅是金融學生的專利,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大學生如何合理運用自己的資金越來越應該得到學校和學生的重視,學校有責任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財務進行規劃整合,而學生也應具備自我理財的意識。本文對當前大學生理財狀況進行分析,并針對原因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對策,做到學校正確規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應對理財。
關鍵詞:大學生理財規劃學校引導大賽輔助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7(c)-0250-01
近年來,“經濟危機”一詞在大學校園里較為流行,不少同學到月末便需靠借款度日,尤其是剛步入大學生活的大一新生。“如何理財,怎樣理財?”這一問題急待解決。本文對當今大學生理財現狀進行分析并找出存在的理財問題,進而從高校角度出發,提出“以舉辦大學生理財規劃大賽為主要方式對廣大學生進行積極正確的引導”的觀點及其具體實施對策,以供參考。
1 錯誤方式,浮現理財問題
大部分人都片面地認為理財就是生財,就是投資增值,只有那些腰纏萬貫家底殷實既無遠慮又無近憂的人才需要理財。其實理財的需求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邊,它伴隨著人的一生,從每個人開始獲得收入和獨立支出的時候開始。如今,許多大學生由于消費觀的偏差和理財概念的錯誤解讀,嚴重存在著理財問題。
1.1 規劃不清,記賬不行
現在的大學校園中,加入“月光族”、“半月清”的同學越來越多。這一類的同學往往屬于“當即消費者”,月初充裕的生活費,讓他們對于吃,穿,行等方面增加了開支,例如女生逛街shopping次數更加頻繁,男生請客吃飯的層次更為高檔……最后落得“初一吃肉,十五喝粥”的窘境,這都源于沒有理性、合理地在月初規劃好當月開支。
1.2 沖動消費,背負信用債
信用卡熱已經席卷大學校園,雖然透支額度一般只有2000元左右,但對大學生而言,“信用透支”這樣的方式可以解決不少同學的燃眉之急,是一個不小的誘惑。大學生沖動地使用信用卡消費,不但使得生活成本增加,而一旦還不上錢,會影響一生的信用記錄。
1.3 丟了西瓜,撿了芝麻的遺憾
目前做家教、打零工甚至炒股票的大學生越來越多,大學生認為這是一種自食其力的能力培養。但是,如此過于熱衷社會實踐,讓許多學生沒有了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習上,最終導致多門功課不及格的后果,甚至被退學,在此過程中的校外消費,無形中又增加了一筆巨大的開銷。
1.4 奢侈品的盲目追求
大學生是最前衛,最時尚的消費群體,他們對于新產品的上市,時尚資訊的動態有著很強的感知力。學生在滿足自身基本消費的前提下,有著追求更好,更優的目標。
2 開辟渠道,引導合理理財
綜上所述,在大學里,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理財意識比較淡薄,經常出現生活費超支的情況,并且這樣的群體正在成倍增加。學校應擔當重任,發揮育人的重要作用!“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不但要培養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更要引導學生學會生活。因此從大學生理財規劃切入,從生活根源入手,幫助這些第一次離開父母,獨立生活,在消費問題上有著盲目性的學生,教授如何理財,怎樣理財有著極大的必要性。學校開設理財課堂是一個很好的途徑,而大學生理財規劃大賽則是另一個非常不錯的方式。
此次“交通銀行杯”寧波市首屆大學生理財規劃大賽,由寧波市教育局發起,浙江萬里學院、交通銀行寧波分行、寧波市金融保險應用型專業人才培養基地三個單位聯合承辦。從舉辦單位組成充分表明,此次大學生理財規劃大賽的實質是“學校與社會接軌,為大學生提供一個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操作平臺,讓大學生在實際理財操作中親身體驗得與失、苦與樂”。
3 校企接軌,實現相得益彰
該大賽由市教育局為提升大學生的理財意識及能力、促進學科專業發展、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而啟動的一項重要的學科競賽活動,其組織并搭建的這一個競賽平臺,為我們院校合作、校企合作、學生交流學習以及促進相關專業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同時,大賽也得到了眾多金融機構和企業單位的大力支持。
社會企業的支持和參與,為參賽意義錦上添花。此次大賽舉辦目的在于幫助大學生們對理財有一個正確認識和了解,然后更進一層的去學以致用,即幫助學生從“書本怪圈”里跳出來,打破理論與現實脫節的瓶頸。企業的加入和支持,給大學生們的實際操作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學生在參與大賽過程中,通過實際操作可以增進對理財概念,條例知識的理解,得到理財能力的提升和鍛煉。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了解到企業整體運作的程序,增進對企業管理運作的了解,為學生們踏入社會工作的適應作為基礎。
4 觸類旁通,理財大賽一生受益
大學生學科競賽有助于形成追求真才實學的良好學風,有利于推動教育改革和人才培養。
4.1 求真務實
商業社會,不僅僅是教科書上的理論,也不是老師滔滔不絕的講解。商業社會,需要學生去親身經歷。這些學科競賽提供著這樣一個平臺,選手們在比賽中犯下的每個細小的“錯誤”與“疏忽”,由于都有可能會被競賽對手所利用,這樣如戰場般所帶來的“教訓”是讓。
4.2 悟道思辨
比賽的觀望者們,可能會覺得它是一場“游戲”。而在這些參加大大小小競賽,多次歷練的真正“高手”,會感悟到它是一門“哲學”。事實上,大學生走上社會之后,最后較量的,已不再僅僅是知識、數字和計算,更是人格、心態、耐心和意志!種種辯證法和價值觀,都能夠在這里體現和收獲。
4.3 交流溝通
“理財”不僅是一個人的事,“理財規劃”職業崗位更不是一個人的事。除了專業知識與個人的努力,還在于周圍朋友的合作,更重要的是自己為人處事的方式。大學生在“理財規劃大賽”中,良好的交流、溝通能力才能把業務處理得更流暢,同時,團隊才能更融洽。
5 結語
大學時代是賺取人生中第一桶金的時候,是理財的起步階段,也是學習理財的黃金時期。大學生的理財實踐,將直接影響其自身將來的生活方式甚至生活態度。因此,身為當代大學生,應有意識的主動培養正確的理財觀念,合理安排父母的資助,更應學會自己創造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鳳林.大學生理財[M].江蘇大學出版社,2009.
[2] 段禾青,肖惠.大學生如何學會理財[J].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院報,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