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玉峰
學習興趣是學生有選擇地、積極愉快地學習的一種心理傾向,它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成分,是推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原動力。有了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中會產生很大的積極性,從而產生某種肯定的、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習數學的興趣產生于教學過程的趣味性和藝術性情感中,產生于學習過程中的成功與愉快體驗之中。在這種情感體驗下,學生就會表現出對數學學習的一種特殊情感,學習起來樂此不疲。
一、興趣在數學學習中的作用
1.興趣、知識、能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使大腦等各種感官處于最活躍的狀態,最有效地接收教學信息;濃厚的學習興趣能有效地誘發學習動機,促使學生自覺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貫注地投入學習活動;濃厚的學習興趣能使學生在繁重的學習過程中,抑制疲勞,產生愉快的情緒。
實踐證明,一開始就把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當做首要的關鍵性的問題來抓,往往能取得良好的開端和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愛因斯坦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啟發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教學質量的先決條件。不僅如此,學生愛學數學還會帶動其他學科的學習。
2.興趣能促使學生進行創造性的學習和勞動。
對任何學習活動的創造性態度都和一定的興趣分不開。學生對某一課程有濃厚興趣,他的學習成績就能穩步提高,甚至突飛猛進,超出師生的意料。中國古代的教育家孔子對興趣的重要作用有精辟的論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里“樂之”,無疑指的就是興趣。在科學上、學術上有重大成就的人,往往都對其所從事的專業有濃厚的興趣。陳景潤“文革”期間,身處逆境,為摘取數學皇冠上的明珠,以鋪板當桌子,演算用了幾麻袋紙,甚至在走路時都冥思苦想,最終取得突破性成就;牛頓為了做實驗,面對朋友吃過的雞骨頭,竟認為自己也已經吃過了,這類名人的佳話數不勝數。
3.培養數學興趣,促進“差生”轉變。
如果數學和其他課程都重視啟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那么每門功課都會有一部分學生特別喜愛它;每一個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同時,又都有自己最喜愛的課外活動。課外,同學們有到圖書館的,有在第二課堂興趣小組的……這樣,良好的學習風氣就會逐漸養成,他們就會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有紀律的人。顯然,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不僅可以促進能力的發展,而且可以以此為手段,促進“差生”轉化,促進優良學習品德的形成。
二、培養數學學習興趣的途徑
1.重視師生情感的培養,內化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育心理學研究證明:情感與智力有密切的關系,“積極的情感也是一種智慧”。我也深深地感到學生的情感和情緒直接影響課堂的學習,甚至延伸到課外,因為對某一學科教師反感而討厭這一學科的學生大有人在,因為對某一學科教師有好感而喜歡這一學科的學生也大有人在。要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舒暢、愉悅的情感體驗,師生之間必須情感交融、心靈溝通,最有效的方法是一個字——愛,愛學生的途徑有多種:給學生單獨輔導,多鼓勵學生,給予學生客觀含蓄的批評,關心學生在家的生活,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困難,等等。以心換心,老師愛學生,學生就會愛老師,進而把這種喜愛轉移到老師所教的學科上來,加深對數學的情感和興趣。
2.明確學習數學目的,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研究表明,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是一種內在的學習動機,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應該使學生了解所學學科的實用價值,各種知識技能對他們有什么直接或間接的用途。當學生能夠意識到學習是他們達到某種重要的目的手段時,他們就會產生求知欲和認識的興趣。事實證明,在數學教學中,幫助學生明確學習數學的目的,是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有效辦法。
3.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首先是教學之法,關鍵是開竅之術。教師要“寓教于樂”,根據學生特點和容易樂于接受這一要求,對教學內容進行加工處理,并運用生動形象、具體鮮明、妙趣橫生的語言表達出來,才能使學生在領會知識的同時,把學生學習數學的藝術美、科學美的感受產生積極性和主動性調動起來。因此,教師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是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關鍵和重要手段。
(1)數學史激趣
數學史是學生學習興趣的搖籃,它孕育著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了這兩者我們的課堂就不再會枯燥乏味。通過平時教學和與學生的交談,我發現現在的學生仍喜歡聽故事,尤其是教師在數學課堂上講一些與當天學習數學有關的數學趣事,可以讓學生對所學內容留下深刻的印象。古今中外數學家的故事既能增強學生的自豪感,又能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求知欲。因此教師應結合教材,在教學過程中適時恰當地向學生介紹一些數學史,激勵學生追求真理、努力上進。同時,學生也會從數學家的成功與失敗中得到不少啟迪,從而產生學習數學的極大熱情。
(2)故事激趣
在數學教學中,不能照本宣科,對學生灌輸數學知識,而應積極創設數學情境,啟迪學生的數學思維。學生都喜愛聽故事、猜謎語、作遐想。教師應適時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以引起學生的心理矛盾沖突,使他們意識到經過自己的努力,可以解決這些矛盾的沖突,從而引起他們的好奇心,激發起學習的動機,使他們興趣盎然地投入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3)創設情境激趣
問題情境是指在新奇未知事物刺激下,學生突然提出問題或接受教師提問并產生解決問題的強烈愿望,作為自己學習活動目的的一種情境。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能有效地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課堂教學創設一種緊張、活躍、和諧生動、張弛有度的理念氣氛。問題情境是一種心理機制,它對大腦皮層具有很強烈的持續的刺激作用,使人一時猜不透,想不通,又丟不開,放不下,尤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思維活躍,想象豐富,記憶力加深。
教育家夸美紐斯說:“教學是一種教起來使人感到愉快的藝術。”所以,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真摯而深厚的情感往往會讓學生喜歡上這門學科,從而更加努力、樂意地去學習它。
總之,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應該探索更多的方式來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也為我們的數學教育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