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坦巴根
摘要: 商業空間需要用不同的風格與個性吸引顧客,促進銷售以追求最高利潤為目的的,這是商業設計風格、選址與布局的原則。顧客是商業活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設計風格、建筑布局與城市人口分布形態密切相關。
關鍵詞: 商業建筑設計風格設計原則
城市商業中心的形成和發展是城市、社會、經濟和科技等領域綜合作用的產物,經歷了由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過度,現代商業空間有著不同的時代和地域特征,不同風格流派的出現,符合現代人們的心理和審美要求。
一、商業風格
1.現代高技派風格,運用現代技術、現代材料、現代設備及現代施工手段創造商業空間環境。多綜合運用鋁合金、不銹鋼、大理石、花崗巖和玻璃等反光性能強的裝飾材料,以強烈的視覺沖擊效果吸引顧客,達到銷售的目的。
2.主張運用當地各種自然材料,力求表現自然質感與色彩的自然風格。在快節奏、交流少、擁擠喧嘩的城市生活中人們追求田園生活的寧靜氣氛,結合燈光、山石、水景,產生清晰的自然景觀,找回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感覺。
3.迎合人們的購物心理,創造出有利于吸引購物者的潛在氣氛,將商業空間景觀化,使室內外環境融為一體,將購物環境與景觀結合在一起形成景觀式風格。
4.超現實主義和抽象主義的前衛風格,商業環境借用前衛藝術的表達語言與造型手段形成一種淺顯、通俗的前衛風格,其前衛風格對塑造商業空間氣氛具有一種特殊的作用,其表現方法有以下幾種。
(1)激烈的視覺沖突,變異的視覺形象。其應用的手法有材料對比、新舊對比、空間體量的對比、點線面的對比、光線強弱及冷暖對比、色彩的對比等。
(2)運用高科技的材料和設備,對管道線路不加掩飾,體現現代主義的直率個性。有的通過懸掛和漂浮的物體,使空間產生可變性和不變性。
(3)極簡的或觀念化的設計手法。在材料和色彩的運用上力求統一或微差或者做最大限度的變化。采用極為單純的幾何形體,做規整的排列組合,注重秩序與比例,追求簡潔的構圖或完整的空間形式。
(4)直接將現代藝術中的繪畫、壁掛、雕刻等原作或復制品用于室內陳設和裝飾。
二、商業設施選址
其意義就在于它是一項長期性的投資,直接關系企業經營的戰略決策,是零售企業貫徹以消費者為中心觀點的重要體現,是影響企業效益的一個決定性因素,也是制定企業經營目標和經營策略的重要依據。
商業設施的選址應該考慮以下因素。
1.客流規劃
商業中心是消費中心,從經濟效益上講,商業中心必須滿足整個城市消費市場的要求,爭取盡可能多的顧客;從成本效益上講,要爭取最大的聚集效益,要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的各種基礎設施。所以,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間形態是商業中心形成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1)相同客流規模的不同地區,因客充的目的、速度、時間不同,對選址條件有不同差別。
在商業集中的繁華地區客流目的一般是以購買商品為主流或是與購買商品有聯系的觀光瀏覽,為以后購買作準備,這類地區的客流特點一般是速度緩慢,停留時間較長,流動時間相對分散。
有些時候,除了人口的密度因素之外,人口的職業分布、收入狀況、年齡也是影響購買能力、購買習慣的主要因素,必須加以考慮。前者可以作為商業規模的主要參考指標,后者則除影響規模之外,還決定了商業的特色和內容。
(2)選擇店址需要調查分析街道兩側的客流量規模,選擇客流較多的街道一側。
(3)選擇店址要分析街道特點與客流規模的關系,街道交叉路口客流最多,是選址的最好位置。
(4)對于大型的購物中心和商業街,除了被動適應客流規律之外,還可以在原有路網基礎上加以改善開發,選擇有開發前景的區域,開辟新的道路交通系統,主動地引導客流,制造客流,進而創造新的商業環境。
2.交通狀況
城市道路交通是聯系顧客與商業設施的載體。因此,它是制約商業聚集的又一個重要因素。商業活動的經濟原則要求有盡可能大的吸引范圍,保證盡可能多的顧客方便地到達商店。因此商業設施的選址必須是交通可達性最佳的地點。在商業的追求最大貨物銷售范圍的原則下,選址應使交通費用達到最小。所以商業中心交通可達性最佳的實質是:所有購物出行者到達中心的出行時間總和最小。
3.商業環境
選擇店址應考慮設店地點附近的商店的規模和數量,如果在同一地區內已有過多的同行業商店,就勢必影響商店的經營效果,此為趨異性。但是,由于顧客希望就近廣泛地比較選擇商品及希望一次購足所需的商品,有些商店又有集中趨勢,相鄰而居,此為趨同性。
一般來說,比較專一的商品,顧客希望有廣泛的比較和選擇余地,希望有集中的專門店。這種顧客以購買一類商品為目的,對商業氣氛、娛樂性、環境沒有過多要求,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商品,并比較其質量、價格等因素。
另外一些顧客,購物的范圍比較雜,也比較隨意或完全以休閑為主要目的,當然不會去逛上面提到的結構單一的商業區,而是希望到集購物、娛樂、休閑等需要為一體的綜合商場。一般大商場就是以此為目標而設置的,盡可能豐富功能滿足這類顧客的要求。
還有一種特性就是共生性,即指商店依賴于為其他原因而來的顧客,如商業中心區的小型商店設于大型商店附近,主要經營小商品,以品種齊全而取得優勢。或開辦大商場不能提供的小型服務業,有的經營連帶消費商品的商店相互鄰近,互為補充,便利顧客。
4.地形特點
選擇店址還要分析地形特點,主要選擇能見度高的地點,如選擇在兩面臨街的地點能見度就最高,并且可以擴充櫥窗面積,增辟出入口以減緩擁擠,這是最好的設址地點。位于街道的入口處、公共場所的迎面處都是能見度高的地點。有的地點如位于街道的凹進部位能見度就差。
5.城市規劃的要求
城市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都根據城市現狀和發展要求對商業中心的分布、商業建筑的布局等作出一系列的規定,商業建筑的選址應該符合城市規劃的要求,服從城市總體發展的需要。
在選擇店址過程中要對以上因素進行實際調查,搜集資料,具體分析研究,了解建店的有利和不利條件,不僅要考慮現狀,而且要了解未來的發展變化,尤其要了解城市建設的長期規劃,如所選地區的街道、交通市政、公共設施、居民住宅及其他建設或改造項目的規劃,有的地點從當前看很優越,而隨著城市的改造將會出現新的變化,因此不適合設店。
三、結語
本文簡單地介紹了幾種商業空間設計風格及商業建筑設計遵循的幾項基本原則。
參考文獻:
[1]商業空間設計.
[2]商業建筑設計原理.
[3]購物中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