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小鳳
高考現代文閱讀,目前大部分考的是散文的閱讀,許多感情真摯、文學色彩濃郁、富有時代氣息的散文佳作成為命題者的首選材料。散文閱讀是高考語文試題中體現語文新課程人文性和審美性的考題,分值高,主觀性強,答題要求嚴密,評分要求嚴格,對考生的語文素養要求較高,一直是得分率最低的考題。可以說散文閱讀是語文試題的“重頭戲”,但也成為考生倍感頭疼的“傷心谷”。究其原因,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高考散文閱讀題的測試要求學生并不完全明確,以致訓練無的放矢;二是高考散文閱讀題的解題技巧學生未能熟練掌握,以致解題跟著感覺走。針對這些情況,我結合近幾年的高考散文詩體的特點,談談這類試題的解答思路。
一、找線索,理思路,明確文章主旨。
散文一般都有一條組織材料的線索,或為人,或為事,或為物,或為情。找到了這條線索,就能較容易地理清文章思路,明確文章主旨。當然,也有的散文沒有明確的線索,那么,理清思路就要從分析文章的結構入手了。閱讀一篇散文,要把握散文的主旨,即“神”,我們要先通讀全文,大致了解文章的內容,弄懂文章“說什么”。命題者命題時,總會結合中心主旨來命題,我們如若成功地把握散文主旨思考問題,那么就不難找到答案了。
要理清思路,就要從分析文章的結構入手;要分析文章結構,就要重點抓住首句和結句。一個語段,一般有起始、展開、收束三個層次。通常情況起始的一兩句話往往就是段落的中心句,接著展開對本段的具體記敘、描寫或議論,最后用一兩句話對本段小結。有的文章在文段的開頭或結尾處有結構大致一致的句子重復出現,這些中心句更是體現了文章的主旨。
當然,文章的主旨并不是直露的,它常借寫景狀物來予以表現。故而,要抓住散文的主旨,就得分析文中所寫的景物的特點與情感體驗、社會生活及人生哲理之間的聯系。散文的主旨大多是抒情、明志、言理,這也給我們把握主旨帶來提示,即我們可從“情、志、理”入手。在把握全文的基礎上要對詞語進行語義和情感等方面的辨析,特別是散文,它承載了作者充沛的情感,文章中的詞語就必然隱含著作者的情感。我們應當對所讀信息進行加工、分析、抉擇、取舍,從而獲得最有價值的信息。
二、品語言,悟句意,分析寫作手法。
散文的語言是文學語言,是作者塑造形象、表現主題的主要手段之一,因而它富于形象性,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它優美雋永,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品味散文語言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語言的含義和作用,思考表達了什么意義,有何表達效果,在結構內容上起什么作用。語言的特點,一般從準確簡潔、清新明快、生動形象、質樸明朗等方面思考;語言的風格,有幽默、辛辣、含蓄、自然、淳樸等;從修辭的角度思考,有比喻、排比、夸張、擬人、反問、借代、對偶等。
寫作方法一般只表達方式和表達技巧。表達方式有敘述、描寫(人物、環境、景物場面、細節、白描等)、抒情、議論、說明。表現手法有象征、對比、烘托、襯托(正襯、反襯)、鋪墊(伏筆)、渲染、欲揚先抑、以小加大、托物言志等。謀篇布局方面的線索、過渡、照應、詳略等也屬于寫作方法。
三、觀全文,明哲理,領悟深層意蘊。
哲理散文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這就是常運用象征手法。所以,我們要注意文中對具體形象的描繪特點和文章揭示形象與特征內在聯系的方法,找出蘊含哲理的關鍵句仔細領會。另外,哲理散文往往卒章顯志,或揭示哲理,或拓展境界,或啟發讀者思考而意在言外。因此,我們還要特別注意文章的結尾,細細咀嚼,通觀全文,辨明哲理,領悟文章的深層意蘊。如趙麗宏的《焰火的變奏》(2007年四川高考題),作者寫形象喜慶的焰火,從平靜地湖水寫起,以“靜”襯“動”,反襯了隨后施放焰火的熱鬧;湖水的平靜又與焰火的熱鬧相結合,共同表達了對世界和平、安寧、美好生活的肯定。接著作者聯想到戰爭的“噩夢”,因為炮火是戰爭、災難、死亡的象征,而焰火是和平、歡樂、繁華的象征,它們分別指向人類生活中完全不同的兩個極端,意在提醒我們:在享受今天幸福生活的同時,千萬不可忘記苦難的歷史。最后,文章用“有什么花朵能比這樣的煙花更美麗呢?”收束全文,卒章顯志。“這樣的煙花”不僅有形狀、顏色與光亮的美麗,而且是和平團圓的象征。這個反問句強烈地表達了作者反對戰爭、熱愛和平的愿望,使文章意蘊深遠,激發人們深深地思考。
四、按步驟,精答題,獲得理想高分。
現代文閱讀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傳達的信息,文中一般不會有現成的原句可以作為答案,答題的信息都分散在作品的有關段落,一般不需要答題者自由發揮,考生不能機械地一字不差地摘錄原文中的句子,而是要根據命題人所“問”的角度,抓住有效信息中重要的詞句,重新進行排列組合,使之成為全面凝練、流暢、契合要求的標準答案。
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來理解作品,用原文作答有利于閱卷中形成統一的評分標準。在原文中尋找語句答題的方法:先確定題干中的語句在原文中那個段落,從而劃定有效的閱讀區間,再通過認真審閱題目,弄清所問,找準答題方向,最后結合上下文進行分析,找出最切題的語句作答。用文章中現成的詞句或句子作答,意思是以文章中的詞或句為基礎略作修改來作答,綜合連綴文章中的詞和句理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