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
摘要: 課堂教學是師生間相互傳遞信息的重要方式,但現在許多小學生上課積極性不高,課堂死氣沉沉。所以作者提出活躍課堂氣氛的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氣氛活躍方法
教師的教影響到整節課的教學效果,同樣,學生的學對整個課堂起到一定的決定作用,所以,教師要注重活躍的課堂氣氛,以便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來營造這樣的一種課堂氣氛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師生互動可以活躍課堂氣氛
很多時候,一些學生在課堂上扮演著配合老師完成教案的角色,而更多的學生扮演著“群眾演員”,任憑教師擺布。事實上,處于不同狀態的老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有著不斷變化的需求和能力,師生的互動能使機械、沉悶的課堂呈現一派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景象,這可以改變學生厭學,老師厭教的現象。教師要多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把這一過程靈活地組織成全班性的活動,并且讓自己作為普通一員參與其中,我相信會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在教《田忌賽馬》這一課時,我要求學生先自己讀,然后指名學生找伙伴朗讀對話,這時我走到一位平時不愛舉手的男同學旁邊,請他和我一起朗讀,之后我對他說:“我們倆合作真愉快!”經我這么一說,學生紛紛舉手要和我一起合作朗讀,將課堂氣氛達推動到了一個小高潮。
二、創設故事情境可以活躍課堂氣氛
“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知識本身的內部興趣”。因此,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就要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情境,以情境的創設、問題的解決為線索,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動參與學習的動機,誘導學生把學習新知的壓力變為探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學習情緒達到最佳,通過生活化的情境,讓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新課內容的學習上。在新課學習后,共同選擇最佳方案。以生活情境為主線,貫穿整個課堂教學,體現課堂教學的整體性,又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他們意識到學習是為生活服務的,學習更多的知識,就會有更大的本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及時地鼓勵表揚學生可以活躍課堂氣氛
熱情是人們前進的動力,是學生不斷進步的助推器,學生有了學習的熱情,才會有學習的積極性,才會在課堂上保持一種不斷進取的狀態。所以,最好的辦法是教師以“主導”者的身份,用鼓勵、表揚的手段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我常常發現,受鼓勵、表揚次數越多的學生,思想越活躍,學習的積極性越高,進步也越快。與之相反,不當的批評,在課堂教學中如一把“利劍”,很容易損傷學生的自尊心,成為澆滅學生學習熱情的“一盆冷水”。我在一次聽課中看到這樣的情況:老師要求學生朗讀文章的某些段落后,或許是對學生朗誦的不滿意,這位老師竟然在課堂上對著全班同學說道:“你們瞌睡還沒有睡醒吧,你們應該補一下瞌睡的!”說完,一臉的不滿意的表情。這樣的話在一節課上出現了兩次,一次是針對單個學生的朗誦,一次是針對全班的集體朗誦。我們可以想見這樣的批評會給學生帶來怎樣的傷害。小學生的世界觀尚未形成,思想很不成熟。我接觸過不少這樣的學生,就因為教師的一次小小的批評,便產生抵觸的情緒,下決心不再學該教師所教的科目了。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四、課堂表演可以活躍課堂氣氛
語文新課程標準闡述了語文的特點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語文課本內容的豐富性為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選擇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為培養學生欣賞美、創造美、表現美提供了更直接的依據。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地利用語文課的人文優勢調控好課堂氣氛。例如我在教學《兩只小獅子》時,首先:打招呼。大屏幕出示一只可愛的小獅子,笑容可掬地面對學生,誰來了?哪位小朋友跟它打聲招呼。學生們一走進課堂,一幅妙趣橫生的小獅子圖呈現在他們面前,他們就與笑容可掬的小獅子打招呼,在這一聲聲親切的招呼聲中,他們知道了小獅子的名字,課堂教學變成了活生生的生活。其次:取名字。屏幕出現兩只小獅子,小獅子的故事就藏在我們的課本當中,請你們好好地讀一讀這個故事,根據故事中的兩只小獅子的特點給他們起個名字。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最大限度地發揮教材的課程功能,依據教材、學生的心理特點,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有機重組,以求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名字,因為名字往往寄托著長輩的期望,也因此孩子都希望自己擁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對于他們心中喜歡的小動物也是如此。最后:演繹角色。請同學們分別劃出小樹和懶獅子說的話,然后分別找幾組同學來朗讀。這充分調動了低年級學生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的氣氛。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教師通過兒童化的語言描繪渲染情境,引導想象,特別是多媒體畫面與表演的結合,創設學生樂于接收、能享受其間的情境,能使學生在多向互動的情境中閱讀、感悟、表達與創造。
五、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可以活躍課堂氣氛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放手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多讀、多思、多聽、多說,使學生真正成為探索創造者。在教《碧螺春》時,為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月下品茶的韻味,我將學生分層四人小組,每人一小杯碧螺春,在課堂中品茶。讓學生一邊聽課,一邊感受碧螺春清新的氣息。這樣做,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率,使語文課堂生機勃勃,充滿活力。教師要學會寬容,寬容學生的錯誤和過失,寬容學生一時沒取得的進步。陶行知在《糊涂的先生》里寫道:“你這糊涂的先生,你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要等到坐輪船,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他們是你當年的學生?”這里,我們可以看到:老師要認識自己職責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善待每一個學生,做學生喜歡的老師,師生雙方才會有愉快的情感體驗,才會達到一種和諧的境界。
總之,活躍課堂氣氛是一個值得重視和探究的話題,對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效率,培養積極健康的學生心理,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教師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點撥學生,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自主地探討、感受、理解、消化知識,這樣,教學效率肯定能夠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2]檀傳寶.學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3]王杰.美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王三陽.做幸福的老師[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