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月琴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小學生“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并有一定的速度。”要達到這一要求,不是件易事。教師要想指導學生寫出一手好字,必須勤練、苦練,但又不能盲目地練,應結合小學生特有的認知特點及教材實際,科學地組織寫字內容,有步驟地指導學生練字,確保學生整體的寫字質量上一新臺階。
一、培養習慣,打好基礎。
葉圣陶指出:“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周德藩同志曾指出:“對小學生來講,寫字習慣要比字寫得好差與否重要得多,學生的字寫得不太整齊美觀,勤練就會有進步,寫錯了幾個下次還有機會糾正,可習慣養成了那是很難改變的。”
良好的寫字習慣包括正確的執筆方法和寫字姿勢,檢查改正等方面。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講解。在教學中,先反復地、通俗地從正反兩方面向學生講解執筆方法和寫字姿勢正確與否的好處和危害。然后結合掛圖,講清要領,讓學生知道怎樣做才是正確的。
2.示范。小學生的可塑性、模仿性極強,其習慣的養成一般都具有模仿的因素。根據小學生的這一特點,教師應時刻注意給學生示之以范,同時,讓良好習慣初步養成的學生成為其他同學的榜樣。再將正確的執筆方法和寫字姿勢編成口訣:手指離筆尖一寸,胸部離桌沿一拳,眼睛離本子一尺。讓學生熟記“三個一”口訣。練習寫字時,先讓學生背一背,然后對照著做。此時,再請做得好的同學示范,讓大家觀察、評議。
3.鞏固。小學生初步養成了良好的寫字習慣后,應通過鼓勵、互評、競賽等多種形式加以鞏固,要注意反復抓,抓反復,直至定型。在寫字課上,學生的寫字姿勢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有了顯著改善。但由于不良習慣總是具有一種回歸的本能,當要求好的習慣延伸到平時的各科作業中去時,就出現了新的情況:頭低得厲害,胸部靠近桌邊,腿腳亂放。此時,應及時提醒,幫助糾正,并留心記錄,將寫字姿勢好的學生的名字記下來,及時表揚,每周總結一次,獎勵習慣好的學生。
二、激發興趣,集中注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堂寫字課開始,我都會通過講書法家的故事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展示書法作品或學生優秀習字冊,讓學生仔細閱讀和欣賞,使他們有寫好字的欲望,從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再者,我選擇適當的時機向學生介紹漢字的悠久歷史,并告訴他們:小學階段是寫好漢字的基礎階段,只有一筆一畫地把漢字寫好,才能為今后乃至將來把漢字書寫得工整美觀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讓學生制定學期奮斗目標,每次作業或小測試都安排一定的書寫分,期末總評時納入其語文總成績。
三、引導讀帖,提高效率。
指導學生臨寫,提高其臨摹能力,必須特別重視指導學生讀帖。所謂讀帖,即對帖上的字仔細觀察其筆畫特點,結構形態和字體風格,做到心中有數。不讀帖的練字法,實為練字之大忌。遺憾的是,在小學寫字教學中,教學雙方都忽略了這一重要環節,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讀帖習慣,教師很少指導學生怎樣讀帖。
1.培養學生讀筆畫的能力。
在下筆臨寫每個字前,我都引導學生認真觀察:①筆畫的特征。即筆畫的長短、輕重、粗細、斜正、起筆和收筆的方圓藏露等。②筆畫的起筆、收筆位置及筆畫搭配形成的位置關系。如“形”的三撇,臨寫前,我逐步引導學生讀出以下信息:從形態和長短看,三撇均為斜撇,且基本平行,下一撇的起筆均從上一撇起筆處往下三分之一處落筆,筆畫由粗而細。
2.培養學生讀間架結構的能力。
要使字寫出來整齊、勻稱、美觀,就要安排好字的間架結構。所謂間架,指的是字的骨架。結構指的是筆畫的組織。由于兩者聯系緊密,并稱為間架結構。由于大多數漢字的字形輪廓與幾何圖形接近,因此,間架結構的指導,利用結構圖來分析較為直觀,學生易于接受。如“卻、即、都、鄭”等有單耳旁和雙耳旁的字,一般都是左高右低;“勒、勤”等右邊有“力”旁的字,一般都是下齊上不齊;“呼、鳴”等“口”作左旁的字,“口”都置于字的左上角;再如“夕”、“四”、“用”、“之”、“奉”等,我在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先要求學生勾出字的整體輪廓,再要求學生在圖中臨寫。讀帖時下了功夫,臨摹起來在結構上就不會大走樣了。這樣,久而久之,學生心中自然會有帖。
實踐證明,將讀帖貫穿于寫字教學的始終,注意引導學生養成讀帖的習慣,不斷培養學生的讀帖能力,效果明顯。
四、導范結合,逐步過渡。
寫前指導是提高寫字質量的關鍵,而教師的示范能起潛移默化的作用。我讓學生在一定的理論知識基礎上,再來觀察,讓學生看清每一筆畫的起筆、行筆、收筆及運筆時的提、按、快、慢。讓學生通過觀察來驗證我所講的書寫知識,這樣,我的示范成了最形象、最生動、最切實的指導,為學生的練寫搭好了橋。
此外,教師應把自己的板書設計好,寫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
五、臨描結合,整體提高。
一開始就讓學生臨寫,學生往往難以掌握字的間架結構,這就必須將描字滲入到教學中來。描紅時,必須強調要一筆成形,千萬不要重描。但一味單純描寫容易造成依賴性,一旦脫離范字就會走樣。因此,經過一段時間的描寫訓練后就要注意臨描結合,由描寫逐漸過渡到臨寫。我在寫字教學中,先讓學生描寫范字,引導學生觀察范字的結構特點及每筆的位置,幫助學生掌握漢字上緊下松,左緊右松的書寫特點和規律,然后讓學生進行臨寫,寫好后,一定要與范字進行比較,如有敗筆,重寫改正。同時,強調不要因不像范字而描來描去。對優秀作業,讓大家傳閱、觀摩,定期開展寫字競賽,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長此以往,學生的寫字水平一定會逐步提高。
“寫端端正正的字,做堂堂正正的人”。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不僅是鞏固識字的重要手段,而且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必須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