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磊 劉愛蓮
摘要: 網絡新聞更新及時,查找方便。網絡新聞媒體橫向可以集納廣泛的多元信息源, 縱向可保存歷史新聞信息。這一切可使網絡新聞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 網絡新聞大學英語教學應用探索
2007年9月,教育部頒布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為了更好地實現對學生在聽、說、讀、寫、譯等方面能力規定的培養目標,我在近幾年的教學過程中,嘗試利用網絡資源,截取網絡新聞與時事并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中,結果發現這是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一種有效途徑。
一、網絡新聞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的可能性
網絡新聞指通過互聯網(Internet)發布、傳播的新聞,其途徑可以是萬維網(WWW)網站、新聞組(Usenet News)、郵件列表(Mailing List)、公告板(BBS)、網絡尋呼(ICQ)等手段的單一使用或復合使用,其發布者(指首發)、轉發者可以是任何機構也可以是任何人。(雷躍捷,2001:18)它的一大特點是傳播內容的廣泛性。其廣泛的傳播內容來源于橫向和縱向的信息采納。網絡新聞多元化的傳播主體為網絡提供源源不斷的新聞信息,網絡新聞媒體可借此形成跨媒體、跨地區的綜合信息平臺。因而橫向可以集納最廣泛的多元信息源。此外,網絡新聞信息更新及時,采用的方法有滾動、追蹤報道、保留重要新聞及專題。網絡媒體通常將同一事件的相關信息歸納、分類,制作成新聞專題,并以數據庫形式存儲。這樣,發生的事件的報道就以歷史文獻資料的形式保留下來,供讀者調閱。因而,網絡新聞媒體縱向可保存歷史新聞信息,這就極大地方便了讀者了解事件全貌,查找所需信息。計算機的普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電子報刊的興起,以及手機上網功能的實現,為隨時隨地截取網絡新聞提供了可能。因而,可以很方便獲得大學英語教學中所需的相關信息。
二、網絡新聞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擴充課文內容,更新相關信息。
大學英語教材的編者雖然在選材時注重時代性,但由于教材的局限性,一些教材內容,特別是涉及信息、科學、社會焦點等方面的,不能與時俱進。這樣,學生無法了解相關事件的發展軌跡和全貌,不利于知識鏈的形成。例如《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冊選的一篇關于克隆的文章,發表于第一只羊被成功克隆之后。到目前為止,當時世界各界對此事的疑惑,大多已得到解答。無法從教材上獲得的相關信息,可以很方便地從網絡新聞媒體所做的專題上獲得。到目前為止,大多數的媒體都有自己的網絡新聞信息資料庫,一些重要的報紙從創刊到如今,所有的內容都可在網上查詢。電子報刊所設的鏈接,可使我們獲得更多的相關信息。通過這一切途徑獲取的信息,可以作為課文內容很好的補充和更新。
2.導入課程主題。
開始上課的前幾分鐘,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集中。教師不妨截取相關的網絡新聞導入主題;如果時間合適的話,那么可直接插入網絡新聞直播。網絡新聞報道為多媒體報道,既有文字,又有音像;既有動態的圖像,又有靜態的背景資料。網絡新聞報道和直播,又具有很高的互動性,這樣的多媒體報道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引起其興趣,使他們盡快進入學習狀態。
3.引入課堂報告和口語練習。
大學英語教材每一單元討論一個主題。要求學生在準備課堂報告和口語練習時涉及相關主題,并截取網絡新聞和時事支撐自己的觀點。同一條新聞信息,在網上的表現形式多維化,達到了以不同的方式敘說同一件事情的目的。這可使學生從多角度看待同一事物,開闊視野。此外,網絡新聞傳播提供了一種雙向傳輸的信息渠道,使受眾可以隨時與傳者溝通交流,形成互動性的傳播,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規定的三個層次的英語能力要求都包括對學生聽力理解力,口語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書面表達能力,翻譯能力。在學生上網篩選新聞,與傳者的溝通交流到課堂上的口頭陳述過程中,他們的上述能力得到了鍛煉,達到了“一舉五得”的效果。
4.培養學生的性格和精神。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文獻中規定,教師的責任不僅僅傳授知識和技能,還應當著力培養學生的性格和精神。這正好與我們推崇的“教書育人”的理念相吻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注重文化素養的培養,國際文化知識的傳授,還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學生承擔社會義務的態度,喚醒他們的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培養關愛他人的品質。當然,要實現這個目標,教師干巴巴地說教行不通。大學生有求新的心理,而網絡新聞新鮮性與及時性的特點恰好滿足了他們的心理需求。網絡新聞多媒體的傳播方式加上教師的適當引導,能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應注意的問題
網絡傳播主體,既包括上網傳統媒體,又包括專門及非專門從事新聞傳播的網絡自生媒體,以及形形色色的個人傳播形式,呈現多元化的特點。多元化的傳播者發布的是如洪水般泛濫的信息,難免將不良信息帶進網絡。有些網絡信息自相矛盾,讓人真假難辨,極易引起思想混亂,導致懷疑主義的傾向。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作用顯得尤其重要。教師應提高學生的信息辨別、分析、批判和評價能力,使學生對各種信息加以篩選,找出對自己有價值的信息。網絡上浩瀚的信息容易使學生沉溺其中,教師應加以引導。此外,大學英語的教學內容還是以課本為主,教師應對網絡新聞控制應用,以免本末倒置。
四、結語
網絡新聞主要涉及政治、經濟、商業、娛樂、體育等方面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網絡新聞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擴大了知識面,提高了學生辨析和評價信息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學生在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何齊宗.全球視野的教師理念.高等教育研究,2008,(1).
[2]雷躍捷,辛欣.網絡新聞傳播概論.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1.
[3]湯榮.博客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高等研究與實踐,2007,(8).
[4]夏凡.網絡信息采制.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
[5]鄭保衛.新聞理論新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6]左桂春.我國大學英語教材的變革及展望.當代教育科學,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