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葉
摘要: 如何引導中職生學好英語,是值得探索研究的重要課題。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從為學生提供真誠的關愛與尊重入手,著力營造和諧、愉悅的教學環境,在教學方法上追求靈活多變,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 中職生英語教學學習效率
職業學校的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普遍比較低,簡單的說教,并不能明顯地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是,從培養人才的目標著眼,我們需要把英語教學轉向從過去的會讀、會寫,提高到聽、說、讀、寫、譯全面開花的復合型高度。那么,怎樣才能把好質量關,提高英語教學效率,使教與學由“勤奮型”向“效率性”轉化呢?我們的做法如下。
一、給學生提供真誠的關愛
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關心,尤其是處于成長中的中職生。作為教師,我們首先要從精神上給學生以關注。要擺正師生之間的關系,即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交流相處,甚至允許學生直呼自己的英語名字,盡可能地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學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的,這就為我們提供了很多關心他們的機會。比如學生新入班時,讓大家在小紙條上寫出自己的生日,等學生過生日時贈給一張生日賀卡;學生有了病痛,不管多忙,我們都要親臨探視慰問;學生遇到不順心的事或困難,要及時關懷和排解等。細節決定一切,我們的關愛會感染學生的心靈,并變成他們學習的動力。因此,我們要用自己的愛心感化學生,經常關心、鼓勵學生,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合作關系。對待優生和后進生,都要尊重他們的人格,一視同仁。尤其是對待后進生,要特別慎重,“動之以情”,切忌冷嘲熱諷。我們耐心細致的育人精神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功效,使他們從內心產生對老師的好感、敬愛和信賴,會在師生之間架起持久的情感橋梁。這種融洽的師生關系,可以點燃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之火,正如托爾斯泰所說的:“不是錘的打擊,而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日臻完美。”
二、給課堂營造和諧的氛圍
環境氛圍對于學生的心理影響很大,良好的語言環境氛圍,不僅給人以舒適、整潔、美觀的享受,而且會使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習動機,使他們情緒飽滿地投入到學習中。所以,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為學生營造和諧愉悅的環境氛圍。
1.把英語當作一門實踐課。我們在英語教學中,要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運用英語進行實際交際能力為宗旨,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力求教學過程交際化,經常運用英語組織教學,加大學生英語口語的輸出量,為創造語言環境、提高學生聽說能力和教學過程交際化提供保證。平時,還可以讓語音語調好的學生每天下午參與英語廣播,課間堅持播放英文歌曲,充分利用板報刊登名言警句或異國風土人情等,營造出熱烈的英語學習氛圍。
2.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英語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英語的技能形成依賴于大量的課堂活動。如果課堂氣氛過于嚴肅呆板,就會使學生思想上產生一種無形的壓力,從而阻礙學生主動活動的思維過程。如果教學氣氛過于松散雜亂,就會導致無法完成教學任務。因此,我們要善于控制課堂氣氛,善于捕捉學生的情緒變化,營造輕松、愉悅、活潑的課堂氛圍,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敢于開口、樂于開口,才能成功地進行大量的課堂實踐活動,推動學生自身修養的提高。
3.設計布置趣味性的英語作業。我們要根據學生英語學習的心理和特征,按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自實踐的原則,課后讓學生完成有趣味的英語作業,達到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如:學唱一首英文歌曲,摘抄和欣賞英文名言警句、詩歌、小幽默,針對某個商品品牌設計一句英文廣告詞,玩英語游戲,看一部自己感興趣的英文原版片,收集一些個人喜愛的明星或卡通人物的英文名字等。
4.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快樂。“學習心理”指出: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加學生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要經常運用賞識教育手法,針對每一個不同學生的實際水平因材施教,為每一名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使他們都能夠得到成功的嘗試,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調動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尤其是對于后進生,提問他們有把握的問題,鼓勵他們先在小組中進行朗讀、對話、表演,成功后再到全班亮相,借以表揚他們,從而樹立他們“我也能學好英語”的自信心。學生取得成功的機會越多,學習的積極性就越高,自我實踐的想法就越堅定,就容易實現“參與→成功→參與→成功”的良性循環。
5.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課外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如:創辦英語廣播電臺,開設不同的欄目,讓學生擔任節目主持人,并對不同的節目進行評比,最大限度地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空間;組織各種英語競賽,如口語大賽、英語歌曲大賽、演講比賽;還可以定期舉辦英語角及一些英語晚會等。這些活動,都可以為學生提供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環境,營造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擴展學以致用的空間,為整體提高英語效率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三、給教法插上改革的翅膀
課堂教學的成效,在很多方面取決于教師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最優結合的技能。針對不同的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我們在教學方法上要有自己的選擇和側重的角度,創造出自己的授課路子和風格。
1.采取分層教學方式。我們可以根據學生成績而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講授難度不同的教學內容。對于那些成績較差而愿意學習的學生,不妨選擇一些實用的口語教材,教給他們一些日常的會話,使他們能進行簡單的交談就可以了;而對于那些程度較差又不愿意學的學生,可以補充講授一些他們感興趣的英語內容,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和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學有所長。
2.注意變換教學模式。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是激發學生興趣的重要手段。我們應在科學地設計教學過程和優化訓練形式上多下工夫。結合英語的學科特點,可以適當加大聽、說、讀的練習比例,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地說,不怕別人笑話,不怕出現錯誤。課堂以外的時間,我們還可以利用網絡方式與學生交流,解答學生未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出的問題,也可以要求學生以某一話題為中心進行角色扮演。只有多種教學手段交替使用,才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
3.利用多媒體等手段。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因地制宜地運用投影儀、視頻資料、CAI多媒體、實物等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和已有經驗,通過各種實踐形式的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這種聲、光、影視的效果,既生動又形象,會把枯燥無味的英語變成鮮活、有趣的實景,更有助于加快學生感性認識的形成,有助于抽象知識的具體化。因為它能夠給學生提供實際情景,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知、理解、運用所學知識,并從形象的感知中達到實際理解的頓悟,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提高中職生學習英語的效率,是一項重要的教改任務。我們要不斷加強學習與研究,探索出適合自己、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英語教學的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