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邢后銀
摘 要:近年來,國內紅葉石楠在解決組織培養、扦插繁殖、容器育苗等種苗繁育關健技術后發展很快。本文闡述了紅葉石楠栽培技術要點,介紹紅葉石楠的孤植喬木造型、矮球造型、高干球造型、圓柱形造型、籬形造型、立方體造型等整形修剪方法及其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方式。
關健詞:紅葉石楠栽培技術造形園林應用
中圖分類號:S6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7(b)-0146-01
紅葉石楠(Photinia x frasery)是薔薇科石楠屬雜交種的統稱,常見的有紅羅賓(Red Robin)和紅唇(Red Tip)兩個品種。株高4m~6m,葉革質,長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先端尾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有疏生帶腺細鋸齒,近基部全緣,小枝褐灰色,復傘房花序頂生,花梗長3mm~5mm,花白色,直徑6mm~8mm,果實梨果球形紅色或褐紫色。性喜強光照,耐蔭能力強。
1紅葉石楠栽培技術
1.1 種苗選購
高15cm以上,優質的塑料營養缽或苗木穴盤容器苗為好,因其產品一致性高,根系發達,成活率幾乎達100%,且移栽后生長迅速。
1.2 整地施肥
種植地土壤以質地疏松、肥沃、微酸性至中性為好,且灌排水方便。翻耕后將土壤耙細整平,開排水溝,做移栽床,床面寬度為100cm左右。
1.3 小苗移栽
南京地區移栽一般春季2月下旬至4月上旬和秋季10月下旬至11月中下旬。定植間距要根據留圃時間和培育目標而定。種苗移栽時,小心除去包裝物或脫去營養缽,保證根系土球完整;定點挖穴,用細土堆于根部,并使根系舒展,輕輕壓實。栽后及時澆透定根水。
1.4 栽培管理
定植后緩苗期內,要特別注意水分管理,如遇連續晴天,移栽后3~4天要澆一次水,以后可每隔10天左右澆一次水,如遇連續雨天,則要及時排水。約15天后,小苗度過緩苗期即可施肥。在春季可每半個月施一次尿素,夏季和秋季可每1個月施一次復合肥,冬季施一次腐熟的有機肥。冬季一過,可噴施葉面肥以恢復生長。
1.5 病蟲害防治
紅葉石楠未發現毀滅性病蟲害。如管理不當或環境不良,可能發生灰霉病、葉斑病或介殼蟲危害。
2紅葉石楠的修剪造形
紅葉石楠枝條萌生能力強,萌芽性好,生長速度快,是極耐修剪、易于整形的樹種。
2.1 整形修剪
(1)目的:整形是修整樹木全體表面,均衡樹勢和樹冠上各段枝條間關系。修剪是整形基礎上持續培育和維護優越樹形的手法。(2)時期:整形在冬天進行短截、疏枝等,夏季高溫時不宜短截和重整枝。修剪在早春、初夏、初秋發芽前或新梢生長后期進行。修剪水平可依枝梢長勢決定,原則是“去弱留強、兼顧美觀”。
2.2 造形
除天然樹型外,使用較多的造型有:孤植喬木、矮球、高干球、圓柱形、籬形、立方體等造型。
2.2.1 矮球形
苗高40cm左右時即進行第一次打頂,促進分生3~4個以上側枝,達不到3~4個側枝的酌情第二次打頂,其后重剪樹冠上部旺發枝條,使整個樹冠向中心靠近,經輕剪整形后即成球型。
2.2.2 孤植喬木
第一年苗期加強水肥管理促苗長高;第二年適當修除植株下部局部側枝;第三年2月底至3月初,按骨干高1.5m左右要求,修除下部悉數側枝,并對上部主梢打頂。要求3~4個側枝,打頂后仍達不到的,在主梢發展30cm~40cm后進行第二次打頂。經由持續培育便可到達綠化用孤植喬木樹型。
2.2.3 高干球[1]
(1)普通法:第一年苗期增強水肥管理,第二年恰當修除植株下部局部側枝,持續加大水肥管理,第三年2月底至3月初,按骨干高1.2m左右要求將下部側枝悉數疏失落,對其上枝條悉數保存,并對主梢打頂促發側枝。其后按矮球形造型法修剪即可完成。(2)嫁接法:紅葉石楠芽接容易成活。選有足夠骨干高度的石楠大苗做砧木,將樹冠整形修剪后,依據枝條散布部位和樹冠圓整性要求,用芽接法在砧木上嫁接5~6個芽體,嫁接后實時抹芽促接芽萌生。其后采用矮球型造形法修剪,即可培養成高干球。
2.2.4 圓柱形
依據要造型圓柱的高度選擇植株,骨干摘心打頂,后依據預想的修剪線從植株上部到下部把枝葉修剪成圓筒狀,小枝長出后再逐漸調整培育成圓柱樹型。如所選植株達不到柱高,要先增強水肥管理,保留中心豎立枝,將周圍枝條剪短、剪圓,讓植株長高并培育,達到要求高度后骨干打頂。
2.2.5 綠籬造型:可分為綠籬墻和距離式綠籬
(1)綠籬墻:依據所需綠籬高度,對植株頂端重平剪,斷面可以是平坦的長方形,也可是梯形,對側枝依據綠籬墻厚度垂直平剪,修剪面要求“平、齊”,逐漸精密修剪即可成型。(2)距離式綠籬:籬墻有所分隔,1m~1.5m左右為一段,每段之間相間隔。
2.2.6 立方體
即植株頂端及周圍斷面均為四方形。依立方體要求,選擇長勢強健、枝葉茂盛植株,先頂端重剪平,再對周圍側枝留恰當長度重剪促發新枝,新枝萌發經培育再逐步修剪成“四方”平面。
3紅葉石楠的園林應用
紅葉石楠其特性及多種造形,決定了園林應用有模紋花壇、孤植、綠籬、行道樹、盆栽等多種方式。
3.1 模紋花壇
紅葉石楠與用量較大的紅花檵木和紅葉小檗等紅葉樹種相比,生態適應性和觀賞性有較大優勢。將1~2年生紅葉石楠修剪成矮小灌木作地被植物片植,或與其它色葉植物組成各種圖案的模紋花壇,紅葉期色彩對比非常顯著。
3.2 行道樹
紅葉石楠有很強的生態適應性,耐低溫,耐土壤瘠薄,也有一定的耐鹽堿性和耐干旱能力。以培育成的孤植喬木、高干球形樹冠做行道樹,其桿立如火把,景觀效果美麗。城市道路中間及兩側隔離帶常以矮球型叢植、間植綠化美化。
3.3 綠籬
群植成大型綠籬或幕墻,在居住區、廠區綠地、街道或公路綠化隔離帶應用,當樹籬或幕墻一片火紅之際,極具生機盎然之美。其狀臥如火龍,被譽為“紅葉綠籬之王”。
3.4 綠地景觀
培育成的孤植喬木、矮球、高干球、圓柱形、立方體型,在綠地或景觀中廣泛應用,春秋新梢和嫩葉火紅,色彩艷麗持久,極具生機。夏季葉片轉為亮綠色,炎炎夏日中帶來清新涼爽。
3.5 高速公路[2]
柱形紅葉石楠緊實規正,柱形完美,部分新建高速公路以圓柱形、高干球型紅葉石楠間隔栽植作隔離帶。
3.6 盆栽
盆栽后門廊及室內布置,春季新葉紅艷,夏季轉綠,秋、冬、春三季呈現紅色,霜重色逾濃,低溫色更佳。
參考文獻
[1] 張香萍,等.紅葉石楠在鄭州的栽培管理及其在園林上應用[J].農技服務,2011.
[2] 侯鵬.高速公路綠化問題改造淺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7.